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作为南朝大都,风景名胜大都出自于此,让小编来带你盘点下杭州的各色景点吧
一、旧十景(南宋)
西湖十景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1、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米,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年),著名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喜欢散步的朋友可以去这里走走。
2、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曲院,原为南宋(-)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涧之水以酿官酒。该处多荷花,喜欢荷花的朋友可以来此处观赏。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纪)钦定西湖十景时“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喜欢赏月吃月饼的朋友可以去这里坐坐,当然得挑个晴朗点的晚上。
4、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想要观看雪景的朋友们此处必来,但小编还是要给一句忠告,这里木有许仙,木有白娘子,那所谓的“断桥残雪”也怕是看不到了,杭州都多少年没下雪了。。。
5、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在苏堤映波桥西北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喜欢养鱼的朋友可以过来这边,当然要得挑个晴朗的日子过来,喜欢吃鱼的就别来了。
6、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对于喜欢绘画、摄影的朋友,这里可以常来。
7、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该景观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年),民国(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年,为使遗址不再被风雨剥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俶塔的对景景观。不一定要等夕阳西下时再过来,在雷峰塔上可以看西湖全景哦,虽然照片已经满大街。。
8、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恍若云天佛国。喜欢爬山的人必去的地方,南高峰和北高峰,当然小编还是提醒下各位“多带水”,而且一定要带防虫喷雾,具体就不说了,自己体会吧--。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该景观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有“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公元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对于想要来这个景点的朋友,小编忠告一句,“敲钟呢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出家”。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小瀛洲岛在明万历间(16世纪)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全岛以亭台楼阁配以传统花木构成色彩绚丽的景致,与岛内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想近点观赏三潭印月的朋友可以花55元游船费(包括小瀛洲的20元门票费和35元的游船费,不过游船一定要注意千万别靠近水塔)
二、新十景()
在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园林与名胜》(现更名《风景名胜》)杂志、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5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全国各地有10万余人参加,共提供余条西湖景点,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年9月起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先后在10处景点竖立景碑或镌刻景名。
1、吴山天凤
吴山天凤位于西湖东南面,高94米,山上有城隍阁,山道旁,有一组形态各异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称为“十二生肖石”。吴山山顶建有“江湖汇观亭”,站在亭中,钱塘江和西湖全景一览无余。在亭侧通往云居山大道上留有山茅观遗址,遗址旁留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书:吴山第一峰。春秋时期,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吴山广场旁边就是河坊街哦,不过没以前好玩了,吴山烤鸡倒是不错,有机会可以去尝一下。
2、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位于满觉陇村、石屋洞前一带。满觉陇俗称满家弄,明清时盛产桂花,为西湖著名赏桂胜地。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桂花树被大量砍伐,仅剩少数农家屋前屋后几株老树。抗日战争胜利后稍有恢复。年后,新种植一批桂树,至年前后,连同老树,数达万株,其中树龄最长的约年,最大植株盛华年可收桂花一石,桂花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房前屋后,村内村外,满山坡,路两旁,举目皆是。想要赏桂花的朋友可以趁中秋左右来哦,届时桂香漫天。
3、玉皇飞云
玉皇飞云玉皇山北向西湖,南近钱塘江,东接凤凰山,西连南屏、大慈诸山。山体挺拔高耸,山顶常有云雾飞绕,因而取景名为“玉皇飞云”。玉皇山在南朝梁时已有佛寺,五代吴越国时经全面开发,后唐同光二年(年)开通山东麓慈云岭蹬道,又建祭天所用的“登云台”及阿育王寺等佛寺。至南宋,寺庙更有所拓展。明代,玉皇山寺庙改为道教官观,山顶福星观及慈云宫在清代极为兴盛。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喜欢爬山的朋友可以找个多云的天气来,当然防虫喷雾还是要准备的。
4、云溪竹径
