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80后建筑设计师放弃高薪,路边捡树叶
TUhjnbcbe - 2022/7/1 13:51:00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曾有人质疑这个说法,收集大量树叶,结果可想而知。

最近,有这样一位80后,每天走在街头,只收集树叶。不过,人家可是为了做叶雕。今儿,就跟大家聊聊左丘叶雕的第四代传人刘*。

左丘叶雕

叶雕,起源于周,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充分利用树叶的形状、纵横交织的脉络、和它的自然残缺,雕琢各式各样的图案。

之前,小柴也没想到,在一片普通的树叶上,居然能玩儿出如此精美的艺术!

本来随处可见的树叶,像变魔术一样被“雕”出各种写意、写实的画面,看得人惊叹不已。目前,能掌握叶雕这种绝技的人,全国不超过3个,除了刘*,另外两个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山东。

受祖父影响,86年出生的刘*从小耳濡目染,对叶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喜欢设计的他,考入烟台大学学习建筑设计,系统地学习了绘画、设计知识。

毕业后,他回到郑州,进入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虽然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两年的时间里,每天他都在客户“爸爸”的要求下,做模拟图、画施工图,而这些设计,却都不是他想要的。

刘*毅然辞职,花了两年时间四处走访学习叶雕技法,搜集叶雕资料。虽然从小跟爷爷学叶雕,但爷爷做的叶雕早就不符合现代审美。他希望创新儿时所学的叶雕手艺,使叶雕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重新绽放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年底,刘*第一片完整的叶雕作品完成。他给叶雕取名为“左丘叶雕”,寓意要像写《春秋左氏传》的左丘明那样,即使再艰难,也要坚持把叶雕技艺做下去。

他不仅成功复原了叶雕技术,而且还做了各种突破。

首先,他将可做叶雕的树叶类型范围,从单调的桂花树叶,拓展到六七种,包括法桐叶、枫叶、菩提叶、玉兰叶、香樟树叶、女贞树叶等。这些树叶都有一个特点:它的叶脉呈网状结构,细密结实,叶肉呈粉末状,很容易剥离。

法桐叶

菩提叶

枫叶

另外,他对叶子进行了前后上色处理,让叶雕的呈现效果变得多样化。在保存上,又通过特殊工艺,使得叶雕能够长久保存,不褪色,不变形。出自他手的叶雕作品,保存上百年都不是问题。

看到这里,你一定很好奇,叶雕到底是怎们雕的。这还要从它的几十道工序说起。

首先是选择树叶。树叶必须完整、叶脉密集、轮廓清晰,在强光下看它每一个叶脉的轮廓,上面不能有裂缝,也不能有任何斑点或突出的东西,不能有任何裂纹、孔洞。

不同的季节树叶不一样,需要精心挑选,法桐、菩提、枫树的树叶是最适宜做叶雕的。

然后,用特定的药水浸泡叶子三至四天,再清洗,保证树叶上,没有任何杂质存留,接着高温蒸煮。

把设计好的图样,用纸张裁剪出来,把它放到蒸煮好的树叶上,进行雕刻。雕刻完再进行蒸煮。蒸煮好的叶子,用特制的猪毛刷,一点一点地把造型外的叶肉剥离掉,形成轮廓。由于每片叶子结构的细微不同,蒸煮和雕刻要重复多次。

图案雕刻完后,还要再清洗、浸泡,然后高温脱水,进入最后的染色阶段。

染料,是将水粉、水彩和化工染料一起调配,开始全由自己摸索尝试。每一幅叶雕作品,经过一系列复杂细致的工序,变得薄如蝉翼,柔软如布,不会腐烂,可以保存百年。

一幅叶雕作品,细致入微,完成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像这幅《远山》,他就花了三四个月才完成。

远山

这片《水墨船家》,是刘*最喜欢的作品之一,透着一份宁静与洒脱,让艺术多了些许生活的气息。

奔跑在山林里的小鹿

静谧的佛像

这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无不展示着叶雕之美!年,“左丘叶雕”被列为郑州市金水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喜欢叶雕慕名而来。

奔驰集团北京部,请到刘*,让他把北京办公部,雕刻在了叶子上,送给即将返回德国的高层,让他带往异国之乡。

朋友私人定制的《一帆风顺图》,是他首次尝试在树叶上雕字,整整30片树叶才雕出一幅成品。

刘*不仅做叶雕,还办各种展览,创办叶雕网站,系统而具体地介绍叶雕文化。

现在,他一边想着如何将叶雕产业化,一边辅导对叶雕有兴趣的大学生制作简单的叶雕作品,期望这门中国古老的艺术在年轻人手中重新绽放光彩!

同其他的手艺人一样,刘*很清楚这些传统手艺所面临的困境:即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不主动走出去、创新,恐怕也很难靠手艺满足生活温饱,更别说传承。

最后几幅创意叶雕送给大家!

觉得有意思,动手分享给小伙伴儿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建筑设计师放弃高薪,路边捡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