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邻居滑稽泰斗姚慕双的轶事作者赵基开
TUhjnbcbe - 2022/6/2 20:47:00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老邻居

滑稽泰斗姚慕双的轶事

赵基开

上海新闸路上的新福康里,是由多条旧弄堂拆迁而成的。

新福康里弄口

老底子在原址上有条福康路,是地图上难觅的小街,前通新闸路,后连武定路,长度不足米,实际上和宽敞弄堂差勿多,边上许多支弄左右相通,还有一座三育小学,上世纪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把弄堂大铁门拆了,它们相互之间连成一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闸路北侧福康里沿街旧影

这条福康路前面接福康里、赓庆里,后面接福鑫里、厚福里、*坊。其中*坊最短,则住户数最少。

福康里旧影

几十年前这些最普通的弄堂,却是藏龙卧虎之地。曾先后居住过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兄弟俩,评弹大师刘天韵,乒乓名将李富荣,围棋高手苪乃伟等。

演出义责王魁(左一刘天韵)

姚慕双、周柏春兄弟俩,随母亲居住在*坊4号,是进弄堂右边第二幢。每幢房子是二上二下,住着好几家人家。其母亲周勤侠不仅人长的清秀,也很能干,对教育子女也很严格,培养二个儿子也很不容易。所以姚周对老人家也十分孝顺。姚周学习也十分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就读山海关路上著名的育才公学。育才解放前曾是工部局设办学校,教育质量上乘,在当时我们周边居民,子女就读育才,真是件了不起事情。姚周由于受到良好教育,加上自身努力,为他们日后艺术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姚慕双从小就很懂事,为了分担家庭重担,读高二时就缀学,到离家不远的沙利文面包店当仆欧。晚上补习英语,在日常为外国人服务时候,利用英语交流机会,使口语水平突飞猛进。姚慕双把打工所得工资,全部上交母亲,贴补家用,自己一点零用钱也不舍得用。姚老师不但口才出众,手也很巧,甚至把外国人丢弃的高档香烟壳子收集起来,用里面的锡纸折叠成漂亮造型,如蝴蝶、飞机、弓箭等手工艺品,挣点外快。

姚慕双、周伯春主演的《红姑娘》剧照

以后姚慕双拜何双呆为师,从事滑稽事业。参加演出,在电台演播,初显端倪,逐渐走红。

滑稽名流何双呆

后来,迁出*坊,搬到吴江路居住条件更好的新式里弄房屋。

姚慕双在滑稽戏《满园春色》中扮演四号服务员(右)

解放初作为小青年的我,也是姚周粉丝,追姚周劲道也不比现在追星族差。当时风行向明星索取照片,要想获得难度极高,如能获得,象中彩票大奖似的,我有次十分幸运从数百人之中获得好运。是姚周及姚女儿姚玉儿三人照,照片背面还有姚周二人签名。真是喜出望外,爱照如宝,留作纪念,可惜在"文化大革命“当作四旧物资处理掉了。近年与朋友谈起此事,不久他特地从异国他乡给我拷贝一张,了却我的心愿。

周柏春、姚玉儿、姚慕双合影

姚慕双女儿姚玉儿,在上世纪60年代以优异成绩也考入育才中学,姚作为家长,不顾工作、演出繁忙,百忙之中,偶然也抽出时间,参加学校联欢会,上台即兴表演,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以后姚玉儿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前往北京入学,姚周还亲自到北火车站送别,结果被人们发现大师,把月台挤得水泄不通,连维持秩序的警察也挤在人群中,一睹姚周的风采。

姚玉儿在育才中学读书的时候

可惜姚玉儿英年早逝。她从学校毕业后在学校教授外语,上世纪80年代因患高血压,抢救无效去世,年仅不满40岁,姚慕双及其家人悲痛欲绝,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姚玉儿和弟弟与父亲姚慕双、母亲合影

解放前夕,那时普通家庭有无线电的人家不多。有的人家,边吃饭边听广播是一种高档享受,都津津乐道。*金时段,最受欢迎节目要数评弹和滑稽。当然越剧也有阿姨妈妈收听。滑稽节目中姚周是响档,他们说噱弹唱门门精通,笑料百出,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当时老百姓荡马路,逛商店会发现有许多商店都开着无线电收音机,招揽顾客,而播放节目,十有八九是姚周档,您可以一家商店走到另一家笃定完整听全,真所谓有全城倾听场面。

姚慕双、周柏春经典作《学英语》

姚周之所以受广大百姓欢迎,因为有一鼓儒雅的书卷气,又贴近人们生活,一改过去滑稽习俗,脱离低级庸俗,使荤段子、烂段子,不上广播、舞台。去“油“脱俗,不入俗套。让海派艺术的清新之风,吹进滑稽界。为观众创造积极健康向上,发自内心笑声。

姚慕双周柏春上海话爆笑独脚戏《方言趣谈》

十年动乱结束后,姚周迎来第二个艺术春天,培养造就一批接班人,宝刀不老,更精益求精,开创滑稽事业的新时代。

周柏春、姚慕双

姚慕双是滑稽界著名热心人,碰到别人有难,他能热忱相助。如谁经济上偶然困难,向他借点铜钿,他总是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他把钞票看得不是很重,乐于做好事,做善事。

