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6/18 15:14:00
海沧·鼎美古村古厝气恢弘鼎美村位于东孚街道东南约五公里,滨临马銮湾。村西南有文圃山,状如倒置之鼎,俗称鼎山,古村位于鼎山之尾,故名鼎尾,后雅化为鼎美。鼎美曾经富甲一方,堪称是马銮湾畔的一处名镇。鼎美村除胡氏是大姓,此外还有其他姓氏,世居于此,相传鼎美胡氏族群远祖是客家人。鼎美村历史悠久,现在鼎美村仍存有百余栋的古民居群,此前未见资料记载。历史上鼎美人多有“过台湾、下南洋”者,因此现在村民多与台湾同胞或海外华侨有亲缘血缘关系。在近现代,有许多鼎美人投身革命,如革命老干部胡雷、参加刘邓大*并荣立战功的胡芋蒲等。厦门过水鼎美山在海沧东孚街道的鼎美、后柯和芸美三个自然村中,鼎美村独具特色。村民间一直流传着“后柯吊桶,芸美加笼,鼎美肉笼”的说法,指后柯以田地种菜为生,芸美捕鱼讨小海,鼎美主营商业。鼎美村古厝风韵那时,鼎美村中还有一个扬名在外的胡氏旺族,村民们性情豪爽,诚信为本,每逢与周边村落生意往来,鼎美村的货品往往不用验货、不用清点,对方就会欣然接受。年,鼎美村还遭到日本战机的狂轰乱炸,日本*队的眼中钉肉中刺是厦门的那些繁华之地,可见鼎美村当时的繁荣程度。昔日繁华,如今略显荒芜鼎美村内仍然可见历史遗留下来的二十多米的古渡头遗迹,周围草香弥漫,绿树成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銮湾围垦之前,古村商旅云集,十分繁华。村民的对外交通都以水上船只为主,马銮湾围垦后古村的地理形态发生改变,曾经的繁华渐渐消失,所留下的古民居群见证了当年历史的金粉风华。我们得知《厦门日报》的记者胡德灿也来自这个古村。他告诉我们,在马銮湾还未围垦前,海水一直漫到古码头,儿时念书,从古码头出发,绕过宝珠屿,就抵达厦门了。鼎美村民珍藏的侨亲照由于鼎美地理位置特殊,当时的华侨从南洋寄信回乡,都会在具体住址前注明“厦门过水鼎美山”,邮差便知要将信往哪儿送了。美轮美奂余庆堂20世纪初,很多人对《八月桂花香》电视剧中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印象深刻,而在海沧的鼎美村里的余庆堂,堪称鼎美古民居群中的靓丽之花。鼎美的这栋余庆堂是座什么样的建筑?与位于杭州的庆余堂,名字上仅是调换了两字顺序,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为此,我们特地亲临实地探访。古墙里信息多据了解,杭州庆余堂为“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建。它是典型的商业(中药业)古建筑。店堂共有两进,头进营业,其后为制药工场。而此次我们所见到的鼎美余庆堂是一栋规模较大的精美古民居,也是两进,为胡氏所有,如今仍有后代居住于此。余庆堂据说建于清初,雕梁画栋,极其精美,房檐的木雕里左右对称着古代人物有趣的生活画面,人物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门第的荣耀屋内的摆设基本延续了余庆堂早年的风格。厅堂摆放着木料坚实、雕刻精美的供桌大案,年代久远的香炉,这些浓厚的人文气息隐藏在余庆堂的古风古韵里。在大堂的正上方,悬挂着巨大的“余庆堂”的匾额,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由于年代久远,原本镏金的三个字,现已剥落许多,只剩下“庆”字在时间的长河里依旧闪闪发光。进入天堂的门楣上还悬挂着一个红字匾额:“五世同堂”,这在古代是许多家庭羡慕的一种和谐象征。“五代同堂”匾额更令我们兴奋的是,现居住在余庆堂内的女主人拿出了当时他们的先人画像。这张画像用工笔勾勒出一个身穿蓝色长袍的古人形象,神情自若地端坐在椅子上,虽然画面已经很古旧,但色彩鲜艳依旧。听女主人一说,原来这画像上的人物正是当时前往台湾创业的祖先,这是他离开祖国大陆前往台湾时,特请画师来家里所绘的。这画像一代传一代后人都悉心保存着。余庆堂内的先人画像鼎美古民居群类似余庆堂的豪华、宽敞、精致可不止一两栋,在鼎美还保留了一条年代久远的老街,老街上还建了一座高耸的枪楼,凑巧的是当年建造这座枪楼的胡姓的老伯至今仍然健在,他已年近九旬,70年前建这栋枪楼是为了阻止土匪前来抢掠。老街留下许多故事,要知道得更多有待诸君亲自体验。
文章出处:《海沧古韵》
作者:卢志明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