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为了帮助孩子们学好统编版语文新教材,小编继续推出全新栏目——“统编版教材同步课文微课堂(下册)”(包括知识要点、课文朗读、课件解读、视频教学和同步练习)。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05
语文园地一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01
教学视频一
02
教学视频二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朗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2)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3)抓住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在阅读中,我能发现还可以用以下方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慈母情深》时,我从文章的题目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读《梅花*》时,我从文章中的几个典型事例及外祖父对“梅花*”的解释中,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个句子围绕太阳光芒“亮”的特点来写。“睁不开眼睛”“不敢钻出地面”“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把太阳光的“亮”写得具体生动。(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通过写鸡、狗、蝉的表现,把天气的“热”写具体了。选择下面一种情景,仿照课本上的例句说一说。忙冷吵静快辣“冷”:北风呼啸着,从窗缝里钻进来。教室里没有暖气,就像一个大冰窖。我们裹紧衣服,缩缩脖子。两只手使劲搓一搓,再呼一口热气。“静”:小溪里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溪水中的游鱼细石,看得一清二楚。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选择其中一句,照样子写一写。(1)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描写广阔背景之下的大月亮,以此对比家乡的小月亮,突出故乡月亮之美,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个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对比,说明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表达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这个句子把姑爹破旧的小船与绍兴精致的乌篷船作对比,表达“我”对父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仿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个句子将后来吃的豆、看的戏与那夜吃的豆、看的戏进行对比,突出了和小伙伴一起看戏,一起偷豆子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三、日积月累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作者简介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2.古诗大意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3.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01
同步练习一
同步课件+知识要点领取方式▲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