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而中国梦正是由每个人的小梦想组成的。为此,本报今起推出“一人有一个梦想”栏目,把“梦”与“扶贫”结合起来,讲述动人的扶贫脱贫故事,为迎接全面小康营造浓厚氛围。
记者周琼
通讯员刘平
实习生郑丹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乡亲同我一起到宁波工作。这里收入稳定,可以学到技术,有宿舍有餐补,每个月可以存下一笔钱汇回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就盼着女儿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好学校。跟我来宁波的乡亲们,日子也都能越过越好。”在海曙区广博集团的车间内,描述起自己的梦想,43岁的李桂花眼中有光。谁能想到,眼前乐观开朗的李桂花,曾经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
李桂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挽澜镇马坝组的贫困户。家中有80岁的老父亲、双肾衰竭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丈夫靠一星期透析三次维持生命,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李桂花身上,她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年12月,辗转各地务工的李桂花听说,宁波市海曙区人社局和贞丰县人社局开发了一批爱心岗位,对年龄、学历、技能都没有特别要求,福利待遇不错。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到广博集团上班。
根据李桂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广博集团将她安排在精品图书车间,从事操作锁线机的工作。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勤学肯干的李桂花就从学徒做到了机长助理,能够读懂指令、独立操作机器,此后不久,李桂花又成长为生产线的班组长。
公司提供宿舍、餐补,每个月可以稳稳拿到多元。李桂花还成为宁波市对口扶贫招聘的“宣传员”,多次在招聘会现身说法,吸引曾为贫穷所困的乡亲来甬务工。在她的带动下,先后有数十名贫困人员到宁波工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