云溪竹径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素以深山古寺,竹径磬声称胜。康熙皇帝曾四到云栖,赋诗题额,并赐一株大竹名为“皇竹”,浙江地方官为此建“御书亭”、“皇竹亭”以记盛事。相隔43年后,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又六到云栖。清末以后,云栖竹林屡遭破坏,不复旧观。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竹林更遭滥伐,几近灭绝。年后,在杭州市园林部门护理下,竹林逐步复壮,整修寺宇,开辟茶室。这里是夏天炎日时来避暑的最好之处了,不过要记得带喷虫杀雾剂,小编上次腿差点被叮废掉--。。
5、九溪烟树
九溪烟树九溪,俗称“九溪十八涧”,十八涧系指细流之多。位于西湖西边鸡冠垅下。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次到九溪作冰川考察,发现古代冰川遗迹,认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时,杭州西湖尚为一片冰雪世界,当时下龙井是一处储水盘谷,承受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东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涧峻险地段。民国期间,九溪十八涧一带有二、三私家茶庄,卖茶水并供应西湖藕粉、桂花糖等。茶庄所备桌椅不多,春秋佳日,游客以涧边石块权充桌椅。5年以后,园林部门分4期改造和新建九溪菜馆、茶室、接待室;整理山林环境,疏浚泉池,筑水坝,架画桥,布蹬道,造亭子,扩大游览面积。喜欢去九溪逛的朋友们切记在要穿长裤,虫比较多。
6、*龙吐翠
*龙吐翠位于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清代“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龙积翠”一目,“*龙吐翠”景名脱胎于此,用一“吐”字,突出贴泉池巉崖间龙口喷水,珠帘倒挂的特有情景。*龙洞在宋、元、明、清代皆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期改为道观。此处前为庭园,后有洞壑,融真山假山,自然景色与人工建设为一体,为期上雅幽园林之一。年,集宗教文化内涵与寺观园林景象于一体面的*龙洞辟建为仿古游乐园。*龙洞山门到二门之间,有一段长而曲折的游步道,古木修篁,花草清池,矮墙漏窗,颇多可赏景物。此处现已被一群大爷大妈占领,想要学广场舞的朋友可以在下午时拿着扇子过来--。
7、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龙井不仅有名泉、名景,还有名茶。龙井茶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有“色绿、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为茶中极品。龙井品茗在北宋已成风气,元明间,人多以游龙井品茗为乐。清代,龙井茶列为贡品,声誉益隆。清乾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乾隆还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当然你想要喝茶并不用跑去龙井再喝,那多贵呀,那什么。。来小编家里,坨坨的西湖龙井,只卖,只卖。
8、虎跑梦泉
虎跑梦泉位于大慈山下的虎跑泉,是西湖众多名泉中的翘楚。虎跑泉的得名,始于“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的佛教神话传说。传说唐代高僧性空曾住在虎跑泉所在的大慈山谷,见此处风景优美,欲在此建寺,却苦于无水。一天,他梦见二虎跑地,清泉涌出。次日醒来,果然发现甘泉,此泉即被命名为“虎跑泉”。虎跑泉在地质学上属裂隙泉,水源旺盛,水质优良,其形成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虎跑泉与龙井、玉泉、郭婆井、吴山大井,并称杭州五大“圣水”。更因虎跑泉水质特别纯净,世人将虎跑泉与龙井茶叶誉为“西湖双绝”。此处幽静,水质清润,喜欢和农夫山泉的朋友们可以过来对比下。
9、宝石流霞
宝石流霞宝石山为西湖北岸屏障。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宝石山东巅,保俶塔巍然挺秀。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现在的宝石山虽只有其名,却也是一处适合散步的地方。
10、阮墩环碧
阮墩环碧西湖有三座人工岛屿: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一八00)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为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岛。啥也不说了,这个地方现在已经申遗很久了,岛上只有一个看岛人,谁也不让进,不死心的朋友可以买下船票划过去看看。
三、三评十景(7)
从年到7年,时间又过去了22年,这22年里,西湖的变化有目共睹,尤其是年启动综合保护工程以来,西湖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7年6月,杭州举行了三评“西湖十景”的活动,评选对象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湖保护建设特别是年以来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期间恢复重建、修缮整治的处景区(点),“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不再列入评选范围。共有33.86余万人参与评选,收到有效选票约29.74万张,评选结果在7年10月27日举行的第九届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揭晓。
1、灵隐禅宗
灵隐禅宗灵隐景区包括灵隐寺和飞来峰。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年),是杭州禅寺的最早踪迹,寺名来自创建者印度僧人慧理所说的“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相传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由于灵隐周边有上天竺、莲花峰等名山,佛音庄严,禅意隐现。所以禅踪乃是灵隐山水的境界所在,故取名为“灵隐禅踪”。腊八节的时候记得来这里喝粥,免费的^_^。
2、六合听涛
六合听涛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此况实属罕见。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59.88米,占地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只铁铃。“十万*声半夜潮”,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听涛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更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体味万千意象。“六和听涛”因此而得名。简单的说这里就是看钱塘江最好的地方,不用担心被浪卷走,也不怕看不到浪潮。
