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24/l8paz0o.html年,我六虚岁那年,那天我正在村西头和一群小伙伴儿玩儿“电报”(一种类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二姐过去找我,她老远就冲我喊:“晓,回家,咱家买电视啦!”我一听这话,撒腿就往家跑。到了家,娘已经把我们家第一台电视机从包装箱里抱出来了,那是一台*外壳的长城牌黑白电视机,十二英寸的,基本上属于最小的那种。我刚才查了一下现在电视机的常见尺寸,最小的19英寸,最大的60英寸。也就是说现在都没有12英寸这种尺寸了。虽然当时其他人家基本上都已经买了电视机,甚至有的人家已经看上了21英寸的大彩电。不过在当年,以我们家的经济实力,能买一台电视机就已经很可以了,那台电视机花了我们家块钱,要知道那时候九毛钱就能买一斤猪肉,八毛钱就能买一斤鸡蛋了。所以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消费。让娘下定这种决心去供销社买电视主要是因为我。我太喜欢看电视了。一开始追的是《大侠霍元甲》,晚上吃完饭一放下饭碗,我就往邻居家跑去占座等着看霍元甲,有时没吃完饭,一看要到点儿了,放下饭碗就跑。有时会提前半个小时就在那儿等着,因为想看霍元甲的人实在太多了,又大多数个子比我高,不早点儿去,根本看不见屏幕。听着开头叶振棠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我感觉当时自己的血都要喷出来!回到家,我要么练霍元甲的迷踪拳,要么学陈真的连环腿,要么就拿起一根木棍来一顿挥舞,嘴里还要给自己配上电视剧里打斗时的效果音。有时为了更贴近人物,我会找一条利落一点儿的裤子穿上,然后穿着白背心练功。娘那时候经常逗我说:“晓,今天又学了什么新招儿呀?”后来就追《射雕英雄传》,第一篇章“铁血丹心”里郭靖一打降龙十八掌,我就“呼、哈”跟着比划;第二篇章“东邪西*”的片头一张面具和一个骷髅头一飞过来,我就一阵捂眼睛;第三篇章“华山论剑”片头曲中四个老头儿在那一摆造型,我也忙着去学里面的任何一个。我们摔的四角上也都写上了“东邪西*”或“九阴白骨爪”等字眼(在前面写的《摔四角》一篇里有提及)。铁尸梅超风应该是当时我所有同龄人噩梦中的第一女主角。后来听说*蓉的扮演者翁美玲当时已经去世了,我为此难受了好些天。娘看我追剧追得饭都吃不好,这才把牙一咬,买了电视机回来。再后来追的就是《上海滩》、《济公》和《海灯法师》了,从看了许文强那霸气兼帅气的背头以后,我觉得其他人就不要再留背头了;看了许文强和冯程程雪中一起举伞漫步的画面,我觉得其他男女也就不要再一块儿举伞漫步了。许文强太酷了,尤其喜欢他称呼丁力的那声“阿力”;许文强太深情了,看他跑进冯程程和丁力婚礼现场时那忍不住的泪眼,我也跟着流下了眼泪。两个姐姐更是对周润发崇拜得无以复加,应该超过了对凭《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在春晚爆火的费翔的崇拜。追《霍元甲》就忙着学武术,追《上海滩》就忙着学拔枪射击,嘴里还配着“biubiubiu”。看《上海滩》看得热血沸腾,看《济公》则看得啼笑皆非。济公也太好玩儿了,脏兮兮的,还那么可爱。最喜欢他用狗腿给恶霸接腿的那一段,好悬没把我给笑死。回到家我就拿着驱蚊避暑用的大蒲扇学济公的那句“啊玛丽玛丽轰”。当然我眼前的石头,最终也没变成馒头或银子。《海灯法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海灯法师也就是范无病的一指禅。这个我也试过,试几次,摔几次。再后来追的是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这个就不用过多阐述了,大家都太熟了。开头的“灯等等灯,灯灯等灯,灯等等灯,灯灯等灯,丢丢丢!”音乐一响起,我就疯了。看到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被撵走,听郁钧剑唱起那首《吹不散这点点愁》,我一边为孙悟空难受一边义愤填膺大骂唐僧睁眼瞎;看到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被唐僧拒绝后那欲言又止无可奈何的表情,我就生出怜香惜玉之情;而当师徒几人最终取得真经,他们之前经历的磨难在电视上一个个闪过时,我既为他们感到欣慰又觉得怅然若失,会盯着最后的字幕出神好半天。而且每一遍看都会如此。《西游记》之后是《红楼梦》、《便衣警察》和《聊斋》,只不过《红楼梦》让我只记住了片头的大石头和记不清名字的美女,《便衣警察》让我只学会了刘欢演唱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只有《聊斋》让我既记住了片头配着恐怖音乐摇曳的灯笼,也记住了里面的一个个人物。比如王六郎、公孙九娘、连锁和婴宁。也正因如此,晚上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总害怕被*怪跟踪,虽然主题曲中唱“牛*蛇神他倒比真人更可爱”,但我还是怕*。《聊斋》之后是蓝天野版的《封神榜》,年上映的神话电视剧。当时村里经常停电,我就常跑到有电瓶的人家去看。看完之后觉得傅艺伟版的苏妲己真美,汤镇宗版的伯邑考真帅,蓝天野版的姜子牙一派仙风道骨。那个到处搬弄是非的申公豹则讨厌至极。