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桂花雨》教学录
《桂花雨》教学录
年9月8日星期三多云
第3课是琦君的《桂花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引入课题,了解作者,学习字词,感知内容之后,我接下来的教学分为这样三个板块:
一、感受桂花香
1.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依然无法忘怀童年时代,她家宅院里的桂花。作者忘不了桂花的什么?自由读课文,找找答案。
2.这桂花有什么特点,这么多年来,让作者记挂在心,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香)整篇文章中有很多处地方都是写这个香,请同学们用横线划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如下句子: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读第一句,问:桂花好看吗?桂花树好看吗?不要争论了,读了第2节就知道了。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这一自然段?学生读书的同时指导:
桂花树和梅花树那个好看?(梅花树好看,桂花树不好看,因为它笨笨的。)
作者的意思是,不管开不开花,桂花树都怎么样?——不好看。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那桂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是作者却说最喜欢桂花,就是因为什么好?
同学们,作者不直接写它好的地方,而是先写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最后写就是这一点“香”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这就是反衬。)
你从这个香字中读出作者对桂花什么感情?(板书:爱)
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读出桂花迷人的香气味儿,读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4.桂花开了,香气迷人,到底香到什么程度呢?齐读第二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哪一个字突出了香?
一个“浸”字,就把香味写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东西,院里院外、屋里屋外、这家那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香得浓郁,香得久远。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这个字就用得好。
5.课文中还有一个写桂花香的句子中有这个“浸”字,在哪一句话中?齐读: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我们知道,桂花在哪个季节开放(不知道,在课文中,第一节——中秋节前后)。
只有在这个时候,桂花才是香的,可是作者却说,全年,这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读上文来回答。
谁愿意来读?为什么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四季喝着桂花茶、过年吃着桂花糕,什么感受?幸福、甜蜜。原来,大家沉浸在这里是这个意思。
二、体会摇花乐
1.桂花那迷人的香味让作者念念不忘,让作者难以忘怀故乡宅院那桂花树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板书:摇花)因为摇桂花让童年的作者——感受到无比的快乐。(板书:乐)
2.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课文的第5-6小节就写了摇花乐。作者是按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写的。老师请三个同学读这一段,看他们能分清吗?
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3.这一段不但写了我们全家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字里行间还饱含了我们的心情,默读课文,把心情写在书上。
4.摇花前我的心情是——急不可耐、迫不及待。说话是要有根据的,你从哪儿读出我的心急呢?引导学生体会“缠”和我说的话。指导朗读我缠着妈妈说的话。
一个“缠”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
母亲不是说还早吗,怎么又要提前摇桂花呢?请到上一节中的相关语句中寻找答案。
5.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播放动画课件,并配有音乐。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快乐、兴奋、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高采烈、喜不自胜……)画出写“我”快乐无比的句子。
你划出了那个句子,读一读,要把我的快乐读出来。
(1)摇花时的快乐最容易从哪些词体会到?(抱、摇、喊)。
(2)喊,谁来喊?不是说出来的。什么感受?太奇妙了,心都飞起来了。发自内心地喊出来,情不自禁地喊出来,完全沉醉了。女生读,男生读,让桂花的香气从你的嘴里飘出来。
6.桂花终于摇落了,母亲做了什么?你读出了什么?(把桂花当作宝贝一样)。母亲这么细心地对待摇落的桂花,仅仅是为了自家泡桂花茶、做桂花糕吗?(联系前文——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进而体会淳朴的相亲。
其实,原文中还写了父亲呢,情之所至,诗兴大发,即时口占一绝,出示这首绝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逐句引导理解,依次得出:香、乐、甜。“竞”和谁抢?(风雨,大家热火朝天地收)一起美美地诵读这首诗。
三、表达思乡情
1.那浓浓的桂花香,那童年的摇花乐,都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江南那个故居宅院里的桂花树带给她的。这故居就在浙江瞿溪,后来,作者11岁时随父母迁往杭州居住,再后来,到了台湾。作者居住的地方变了,不变的是对桂花的喜爱。
课件出示: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读第7节,你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还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理由是什么?(故乡院子里最多只有几棵,杭州小山上全是桂花树,数量没法比;故乡“不说香飘十里”,杭州小山“那才是香飘十里”,浓淡很分明。)
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香不过家乡的桂花吗?(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少了摇花的乐,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孩子摇花乐,母亲看着孩子快乐,自己也快乐,全家人都沉浸在“乐”中,所以说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花香。)
2.她是不是比香气的浓和淡,她是比什么?(乡情的浓和淡,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热爱。)
出示: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琦君《水是故乡甜》。齐读
你爱家乡吗?作者说:桂花还是故乡的香。你会说——
茶还是故乡的浓。梨还是故乡的甜。月饼还是故乡的酥。丝绸还是故乡的柔。水还是故乡的清。鱼还是故乡的肥。山还是故乡的秀。人还是故乡的亲。月还是故乡的明。
3.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表达过这样的情感啊,你能说说吗?
课件出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皇帝对去西天取经的唐僧说)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古今贤文)
4.母亲不是诗人,她没有用诗句,她用朴实的语言——指读,一个“再”,一个“比不上”,把浓烈的思乡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5.每当我从外地回家,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时,母亲常常说——(齐读),每年丹桂飘香时,身处异乡的母亲就会说——(齐读),当85岁的琦君重回故里,站在家乡旧宅院子里,她仿佛又听到母亲在说——(齐读)。
6.每当听到母亲那朴实的话语,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深情的回忆。齐读最后一节。
学到这里,你觉得那“桂花雨”还仅仅是指那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像雨一样的桂花吗?那阵阵的“桂花雨”就是——浓浓的“思乡情”。
学年
行远班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