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西南千里程ldquo吉rdq
TUhjnbcbe - 2021/10/3 18:47: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躬耕不辍,孜孜前行,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精神,7月20日至7月23日,吉木乃县32名学员采取“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研讨交流”的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学习铜梁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对标先进,取长补短,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烈士风采犹在,英雄从未远去。学习铜梁经验,先学铜梁精神,此次培训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作为实践教学第一站,全体学员们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雕像鞠躬、默哀、敬献鲜花,*员面向*旗庄严列队,重温入*誓词。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聆听了邱少云烈士生平事迹,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学员们全面了解邱少云烈士的英勇事迹,回顾了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深入学习了*史历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微*课上传来熟悉的旋律,铜梁区委*校老师带领学员穿越厚重历史,重温抗美援朝英雄史诗,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要义和时代内涵。

让田园变花园,让农区成景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铜梁区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坚持问题导向、遵循规律、精准施策,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着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铜梁区坚持全域规划、系统提升,逐镇逐村逐院逐户实施“一化两改三不见”工程,建立涉农资金打捆使用机制,通过统一村庄规划、统一整治标准、统一完善设施,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蜕变,真正把乡村建成群众喜欢的样子。

从“一时美”到“常态美”。“干部干、群众看”是推动农村工作的“老大难”,如何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铜梁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给出了答案,通过科学制定积分规则、“一户一卡”建立积分台账、定期评比“最美庭院”“最美院落”“最美农户”的方式,让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在比学赶超中养成好习惯、增强获得感。

从“环境美”到“产业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铜梁区坚持道路围绕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建设一条60公里的进村绿道,将沿线24个村社和34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串联起来,沿线建设8个“会客厅”、玫瑰花基地、三角梅基地、果苗基地等,打造了平方公里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实现了建一条绿道、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玉皇村会客厅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打造“铜梁区乡村振兴展览馆”,充分展现铜梁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河东会客厅以“八月桂花香”为主题,打造月色雅筑民宿,将“月桂”“丹桂”等元素点缀其间,具有原乡风情。西来村会客厅以“美丽、浪漫、爱”为主题,集婚纱摄影、乡村文创、乡村旅居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实践基地。

“乡村会客厅立足服务本地村民、服务外来游客,设置*群服务中心、乡情馆、特色商品展销厅、电商站、游客中心等功能区,更多体现‘会客厅’的功能,也成为新晋的网红景点,吸引八方游客在此相聚。这条好的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将充分借鉴‘会客厅’理念,结合本乡实际,在草原石城景区周边村试点打造吉木乃‘会客厅’。”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委委员、副乡长王洪生说。

*建引领扎硬桩,基层治理结密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建结合起来。铜梁区大力实施“*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创新工作方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全面推行首问首接、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制度,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重点突出群众诉求“一键唤醒”等功能,实时上传、处置、解决巡查巡逻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实现问题信息“一键呼叫”,妥善解决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铜梁西郊坚持产业融合化,打造休闲农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文旅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这些经验做法,开启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回去后,我们要借鉴铜梁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村集体经济与县乡中心产业融合起来,将企业、农户吸纳进来,不断发展壮大集体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吉木乃县喀尔交镇*委书记李春光说。

“铜梁区大力提升村民自治的源动力,把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改变粗俗陋习,发动群众‘三小’认领、‘五小’管护,不断增强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我们要发挥好村里‘道德银行’机制的作用,将评分积分、宣传动员等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将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齐阔尔加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海涛说。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吉木乃全体学员以此次学习培训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再出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吉木乃县乡村振兴谋划新思路、展现新作为、推进新发展。(通讯员聂震郭夫*)

来源:地委组织部

编辑:罗春培

审核:卡力哈尔·扎达汗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千里程ldquo吉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