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冬至来啦这些关于冬至的知识,快告诉孩子
TUhjnbcbe - 2021/7/3 21:17:00
儿童白癫疯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731900.html

小培老师说

冬至来了,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了解相关习俗!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02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你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习俗吗?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此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气温还不是一年中最低。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每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

“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从今天起开始“进九”,步入严寒季节。你会唱“九九歌”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因气候不一,“九九歌”也有区别,你家乡怎么唱?

冬至吃饺子,是为纪念谁?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故事还得从医师张仲景说起。他是南阳稂东人,著作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是一个有“味道”的日子

这一天,充满各色诱人的味道。

历史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曾隆重多彩: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百官朝贺、拜师尊长,阖家团聚、亲朋互馈。

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里,忙碌了一年的先人们,从这天开始休养将息,并衍生出丰富的节日活动和民俗之乐。

北方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一到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南方吃汤圆

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还代表团圆之意。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滕州羊肉汤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赤豆糯米饭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防灾祛病。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苏州酿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这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

冬至诗词,知多少

01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02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03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04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韦应物

理郡无异*,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05

冬至感怀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养生好时机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因为“气始于冬至”。冬至日,人体阳气生发易吸收营养。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菜等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羊肉、鸡肉等都可温补养阳。也提醒:冬至进补,避免滥用补药,易引发疾病。

冬至寒冷,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易加重,患中风者增多,需随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至来啦这些关于冬至的知识,快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