桂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落实链长制奋进十四五系列报道之七崇信从
TUhjnbcbe - 2022/11/30 20:15:00

寒冬时节,走进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千亩设施蔬菜基地,菜农正在抢抓农时,精心管护,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芹菜、菠菜、香菜、上海青,一片片绿叶青翠欲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崇信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积极推广日光温室、巨型大棚和露地套种等模式,采取科技支持、典型带动、*策鼓励的方法大力扶持设施蔬菜产业,形成了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蔬菜物流配送、批发市场经营等产业链条。

在于家湾村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芹菜大棚里,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芹菜香味,菜农们的脸上满是笑容,棚内一片繁忙景象。前几天,关*合接下个订单,为了确保按时将芹菜交到客商手中,他积极组织广大菜农收割新鲜芹菜。

“我们这个芹菜名字叫做百合西芹,生长期大概是七十五天左右,茎秆高35厘米,菜长得比较紧凑,还有色亮、早熟、抗癌、抗病等优点。”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关*合告诉记者。

经过关*合和其他菜农紧张有序地搬运,斤芹菜被依次装车。“今年共种植了6棚芹菜,每棚斤左右,按照现在每斤1.2元的价格计算,能卖元左右。”关*合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在种好菜、卖好菜的同时,崇信县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这个产业链上来,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53岁的李会平是新窑镇周寨村村民,以前他家每年不足两万元的收入,维系不了一家四口的生活。自从去年7月份被招聘到黑河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当技术员,包吃包住月收入元。

记者见到李桂花时,她和同伴正在大棚里给蔬菜浇水、施肥,忙个不停。“我每天的工资是80元,每月就有多元的收入,上班挣钱,下班照顾家,两不耽误。”像李桂花这样就近务工的农民就有多人。

崇信的蔬菜无公害,新鲜可口,非常受欢迎。“以前,冬天只有洋芋白菜萝卜这些菜,而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蔬菜。”李阿姨高兴地说。在崇信县的大型超市和蔬菜市场,本地产的新鲜蔬菜都是“抢手货”。

“采摘的蔬菜,从种植基地到市民的餐桌,全过程不超过24个小时。”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刘青青告诉记者。

目前,崇信县建成于家湾、野雀、新集、东庄等蔬菜生产基地10处,带动发展周寨、水磨等蔬菜专业村14个,扶持发展了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新集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崇信芹菜、崇信甜瓜等名优瓜菜品种,认定香菇、芹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7万亩。“崇信芹菜”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崇信蔬菜的品牌逐渐叫响全国,源源不断地走向百姓餐桌。

据了解,全县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崇信县聚焦产业链发展育苗集约化、产业园区化、露地蔬菜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加工精深化、市场多元化、农旅融合化“八化”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蔬菜产业链建设。力争到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34万亩,蔬菜总产量14.5万吨,产业链总产值6.53亿元,增加值达到3.59亿元。

来源:崇信县创城办

编辑:崇信县融媒体中心/赵亚楠

审核:崇信县融媒体中心/富强戴鹏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实链长制奋进十四五系列报道之七崇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