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丽
?网络媒体独家授权,转载请联系
一轮圆月,将清辉洒满小院。月下的院子顿时有了声息:蛐蛐儿奋力弹奏美妙的音符,萤火虫提着灯笼优雅地飞来飞去,不知名的小虫也趁机起哄,唧唧吱吱,唱着它们自己才听得懂的歌谣......微风吹来,院里的两株月桂及贴地花草,仿佛受了蛊惑,枝条摆动,花茎摇曳。
我静静地坐在葡萄架下,感受黑夜带给灵*异样的安宁。
这样的夜,对着月儿,怎能没有酒呢?
起身,回屋,拿出朋友送的酒,揭金绸,启朱盖,顿时,嗅觉神经异常兴奋:桂花酒的香!闭眼,深吸:浓郁的桂花和着糯米酒香!“十里飘香桂花酒,一地落英似流年”。
低声唤夫,送酒杯来,瞬时,杯至。夫抢先一杯入口:清醇、香甜、爽而不腻!好酒!我亦迫不及待地倒上,抿一口,一股暗香从鼻腔轻盈而进,沁入肺腑。
对着朗月,晃动杯子,酒沿着高脚玻璃杯,一圈圈转动,漾起一层层好看的酒花。间或,也有些许沉淀物,那一定是机灵的桂花和糯米,在提炼时钻了空子,想享受人间美景而漏下来的精灵。静观其色:天然的淡淡的*,正是桂花的颜色,上等桂花独有的色泽。
满满斟,浅浅品,居然没一点酸味。平日里喜欢红酒,红酒中大都有点微酸,有的甚至带些涩涩的苦,而这酒,却是甘醇香甜,极好入口。少顷,杯底朝天。伸出杯子:“加点!”“不能加了!”“你不也喝了一大杯?”“你已经喝了两杯,超量了!”没辙了?不甘心!从夫身后抢过酒瓶子,满上!得意地斜眼看他。他无奈地摇摇头。
这才拿起精致的酒瓶,细看:原来是咸宁桂源红酒业生产的:五年陈酿,是红酒!其原料有:桂花、糯米、蜂蜜和白糖。有益寿养颜的功效!
怎么,这就是咸宁的桂花酒?
记得第一次去丈夫家,准婆婆抱出家乡的特产--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饼来招待我。让我一下子找到了泡在蜜罐里的幸福感。席间,不但有亲朋作陪,还拿出珍藏多年的桂花酒,将咸宁深厚的名俗文化连同香甜的酒,一并灌进我的胃底。那时的酒瓶,是透明的玻璃瓶子,就像现在简装的沱牌酒包装。第一次喝桂花酒,留在味蕾的是:绵软、淡雅、甘甜。那种天然的酒香潜入我的神经,多年了,尚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见我纳闷,夫得意一笑,娓娓道来:
年10月,中国第四届竹文化节在咸宁召开,*府拿出香城的特产---桂花酒来招待中外来宾。桂花酒的色、香、味之独特让所有来宾赞不绝口,一时间,桂花酒声名远播,供不应求。这些年,*府在打造香城名片上煞费苦心,全力推出以桂花为原料的一系列特产,致力打造和扶持香城桂花酒文化。咸安桂源红酒业引进了高端设备,结合传统秘方,增加现代先进元素,使酒在色、香,味上都有一个质的提高,同时,开发酒品多元化,包装也从以前的简约转向精美考究,彻底走出家庭小作坊,面向全国市场,成为咸宁特产中的金字招牌。
难怪,今天的桂花酒,经过多年的历练和沉淀,已由一个青涩的少女,华丽转身,变成了仪态万方的贵妇,高雅自然、韵味无穷。此刻,面对甘露般的琼浆玉液,权当自己是贵宾,好好玩一把贵宾咏酒的待遇。
饮完,只觉两耳发烫,两颊绯红,脚底漂浮,精神恍惚。脑际却浮现:“把饮桂花酒,遥对玉冰盘,人间天上同乐”的诗句来,又如“月如钩,独上西楼,星儿闪闪,静品桂花酒”,如此,不是我一个人独爱这桂花酒了。
身倚葡萄架,手拽那藤条想起身,腿却发软,一个踉跄,跌坐在地。夫循声急急前来,扯掉我手中的葡萄叶子,扶起我:你怎么醉了?我醉了吗?没醉!挣脱他的手,跌跌撞撞去寻那进屋的门。他却在身后嚷嚷:这晚了你还出院门做么事嘞?
莫不是,我真的醉了?!
也好,醉就醉吧,醉在这样的月,这样的夜,醉在家乡的桂花酒里。
只是,梦里,我还会向吴刚,索要桂花酒!
爱生活,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