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别光顾着赏月,也来看看吴刚伐的那棵桂吧
TUhjnbcbe - 2021/12/28 16:51:00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21.html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又称月夕、月亮节、团圆节。古人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及亲人之情,祈盼丰收与幸福。这流露出人们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因此中秋在东亚文化圈以及全球华人群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在中秋节这天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据记载,民间赏月活动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到唐代后更是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从“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到“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可见月亮、团圆及中秋作为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古人赏月时,感觉月亮上的阴影像是一棵大树,而树旁似乎有个人在砍树,这可能是典故“吴刚伐桂”最初的灵感由来吧。相传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有个叫吴刚的人,在学仙道时犯了错,于是天帝震怒,将他拘留在月宫,令他砍伐桂树,并说:“只有你砍倒桂树,才能获得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伤口随斧头抬起马上就愈合了,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人在赏月时总能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那么问题来了,这棵困扰吴刚多年的、怎么砍也砍不断的“月桂”树,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吴刚伐桂桂树之争——谁才是吴刚伐的那棵桂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所谓的“桂树”。目前争议主要集中在桂花(Osmanthusfragrans)、月桂(Laurusnobilis)和肉桂(Cinnamomumcassia)这三个物种之间。桂花,在《中国植物志》中的中文名是木樨,为木樨科木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西南部,现被各地广泛栽培。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文献中最早有关桂花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南山经》中提到:“招摇之山多桂”;《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献奇花异木两千余种,其中有掏桂十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有“桂菱木兰”之赋句。陕西汉中市南郑县圣水寺院中有株汉桂,相传为西汉初年相国萧何手植,年经14C测定,其树龄为年±年。可见在西汉时期,桂花就与中国传统园林结缘,进入宫苑、庭院,成为观赏之物。魏晋六朝时期,桂花成为园林造景的材料之一,唐宋时期被广泛用于造园,并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造园的主要树种;当时桂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已达到了“无园不桂”的程度,在近现代更是被发扬光大。木樨的花枝,可见其簇生的聚伞花序|Wikipedia第二个争议对象月桂为樟科月桂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区域,在我国南方各省有引种栽培。其叶片干燥后香气浓郁,可以用作调料(即大家炖肉时常放的“香叶”);古希腊人用月桂的小枝条编织成桂冠,授予皮提亚竞技会(PythianGames)的胜利者,象征荣耀与胜利。据考证,月桂极有可能是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是早期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引入的外来物种,因此,它在我国汉唐时期的文化地位根本不能与本土桂花相提并论。新鲜的“香叶”|刘冰月桂的花|刘冰与月桂同属樟科的亲戚——肉桂,为樟属大乔木,原产于我国,现今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生活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与它有关的东西是桂皮——作为常见的香料和烹饪调料活跃于厨房中,为食物增添浓郁的香气。那么吴刚伐的是肉桂吗?毕竟作为大乔木,树皮还能再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它,但这种可能性还有待考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对于吴刚伐的到底是哪个桂,一直没有定论。不过,神话故事归根结底来源于人的生活,是古人的奇思臆想,作为故事,它的来源是有生活基础的。肉桂作为热带物种,生长于岭南等古人认为“多瘴气”之地,远离汉唐时期权力、文化中心,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高。而桂花是关中、中原等地区较为常见的花卉,结合吴刚伐桂故事的出现背景,我们倾向于认为吴刚伐的是木樨科的桂花树。肉桂的果枝,樟属标志性的三出脉清晰可见|刘冰桂皮,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的浓郁香气|Wikipedia独占三秋压众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香气如此浓郁的桂花自然也少不了被端上餐桌的命运,其中较为流行的形式有桂花糕、桂花酿、桂花茶等。而桂花糕因其口感香甜,老少皆宜等特点,在市场上较为常见,广受人们喜爱。作为汉族的传统小吃,桂花糕一般使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成,组织滋润松软,细腻无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其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据传至今已有余年历史。桂花糕|TanMumu|Flickr历史更加悠久的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花茶之一,明代程荣的《茶谱》中,已记载了用桂花窨制花茶的方法,发展至今,我国桂花茶以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产制最盛。桂花茶一般是由精制茶坯与鲜桂花窨制而成,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作为一种保健茶饮深受消费者宠爱。秋季桂花盛开时,可将桂花摘下,洗干净后阴干,然后密闭保存,也可从药店购买,加入茶叶中冲泡,有温补阳气、排解体内*素、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桂花茶|NannNann|Flickr桂花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能做各式的美食,还是一种天然药材,其根、树叶、花和果实都可供药用,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可谓浑身是宝。桂花,味辛,性温,入药有化痰、散瘀的功能,常用于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牙痛、口臭等症;桂花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木犀子,味辛甘,性温和,入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能,也可以用来矫正口腔异味;桂花的树叶和树皮,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等功效。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桂花生津,辟臭、化痰,治风火牙痛。”另明代著名本草著作《本草汇言》也有记载:“桂花,散冷气、消淤血。”桂花果实|朱倩楠|baike.baidu.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光顾着赏月,也来看看吴刚伐的那棵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