姚慕双的业余爱好也是丰富多彩,兴趣广泛。年轻时喜欢养狗,曾经驯养一条又高又大的狼狗,为此吓得亲朋好友都不敢上他家,连亲属也心惊胆颤。还爱养草种花、喂鸟、饲养小鸣虫。退休后,市中心图书馆对面花鸟市场是他经常光顾常客,摊主也十分熟悉这位老朋友,特别唧令子更是他心爱之物,情有独钟。给他增添无限乐趣。在秋夏之际,身上珍藏豪华小盒,不时发出清晰叫声,犹如金属铃子的细声,鸣声悦耳动人,视为鸣虫佼佼者。

*浦区花鱼鸟市场(江阴路)

有次在市场上偶遇大师,他十分平易近人,我自报家门,与他攀谈,当他得知几十年前曾共同居住福康路老房子,引起他美好回忆,也十分留恋,青少年时期往事,说终生难忘。

姚慕双老师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但一直深深缅怀他。

姚慕双、周柏春爆笑滑稽戏《十三人搓麻将》

(配图、视频来源:网络)

鸣谢:赵基开先生赐稿分享!

赵基开先生热文

?上门做衣服的女裁缝

?老福康里的一天

?浓浓的石库门邻里情

?红房子见证了我的幸福生活

?生活垃圾回收的岁月记忆

?怀念当年新闸路“铁三角点心店”

?漫谈旧衣裳

?紫雪糕

?我们那个年代的DIY

?好领导肖景祥点滴往事

?晒晒父亲留下的老物件

?吃了二十多年不错的小笼店

?当年参加“社教”工作队:一顿饭,六顿粥

?一位植支人自述

?老早子玩套圈

?夫妻买菜

?老伴学评弹快乐永相随

?上海解放那年我上初中

?我家的住房“三连跳”

?怀念七十年前阿娘的冬瓜盅

?书信往来

?花鲤鱼游上春节餐桌

?暑期拔钉记

?圆了六十年的梦

?邮票上的人物

?聊聊通讯与我的生活

?漫谈西瓜

?老福康里佳话(1):福康篮球队

?老福康里佳话(2):二干岁老婆婆歌咏队

?老福康里佳话(3):一幕“七月流火"拍摄场景

?老福康里佳话(4):一群劳苦大众

?老福康里佳话(5):流动摊贩声声吆喝,奏起市井交响曲

?老福康里佳话(6):石库门弄堂

?浓浓手表情

?特别的代课老师

?三代宝宝诞生记

?我的邻居阿*

?电梯里故事多

?电视机的故事

?隔栏观鱼

?回家路上

?三件宝和同学情

?当年大饭堂

?当年的夏咸夷之旅

?读书伴我一生

?出书乐

?聊聊我家外孙女

?金婚之约

?灯塔永照我家前进航道

?乘棚车,买电视

?赏读阿焱老师的精彩留言

?争做环保老人

?蒋巷村之行

?水果谱

?隔缸观鱼

?我家小汽车情怀

?与老底子平台之缘

?上海滩的饼

?再聊聊老底子上门服务

?汰浴记事

?点赞名人“励志墙”

?怀念逐渐远去的炒麦粉

?当年上学沿途回眸

?吃豆腐

?闲话栗子

?我家的桂花树

?谈谈:蛋

?一盆饭菜,一支笔芯

?上门服务新篇章

?怀念老底子化妆品

?长三角的甜美糕团

?山芋的故事

?重返杨同兴

?东南西北

?万花筒里看蚕豆

?忆说老底子鞋子

?春节家宴

?做下手

?老伴重温入*誓词

?帽子的往事

?一碗南瓜面疙瘩

?漫话桔子

?拥抱回忆

?罐头春秋

?上海小吃三碗汤

?家有汤婆子

?屋里“下饭"(一)

?屋里“下饭"(二)

?屋里“下饭"(三)

?过年往事

?中国午餐肉罐头的开拓者一一上海梅林参观记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一)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二)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三)

?过年日记

?称呼

?袁大头

?家庭好医生一一叶晓景

?女儿的生日

?五个女人伴一生

?蓝印户口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上)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中)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下)

?50年前我自装唱机

?一元钱的故事

?闲话排骨

?白内障手术记

?表妹阿三包粽记

?活着处理"遗物"

?亲眼目睹架空线“失踪”

?菜名杂谈

?“七一勋章”获得者一一*宝妹

?接种疫苗

?弹眼落晴珊珊小笼

?压饭榔头一一咸鲞鱼

?我和老伴“光荣在*50年”!

?杂谈色拉

?东奥会,“三勿看”

?东奥会,“三必看”

?东奥会,“三回看”

?荷塘三宝

?梭子蟹

?萝卜干炒毛豆

?仙霞路上的多姿多娇(上)

?仙霞路上的多姿多娇(下)

?半路夫妻幸福长

?秋季养生之道ABC

?中秋美食端上家庭餐桌

?崇明甜芦稷

?下午汤

?细说汽锅炖老鸽汤

?同门三兄弟

?兰州拉面

?再话栗子

?步道见闻

?新成中学,曾与教堂相邻

?嗑瓜子

?荤素搭档(上)

?荤素搭档(下)

?聊聊天鹅阁和天鹅申阁(上)

?聊聊天鹅阁和天鹅申阁(下)

?进贡皇家珍品——瑶柱

?情系法国长棍

?逛逛菌菇大家族

?鲜奶小方

?聊聊早餐

?蒸煮水果

?情缘流通纪念币

?慈姑烧剩肉

?剩菜残汤

?轮椅冰壶及其主教练

?坚果往事

?聊聊带鱼

?鲍鱼不是鱼

推荐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邻居滑稽泰斗姚慕双的轶事作者赵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