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郎和哈塞尔致力于研究地球气候,他们创建了将气候与天气联系在一起的物理模型,并证明了这个模型在极端天气下仍然是可靠的。
同时,这个模型也证明了全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减少碳排放必将成为更多国家发展工业、更多家庭日常生活的考虑因素。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冰川融化,物种灭绝……小到身边的草木枯荣,大到海平面的日拱一卒,人类清楚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频频报警,将目光集中在环保问题上。
为地球“降温”,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每一位科技少年们必须了解的事情!
01气候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天气越来越炎热。即使在我们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标准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世界上四季最分明的地区之一——春天和秋天也变得越来越短暂。
回忆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日最高气温常在30摄氏度以上。“寒露”虽至,秋寒来迟,由于气温的居高不下,街边的桂树鲜有开花。缺少了桂花香的秋天,更使人怅然若失。
事实上,年受“热穹顶”影响,加拿大等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一些地区的气温甚至逼近50摄氏度。
两极地区的气温也创下新高,南极监测到18.3摄氏度的高温,北欧地区更达到30至35摄氏度之间,升温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三倍。
根据《未来科学》(FuturaSciences)杂志的说法,气候脆弱,气温极端,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
02气候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直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
极端高温容易引发火灾,如年席卷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导致了救灾人员和至少30亿动物的死亡;
年加拿大高温引燃山火,没能逃出栖息地的人和动物,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极端高温也容易影响那些本来就患有重症疾病的人们,威胁普通人的身体健康。
积蓄海洋能量,酝酿更大的灾害。
气温升高的本质是热能的积蓄,这些热能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超大型的台风、海啸等灾害。
如今年来势汹汹的第六号台风“烟花”,不但破坏建筑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还会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冰山融化,淡水资源告急。
冰封的雪山,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来源。气温正常的时候,冰山雪水的循环系统也是健康的:夏天,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海,也流淌在地下水系统中;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变成冰雪储备起来。
全球变暖使冰山急速融化,有的冰山甚至不再积累冰雪,断绝了当地的淡水,并伴随着饥荒、疾病等灾祸……
03寻找最优解,用科技应对危机
人类该怎么应对气候问题?限制工业发展、降低碳排量固然必要,但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给予人类最好的答案。
就在年的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中国已经成功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完全利用自然界的无机物做到了这一点。
这项“黑科技”的核心思路不难理解,利用二氧化碳、水和太阳能来合成淀粉:氢气通过电解水得到,而电解水的电能将从太阳能中获得,然后利用人工生产的催化剂来让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最终用甲醇合成淀粉。
过程不难实现,难的是将转化效率提上去。在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成功将效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十左右,比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还要高!
虽然“点水成粮”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但是未来假如能推广,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应对由二氧化碳带来的气候问题。
04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