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电灯,照明设备发展也反应了人类生活变化和进步。
说到照明,我们必须先来谈谈“火”。西方神话有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中国神话有燧人氏钻木取火,前者充满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者无疑是源于古人取火的实际操作。
普罗米修斯盗火
火让人类告别生食,有能力对抗寒冷,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光”,至此人类可以挑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延长劳作时间。因此,火的保存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最初古人将蘸上动物油脂的树枝捆成一束,成为火炬,也是最简易的保存的方式。从火炬到灯具,无疑标志着一种照明的进步。照明离不开燃料,早期的燃料是动物的油脂,成语“民脂民膏”背后其实暗含两种不同的照明燃料。古往今来蜡烛除了用来照明之外,它还是表明爱的浪漫,闪烁的烛光寓意美好的爱情,燃烧的火花就像生命的火种。
钻木取火
在蜡烛界最高贵的当属香氛蜡烛,对有香气的蜡烛使用,中国宋代有位皇帝就这么干过,他就是被称为艺术家的皇帝宋徽宗,对这种熏香方式就很痴迷。据《四朝闻见录》宣*宮燭中记载,“宣*盛时,宫中以河阳花蜡烛无香为恨,遂用龙涎沉脑屑灌蜡烛,列两行数百枝,焰明而香滃,钧天之所无也。”由此可见,徽宗对香烛的依赖几乎到了上瘾的地步。
照明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和重要,这其中关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10月16日,在大隐精舍,举办“香意生活——桂花香薰蜡烛”文化体验活动。一起来听听古今中外的照明趣事,再动手做一份飘荡着桂花甜香的香薰蜡烛吧!
嘉
宾
简
介
-蓝翎-
教育工作者
香文化传播者
青浦区统战部新联会成员
北京香文化研究所
高级讲师
国家天然香品、香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先后求学北京香学研究所所长潘奕辰老师、中国香道协会副会长华藏老师、香学大家陈建民老师。近年潜心学习香文化,不断求学香学名师。自多年前接触香事以来,有感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不为国人所知,甚至被很多人误解香事是日本的文化,多次参与为社会团体进行香文化普及教育活动,致力于中国香学的复兴。除了走访各个街道社区为老年人普及,教他们辨识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香和养生的天然香,同时还接受了学校的拓展课程的邀请,将香文化的教学寓教于乐的渗透到学校,为下一代启蒙传统文化的萌芽。同时也有意将香文化推广到妇女同志、青年一代各阶层中,以亲子课、体验课、讲座,基础课程的多种形式传播香事文化。近年来为上海大隐书局,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总工会、杭州径山寺、上海宁国禅寺、上海电信集团、浦发银行、青浦高级中学、上海外国语学院、淀山湖新城集团公司、徐汇区文管局、各区妇联、*协,统战部门、图书馆、街道社区等单位授课,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
动
报
名
活动主题:香意生活——桂花香薰蜡烛
活动日期:10月16日
活动时间:19:00-20:00
活动地点:大隐精舍(高山流水厅)
*浦区重庆南路号
活动费用:免费参与
活动人数:15人
活动主办:大隐书局、大隐精舍
报名方式:
点击文末最下方“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
注:填写完报名信息并提交后,将出现“报名成功”的页面。报名成功请保证出席,如需取消,请提前于本推文留言告知,将报名时填写的姓名+手机号码告知小编。
否则一律视为占用名额,将永久取消您在大隐报名活动的资格!
*浦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大隐精舍体验站点
动动手指
点击在看,让公益活动发光发热
星标我们,新鲜活动,热门资讯早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