3、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年)重建,年曾大修,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岳王庙位于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每年入秋,栖霞岭上红枫似火,望之如霞。“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既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同时又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精忠报国,还摹写了《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这一景名为西湖增添了历史沧桑感。来此处愤青切记控制情绪,不要破坏石像(秦侩和他老婆)。
4、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湖滨新景区建设,范围从北山街断桥起至一公园沿湖用地。湖滨地区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主要是民国以后的民居、旅馆、店铺、小别墅等类型。整治中,这一带的风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持,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小庭院、小巷、小天井、灰色的两坡顶、骑楼、灰砖墙、檐口、石库门、木门窗等建筑元素都会再现在新湖滨的各个角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楼的建筑形式,在整治中特别强调要“似曾相识”。由于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区的接壤之地,三面云山一面湖,因此也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烟雨蒙蒙,水天一色。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而长久以来,从南宋的“西湖十景”,到年的“新西湖十景”,讲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却唯独没有说到雨湖。取名“湖滨晴雨”,既是对苏东坡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种再现,也是对西湖四时美景的一次补写。此处为杭州人流最大的地方,旁边是音乐喷泉,过去一点有湖滨银泰/利星广场/工联大厦/龙翔服饰城等等商城,切记想要划船的朋友千万别在这旁边租船,如果你不死心要租船,可以先考虑去扶老奶奶。
5、钱祠表忠
钱祠表忠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钱王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处和滨江的钱王射潮背景为一,对五代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这里逛逛。
6、万松书缘
万松书缘万松书院初创于明弘治十一年(年),名报恩寺,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的地方。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旁边即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据史料记载:唐朝曾在万松岭上修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年),浙江右参*周木在报恩寺原址改建万松书院,奉孔子像,并聘请孔子的后代孔衢、孔绩主持院务,世代相袭,明清时期已成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浙江省文人汇聚之地。梁祝之恋使万松书院成为男女婚姻一线牵的姻缘之地,名声远播省内各地,故而取名“万松书缘”。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圣贤的情操。
7、杨堤景行
杨堤景行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南起虎跑路口,北至北山路口,有花港观鱼、浴鹄湾、乌龟潭、茅家埠、杭州花圃、曲院风荷、金沙港等重要景点。杨公堤是为纪念杨孟瑛而得名。明弘治十六年()杨孟瑛出知杭州。其时西湖葑塞已久,湖西一带几成平陆。杨孟瑛力排众议,于明正德三年()实施疏浚,并以疏浚产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六桥。后人为纪念杨孟瑛,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恢复杨公堤六桥,俗称里六桥,与苏堤六桥遥相呼应。喜欢跑步的朋友可以绕着杨公堤和苏堤慢跑,体会下绿意盎然的自然生态。
8、三台云水
三台云水三台山景区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公望故居、先贤堂、*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此处偏静也是适合散心的地方之一,可以带着另一半来这里逛逛。
9、梅坞春早
梅坞春早梅家坞位于云栖西二公里的琅砀岭北麓的山坞里,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茶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梅家坞原来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小山村,由于周总理的五次来访使得梅家坞的名气大增。80年代,梅家坞虽是一个小山村,但是已经是很多国外宾客的来访之地,梅家坞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漫山遍野的茶园。经过3年的整治,梅家坞营造出“十里梅坞蕴茶香”的农家休闲旅游环境,成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喜欢度假的朋友可以来这里逛逛,这里没有辐射,没有尾气,只有茶叶。
10、北街梦寻
北街梦寻北山街东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南临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栖霞岭,并与市区湖滨相连,全长米,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西湖风景区内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小编看到这里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就这一条街居然也算景点,好吧,我看到有人在拍婚纱照。。。
逛西湖还是带另一半过来好啊,所以还是先找个女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