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清代始现,出于民间,作者无从考证,
《长门赋》一个千年来的爱情典故,"金屋藏娇"的由来。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
《长门怨》,写尽一个万人之上的尊贵女子失宠后,如临万丈深渊的绝望和悲哀。凄切的旋律表现了武帝皇后陈娇失宠后被谪长门宫时的愁闷悲思,其情如泣如诉,传神地描绘了陈阿娇如临万丈深渊中的绝望和悲凉心情。
汉武帝刘彻年幼时被封为胶东王,其姑母长公主有一女儿名陈阿娇。一日长公主问刘彻:"彻儿长大后愿娶谁为妻?"刘彻便答:"若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由此成就"金屋藏娇"的佳话。
后来刘彻即位,新宠卫子夫生下一子刘据后,在宫中的地位获得空前膨胀。陈皇后阿娇又怨又气,就求助巫蛊来迫害得宠的嫔妃。不想东窗事发,武帝大怒,将其皇后之位废黜,谪贬长门宫。
阿娇遭逢此祸,异常落寞。她不甘心终老冷宫,想起武帝曾对司马相如的赋赞不绝口,就奉*金百斤求得司马相如的华丽辞章《长门赋》,诉说悲愁之辞,以图打动武帝恢复从前的感情。但武帝看后,虽称此赋为上乘之作,却也没回心转意把阿娇复位。可怜陈皇后终在凄清的冷宫中了却残生。
《长门怨》
李白(唐)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
*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冬日里的深宫,被冷落的旧爱。
司马相如一篇流传千古的《长门赋》,却也没能帮助陈阿娇挽回汉武帝的心。
看起来《长门怨》是首格调不高的深宫怨曲,而实则不然。
中国文人饱读诗书,最高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自己学了许多东西,有做天下大事的才华和能力。然而当得不到重用时,就会有苦闷、怨恨。
所以《长门赋》其实是借陈皇后之口,抒发文人自己内心那种怀才不遇的感受。实际上它是有很积极意义的,所以说古琴曲深刻浸透着文人的思想。
历史长河中阿娇的痴怨形象刻画了一个痴情女子翘首以盼爱人的形象。此时她已不是皇后、也不是公主,而仅仅是一位等待爱人的平凡女子。
再看“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都如神笔般勾勒出一位因爱生怨的女子形象。长门一日如数年,几经春秋,那颗痴缠的心已千疮百孔,似乎只有流不完的泪水才能表述自己依旧爱恋却难免怨恨的心情。
现实世界里文人的忠君形象我国古代奉行的儒家思想讲求出仕和忠君,文人深受这一思想的驱使,有着干预*治的热情和忠君爱国的信念。
但封建制度和科举取士的弊端使其大都不能实现理想,因而内心充满了愁闷怨愤。这一心理特质与同时期的女性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他们总试图在女子身上找到自身命运的切入点以及情绪的共鸣之处,并常常借助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追求。
《长门怨》中所塑造的一显一隐的双重人物形象,深刻地再现了荡漾在诗情中的人文情怀。
综上所述,正是士人与失宠宫人有着相似的被弃遭遇,才使得跨越时空的两种人物命运紧紧地关合在了一起。
该曲在高音区有琴曲少见较激越的表现,低音区则哀婉凄丽,如泣如诉。
▼《长门怨》▼近期热门古琴谱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琴谱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古琴曲丨《花好月圆》
古琴谱丨《关雎》
古琴谱丨《凉凉》
古琴曲丨《八月桂花香》
古琴谱丨《无羁》
古琴谱丨《穿越时空的思念》
古琴谱丨《幽兰操》
古琴谱丨《何须问》
古琴谱丨《卧龙吟》
古琴谱丨《文王操》
古琴谱丨《岐山操》
古琴谱丨《禹操》
古琴谱丨《华胥引》
古琴谱丨《山水情》
古琴谱丨《思亲操》
古琴谱丨《南风畅》
免责声明:曲谱内容均来自网络,小编仅做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