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到广州读书,学校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桂花岗。日常吃食除了有补贴的食堂之外,也会光顾周边一些物美价廉的食肆。学校门口几十米处聚集着好几家快餐店,有粤式快餐、潮汕小炒、兰州拉面,此外还有一家桂林米粉。
店面不大,大可容纳概七八张桌子,生意却极好,大约是薄利多销的缘故。老板是个光头矮个子,面相斯文而有涵养,看着不像一般的小餐饮老板。老板娘年纪大约四十来岁,却是气质不凡,风韵犹存,长得挺像蒋雯丽,打扮入时得体,坐在门口收钱,俨然一个“米粉西施”。我们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每回去吃总忍不住多瞅几眼。
店里卖的有杂锦粉、脆皮粉、三鲜粉好几种,价格都差不多,五块钱左右,最便宜的斋粉只要一块五毛钱。
图片非文中所写米粉店出品
我最喜欢吃他们家的三鲜粉,五块钱一份的粉,给你单独起油锅,蒜头切片,过完油味道清清楚楚,*花菜、木耳、鲜香菇,连同瘦肉、猪肝等一起迅速溜油炒香,完了再和烫好的桂林米粉放到一起,搁两片生菜,淋上高汤,吃起来脆、鲜、香,配上点提味的花生米和酸豆角,常常连汤汁都囫囵干净。
也送外卖,有时候中午懒得出去,打个电话过去。那时候宿舍管理不让送外卖的直接上来,要到四楼打电话转接,我们再跑到四楼再拎回宿舍,因为吃得过瘾,所以乐此不疲。
那会儿宿舍里电脑和网络还没普及,晚上学校也没有电视看,更不用说视频直播,宿舍里有不少球迷,看球是个刚需。好在米粉店有台电视机,每逢周末便往米粉店挤,点一份斋粉,或一瓶一块钱汽水,坐在那里看一场球。老板算不上资深球迷,但闲暇爱*球,时常便看球边问我们下注意见,于是也不赶你,顶多是人多的时候挪一挪座位。
年欧洲杯,大部分比赛都是午夜以后,因为混熟了,有两位同学几乎全程都在那里看的。老板窝在厨房收拾备料,任由你们坐在那边看球,看完关门便是。
我们毕业后,学校新生全部搬到大学城去了,米粉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后来回去一两次,最后一次大约是年,三鲜粉的价格已经从五块钱涨到八块钱,但在当时的价格已经算实惠的了。再后来过去已经关门大吉。也不知老板夫妇是否安好?会不会在其它地方重新开一家桂林米粉店?
毕业后我在不同地方吃过很多家桂林米粉,也去桂林和阳朔当地吃正宗的桂林米粉,也领略过汤、粉分离的正宗吃法,却从来没有遇到一家三鲜粉会单独下油锅炒的,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个味道了。
桂花岗的桂林米粉,是我至今吃过最好吃的桂林米粉。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