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桂花村
青少年书法培训班
5月16日上午,桂花村青少年书法培训班在桂花村文化礼堂书画室继续开班授课,1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
该青少年书法培训班系公益性质,由桂花村村委会免费提供笔墨纸砚,并邀请书法爱好者李老师为大家授课。从年暑假开办至今,已坚持近两年时间,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
课程上,李老师因材施教,新学员由最基本的横竖点捺撇开始,到书写中的起笔、行笔、收笔,老学员们则进行描贴、临帖课程。李老师悉心教导,逐一点拨,还针对在场的每一位小学员书写的作品给予评价、指正。同学们态度端正,练习认真,学习氛围浓厚。
开展青少年书法培训班,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为爱好书法的未成年人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场所。今后,桂花村将继续开展青少年书法培训班,以保证学习的充分性和延续性,活跃青少年文化生活,把中华书法传承下去!
(图文/桂花村李岚)
石门镇民丰村
手编花篮DIY
年5月15日下午13:30,石门镇民丰村在文化礼堂春泥计划活动室开展了“手编花篮DIY”活动。活动参与对象有青少年和亲子家庭。
活动中,孩子们在图纸的帮助下,将花篮的零碎部件一件件组合拼接,最后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图文/民丰村朱凯玲)
乌镇镇虹桥村、南宫社区
1
走进消防队致敬蓝火焰
为进一步扩大消防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切实提高幼儿及家长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乌镇镇虹桥村、南宫社区共同组织辖区内家庭参观消防队,提高家长和幼儿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
大大的消防车里藏着大大的秘密,车里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每种工具也各有用途。消防员叔叔打开车上的一扇扇小门,将消防车里的各种消防器材都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展示了消防车上的“秘密世界”。消防员叔叔还将消防车里的装卸水枪、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灭火器等消防装备依次摆放出来,详细地讲解了消防器材的各项功能。最后,小朋友们还在消防员叔叔的保护之下,坐上消防车进行体验。
通过这次的活动,孩子们直观、真实地了解了消防员叔叔的作战方式,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消防战士和部队生活的艰辛,从而也对消防员这一份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与钦佩。相信消防员叔叔们勇敢、守纪的品质也将继续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2
“童心向*,文明相伴”家庭趣味运动会
为庆祝建*周年,重温红色经典,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合作等优良品质,增加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辖区家庭团结一心助力,桐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乌镇镇虹桥村、南宫社区联合开展了“童心向*,文明相伴”第八届家庭趣味运动会。
活动于年5月16日上午,在乌镇消防大队篮球场举行,比赛共计12组家庭参与,分成3队,分别为红船队、星火队和强国队,设有“有奖问答”、“南泥湾抢收”、“薪火相传”、“穿越雷区”、“手榴弹比武”和“飞夺泸定桥”六个项目。
随着哨声想起,参赛小健儿与父母并肩同行,亲密配合,一起参与紧张激烈的比赛项目,小朋友和家长们出色的表现让现场观众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个个不怕困难,勇于与家长一起面对每个环节的挑战,让整场运动会掌声与欢笑声不断,展现了一幕幕精彩的亲子互动精彩瞬间。
参加此次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次活动非常好,平时工作忙,跟孩子一起玩、一起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次运动会的项目都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配合完成,即增进了我们和孩子的感情,又增加了我们与孩子的交流。还能通过运动会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很多红色知识,很有意思。希望下一次还能有机会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
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此次亲子运动会,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了解历史,铭记革命先烈,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中强身健体,学好本领。让红色火种生生不“熄”,代代相传,让文明常伴心中,共建和谐家庭,共创文明城市。
乌镇镇南宫社区
“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文明创建”文艺活动
为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营造浓厚的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氛围,年5月15日晚,南宫社区举办以“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文明创建”为主题的文艺活动。
此次文艺演出在舞蹈《东方红》中拉开了帷幕,书朗诵、小品、歌曲等晚会节目精彩纷呈,将演出带入高潮。书朗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腰鼓竹板舞,小品《烏镇管家》,整场演出节目形式新颖多样,歌舞交融,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支支优美多姿的舞蹈,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最后,演出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落下了帷幕,表达了对*的无限深情。
此次活动热闹纷呈,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喜欢。在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融入垃圾分类宣传,寓教于乐,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展现了在*的关爱下,百姓过着幸福美好、丰富多彩的生活,营造出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局面。
乌镇镇西浜村
送戏下乡评弹演出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5月10日乌镇镇送戏下乡,评弹专场演出,为期一星期。这是西浜村第一次开展评弹,演出还未开始,文化礼堂内就已有许多村民等候演出,听闻此次送戏下乡是湖州评弹老师将来演出,大家早已是翘首以盼要欣赏艺术家的精彩演出。
沈小林老师,是湖州评弹团评话名家,此次给我们的村民带来的是《薛刚大闹花灯》,吸引了许多爱听曲的老人家。沈老师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平时只能在广播电视里看到听到的表演,今天能亲眼见到,十分开心。”村里的老*员吴进财拿出手机边录像边夸赞,吴老伯是个标准的戏迷,村里每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文艺演出,他准来参加。
“今天就到这里,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说”故事转折点噶然而断,大家都意犹未尽,纷纷相约明天继续来听,大家相聚在一起听听评弹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之后的几天里,来听评弹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一天,大家对沈老师都是依依不舍,许多原来觉得评弹比不上戏曲有趣的村民,都爱上了听评弹。
戏曲在中国农村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戏曲类节目的表演,实际上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送戏下乡的演出起到了移风易俗、弘扬正气、传递真善美的作用。此次送戏下乡演出圆满结束,希望明年一年一度的送戏下乡演出更加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