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美丽乡村引来致富活水南方新闻网
TUhjnbcbe - 2022/11/10 21:38:00

“在良溪,我们看到了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通过历史建筑了解了这里的文化故事,也看到了*府部门对农村建设、文化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进行参观后,哥斯达尼加洪门致公*主席吴裕群忍不住点赞。

国庆期间,除了普通游客外,拥有多年历史、被誉为南粤“后珠玑巷”的良溪村还迎来数十位受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江门籍侨胞代表,人气旺盛。“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我们更有信心发展好良溪。”良溪村*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志光说。

良溪村的发展得益于蓬江区棠下镇不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棠下镇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新型生态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引来产业致富“活水”,既增加村民收入,又守住绿水青山。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文化乡村打造旅游名片

走进良溪村,一幢幢古旧的明清建筑映入眼帘,一条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幽深小巷纵横交错,加上村内随处可见的田园风光,游客仿佛置身时光隧道。

今年以来,棠下镇全面启动良溪村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大力开展良溪村、仁厚村、虎岭岭美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作为蓬江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溪村,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升级村内基础设施等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如今,良溪村村容整洁,古建筑保留完整,环湖路基本建成,可谓“十步一变化,处处皆风景”。

国庆期间,良溪村吸引了不少来自珠三角的游客。来自顺德的游客李先生说:“我在网上看到说这里是美丽乡村,所以就带着小朋友来这里看看历史文化。刚刚我参观了祠堂,里面保留得也比较原始,古色古香。”

除了游览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不少游客还品尝了良溪的乡间美食。以当地大米为材料制作的“米团糍”是良溪以及附近乡村的招牌美食。“味道很好,很有特色,我准备带点回家让朋友也尝尝。”这个假期,游客陈小姐买了不少良溪的“米团糍”,打算回家和家人朋友分享。

人气旺是发展的第一步。罗志光告诉记者,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良溪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打造后珠玑巷原点、三十六姓溯源古道、明清古民居群等“古良溪十大名片”,实现文旅产业联动发展。

接下来,棠下镇还将结合良溪、石头古村落大文化大文旅方向,深入挖掘优势资源,为旅游发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

农技推广助力绿色发展

一大早,养殖户*耀林便在鱼塘边忙开了。“我们每天都要及时观察一下鱼的状态,以免出现病害。”*耀林是棠下人,去年开始在棠下镇天乡村承包约50亩鱼塘,以养殖鳗鱼、桂花鱼、笋壳鱼等优质鱼为主。

走进天乡村,接连成片的鱼塘上碧波荡漾。近年来,经过治理改造和合理引导,天乡村走出了一条做活水文章的路子,探索出养殖业良性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村里养殖的水产还远销日本。据统计,村里鱼塘就有多亩,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到数百万元。“在村里的引导下,村民从养殖四大家鱼变为养殖更高效益的优质鱼,实现增收。”天乡村*总支部副书记谭启超介绍。“以鳗鱼养殖为例,一吨鳗鱼的收购价可达到10万元以上。”

天乡村探索特色养殖做活水文章的背后,是棠下镇不断推进农技推广工作,大力发展农业。近年来,棠下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结合农技推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各村鱼塘改造、引导农户尝试周期新品种养殖,如太阳鱼、*骨鱼、加州鲈鱼等,从原来的传统四大家鱼、高产鱼养殖进一步扩宽至鱼苗孵化、新周期技术养殖等多元化模式,寻求养殖技术及效益最佳结合点的出路。

与此同时,棠下镇不断强化建设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如在北片区进一步推进天乡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加强蓬江区启光市级良种示范场建设,在南片区依托高标农田,结合省农科院基因研究所物种调研,加快推进棠下乐溪红葱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做好乐溪红葱示范基地建设。此外,棠下镇向蓬江区申报确认6名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员,60户农业示范户,通过开展异地培训、讲座培训、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辐射进修,有力推进了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宽度和深度。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下一步,棠下镇还将整合推进农技推广工作,以科技创新,项目带动,农民受惠的形式,探索市场+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循环发展模式,依托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谋求发展。同时全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策,打造如良溪柑普茶、沙富树记大米等名优特新农产品企业。

特色产业敲开致富大门

国庆期间,顺德游客*先生带着家人驱车专门到棠下镇五洞村品尝牛肉美食。“这里的牛肉特别鲜美,江门的朋友都向我推荐,所以我就趁着假期带家人过来尝一尝。”这个假期,还有很多像*先生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专门到五洞村吃牛肉品美食。

近年来,随着江门大道建成开通,蓬江区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交通日益便利,棠下五洞牛肉的美食招牌也越来越响。如今,走进五洞村,一条新兴的牛肉街饮食兴旺,商铺林立,从村头到村尾到处可见牛肉火锅的招牌,每逢晚上,村道两旁都停满了挂着中山、顺德等地车牌的小汽车,食客接踵而来。

五洞村的热闹,是建立在棠下镇不断改进农村水电短板问题,通过升级农村环境,带动特色饮食业发展,从而助力推动城乡融合的基础之上。此前,由于牛肉街用电量不断增长,旧有的变压器容量未能全面满足经营户的用电增长需求。为此,蓬江供电局在此新建了一台kVA台式变压器,分接牛肉街商铺负荷。目前,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五洞村牛肉街商户用电问题,进一步助力了该村饮食业的发展。近年来,蓬江供电局也在五洞村累计投入近万元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基本满足5年内当地群众的用电需求。

随着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升级,棠下五洞牛肉的美食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未来,五洞村还计划依托“五洞村牛肉街”策划实施“五洞村牛肉节”活动,发展“食牛”文化。而棠下镇也将通过扶持特色餐饮业,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棠下镇吃饭游玩。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丽乡村引来致富活水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