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0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20家发展到年底的4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5.8%增加至35.81%,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力量,一大批工业企业实现了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丽转身。
02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加速壮大
年,85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先后组织90余家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拓宽眼界。共有17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胜出,芯诺电子荣获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03
企业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以来,累计承担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70余项,获批资金突破1个亿。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天意机械等公司的20余项科研项目获批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立项,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层次和创新活力。山东太阳纸业先后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获批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华机械、天安环境等三家企业获批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蒂德精机自主研发的“高速桥式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斩获行业最高奖——“CCTM春燕奖”。
04
创新平台不断涌现
鼓励全区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目前,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天意机械、国丰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由年底的32家增长至71家。
05
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通过举(承)办外国专家齐鲁行、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搭建企事业单位和高端人才合作桥梁。先后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6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端智力。目前,全区共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11人,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7人、泰山产业领*人才9人,引进两院院士10余人,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服务兖州企业。
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01
*策保障力度持续提升
*策保障力度持续提升。区委区*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等*策措施,在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厚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策体系。
02
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强化*府投入引导作用,区财*每年按规定足额列支科技经费,年总额达到万元,带动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由年度的12.15亿元增长到年度的18.97亿元。
03
科技宣传力度持续加强
每年更新编制印发《科技*策汇编》,持续加大惠企科技*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报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