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杭州的秋天应该是桂花味的,然而,今年的桂花,真是让杭州人操碎了心,本该满城飘香的桂花迟迟不开,眼见已经到了秋天的尾声,不少人不禁开始怀疑,杭州的桂花还开不开了,怎么开?
这几天,杭州的桂花终于陆陆续续的开了,小区里、街头、朋友圈到处都充满了桂花的香气,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虽然今年杭州的桂花“迟到”了,但萧山这所小学里的桂花却是早早地开了,还一起品尝了第一缕桂花香。
今年的桂花怎么还没开呀银河实验小学的校园里种了几棵桂花树,每年秋天桂花齐盛时,都是师生共同的甜蜜回忆。然而今年却十分反常,本该是满园桂花飘香的时节,却迟迟不见花开。
班孩子们每天都望着这一排桂树,翠绿的叶子,见不到一点花苞。有人翻遍树叶也找不到一朵花苞,有学生用尽全力也没能嗅到桂香,更有学生直接问老师,“不是吧,这是桂花树?”
这学期初,五年级的学生们学习了《桂花雨》一文,文章里描写的杭州香闻十里的桂花,香软的桂花栗子羹,更加勾起了孩子们对桂花开的期盼。
桂花什么时候开呀?桂花怎么还不开啊?桂花还开不开了.......秋天没有桂花,那还能叫秋天吗?
眼看着秋分已经过了,今年的桂花怎么还没开啊?面对孩子的疑问,十一前夕,银河实验小学的班的语文老师田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画桂花。
这里的桂花永远盛开着说桂花、说秋天,桂花迟迟不开,为了满足孩子们看桂花的愿望,也为了让孩子更加的了解桂花,田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来一场特殊的赏花仪式,没有桂花,就自己画。
“画出你们心目中的桂花吧!”田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下了任务。“自己画的花永远都会开放着!”孩子纷纷拿起画笔,记录下对桂花的想念。
为什么会开展这样一场活动?
据了解,四年级的农历课程是银河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旨在孩子们感受物候变化,了解民风习俗,诵读唐诗宋词,既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养了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提升了科技及人文的综合素养。桂花作为杭州有代表性的秋天元素之一,桂花香是秋分的限定香味。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季节,画桂花的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能感受秋季的魅力的,感受到我们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内涵。”田老师告诉我们,画桂花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桂花、了解桂花,在观察桂花的过程中,学生们还了解了许多与桂花相关的知识。
在学生们的画笔下,金桂、银桂、丹桂,仿佛带着点桂花的馥郁,孩子们根据印象里的桂花,为自己留下了一片片永不凋落的花.....同样的桂花,在不同的孩子笔下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画画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了许多描写桂花的古诗;“金色的桂花,像光芒万丈的太阳,让人变得自信无比。”有学生书写下了自己一时的感悟;终于每天都能看到“丹秋十月,金桂飘香”了,有学生感叹道。
“虽然桂花没有开,但是,围绕着桂花的传统文化、节气习俗是不会变的。”说到举办活动的理由,田老师表示,这既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赏花”活动,也是让孩子们感受秋天,并体验节气习俗的丰厚文化底蕴的好机会。
吟诗、赏花,这个秋天,一场特殊的赏桂花仪式开始了.....
原来桂花一点也不甜赏花并不是全部,如何让孩子们更深的体会秋天的韵味?将桂花活动与学校已有的“食育课程”结合,不仅要赏桂花、闻桂花的香,还要品桂花的甜。
以桂花这道食材为命题,孩子们自由发挥,做一道桂花美食。做桂花茶、桂花饼、桂花糕、桂花红烧肉,甚至还有的提出了做桂花咖啡...孩子们和食物进行了一场场精彩的相遇。
萧教君了解到,银河实验小学为二年级开设了食育课程,用桂花做食物校园食育的重要尝试,让孩子们了解了食物特点,习得了基本的饮食技能,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食育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去各个公园寻觅早桂,有的学生甚至特意去到灵隐寺摘桂花,挑选、清洗,等到桂花收集阴干后,同学们火速开始了美食的制作,然而,桂花美食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好难吃呀!”品尝过亲手制作美食的孩子们反应不一,有学生了做了桂花酱,却发现,不仅色泽灰蒙蒙的,入口微苦,“怎么桂花闻起来香,吃起来却苦呢?”还有桂花奶冻、桂花糕,点缀上桂花,直呼甜蜜;还有学生做起了“桂花酒酿小丸子”,给深秋添上了一丝温暖....
通过辛苦而繁琐的制作过程,将苦苦的桂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甜美的糕点,最后获得到成品时的快乐,正是这样体验辛勤的全过程,让孩子们更亲密地感受到劳动的不容易。
“秋天向我们展现了无尽的美,面对桂花这种富有代表性的秋天之美,他们有着无限的好奇。”田老师表示,引导孩子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桂花,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情感,还能使孩子初步感受中华传统季节文化丰富的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先从认识桂花开始,然后感受桂花,借机了解到跟秋天有关的传统文化,并且用亲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趣味。”这两天,萧山的桂花也陆续开了
走在路上的你
也闻到桂花香了吗
—END—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