当时最希望发生的事儿就是手里的烧火棍忽然变成了打神鞭,眼前的一张白纸变成了杏*旗,或者小镜子成了阴阳镜。后来就是《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和《香帅传奇》了,前两部里都有赵雅芝,后两部里都有郑少秋,我当时觉得赵雅芝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女人,没有之一;郑少秋是这个世上最帅的男人,没有之一。看了《新白娘子传奇》,大家就都跟着学白娘子施法时的一连串动作,大概是先用两手食指垂直着点一下太阳穴,然后将两根食指移至胸前上下转两圈,再把右手食指点出去即可。当然嘴里还要配上“秋秋”的音效,好像不这样就不灵了似的。当时觉得这电视剧真有趣,找个男的演许仙,而且一言不合就唱歌,歌曲还都挺上头。《戏说乾隆》里最羡慕乾隆,一身武艺,前呼后拥;最喜欢程淮秀,侠骨柔情,自尊自立;当然最开心的是看到小丫头春喜出糗或者贾六和宝柱耍宝,当时我觉得如果给我一套这样的人马配置,我活十辈子都不会嫌烦。《戏说乾隆》中郑少秋的身手就已经很帅了,《香帅传奇》里的身手则更上一层楼。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记住了古龙这个名字,也记住了那首慷慨与潇洒兼具与楚留香的性情高度合拍的《天大地大》。除了这些武侠剧和神魔剧之外,我还追过琼瑶阿姨的《婉君》、《青青河边草》以及《梅花烙》,还有我之前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过的《八月桂花香》以及热播一时的动画片《恐龙特急克赛号》和《圣斗士星矢》。《婉君》里上一个镜头金铭饰演的小婉君把毽子踢了起来,下一个镜头毽子落下来时就换成了俞小凡饰演的少女婉君。这种手法比用字幕打出多少多少年以后可高超多了,当时被惊得目瞪口呆,而里面大量拥抱和亲亲的镜头更是让我眼热心跳。于是,就更喜欢看了,真是罪过。喜欢《青青河边草》中的青青和小草,尤其是金铭饰演的有些婴儿肥且眼睛大大的小草。喜欢《梅花烙》里的皓祯和吟霜,尤其是陈德容饰演的一身白衣我见犹怜的白吟霜。实在是太美了。程淮秀是飒爽英姿的美,白吟霜是娇娇怯怯的美。看《八月桂花香》时,我应该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居然会跟着里面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我也真够早熟的。唱主题曲《尘缘》更是好几次把自己唱哭过。《恐龙特急克赛号》每一集的剧情都差不多,都是来个怪兽,克赛消灭它;再来个怪兽,克赛再消灭它。跟现在孩子们看的奥特曼差不多。但就是喜欢看,尤其喜欢看“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放!”和克赛使用“时间停止”的必杀技。《圣斗士星矢》就更不用说了,从青铜斗士追到白银斗士,再追到*金斗士、海斗士和冥斗士,几乎一集不落。我们一会儿学天马流星拳,一会儿学庐山升龙霸,一会儿学闪电光速拳,纷纷努力激活自己的小宇宙。还有,他们的圣衣,也太酷炫了吧!我从上初中就住校了,热播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和赵薇版的《还珠格格》得靠假期重播才能看完。上了高中,就不再追剧了。后来上了大学,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把所有之前未看到的剧集补上,却没有了之前的那份热情。那时候看电视要用天线,风一吹,电视信号就会不稳,有时看一集电视剧,得往返用竹竿去打天线多次。而且一到星期二休息日,就没节目可看了。后来有了有线电视,既方便,收看的台也多。再后来有了网络电视,不仅可以回看,还可以快进快退,甚至可以买vip提前知晓大结局。方便是真方便,只是那种因忽然停电或其他原因错过一集或错过几分钟就顿足捶胸,懊恼不已,以及全家人早早吃过晚饭等待大结局上演前那百般猜想千般期待的感觉也随之没有了。我现在已经不追剧了,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那样的心情了。只是我总也忘不了霍元甲的迷踪拳、海灯法师的一指禅、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济公活佛的破扇子、姜子牙的打神鞭、圣斗士星矢的天马流星拳、克赛的时间停止、白娘子的食指法术,忘不了许文强霸气的背头、婉君优雅的发丝、小草天真无邪的大眼、春喜晶莹剔透的心灵、白吟霜的眼泪、楚留香的微笑、胡雪岩的深情、程淮秀的英姿、蒲松龄的奇思、古龙的浪漫,忘不了《万里长城永不倒》、《敢问路在何方》、《有个女孩儿名叫婉君》、《梅花三弄》、《尘缘》、《天大地大》,忘不了期待大结局时的兴奋以及知晓大结局之后的怅然,忘不了早早搬着板凳去占座,忘不了憋着尿也要看到一集的结尾,忘不了老家的那台12英寸长城牌黑白电视机,忘不了二姐去村西头找我以及她的那句“晓,回家,咱家买电视啦!”明月千里,前尘如烟,可当我回首那些追剧岁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依然可以轻松进入当时的情境,一切宛如昨天。我相信,这种超能力会伴我到永远,且任何人都无法夺走。(本文图片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