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终于等到你师大桂花,有芬芳,有回忆,还有
TUhjnbcbe - 2021/6/15 17:06:00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随着近日气温骤降

空气也悄悄地变香了

十月的桂林秋意渐浓

往年早已爬满枝头的桂花

今天终于出现在了师大校园中

看来啊我们的桂花已经被天气搞晕了

赶紧跟官微君一起来看看

藏在树影丛中的它们吧

(前方多图预警~)

看一程师大桂花美景

品一段师大“桂花”情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兴起的“文学热”

催生了师大的《桂花》杂志

沉醉于桂香

不妨也“闻一闻”师大人的“桂花”情怀

《桂花》:“文学热”浇灌的奇葩

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过十年动乱带来的文化浩劫之后,社会上一度兴起“文学热”。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由于与时代、社会、*治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一代青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热潮。在当时的大学,校园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精彩纷呈,大学生文学社团纷纷成立,如星星之火燎原;大学生自办报刊,如满天繁星闪烁。受此影响,当时广西师范大学校内大学生创办刊物、杂志蔚然成风;除中文系、历史系等文科系外,甚至连化学系等理工科院系也有学生创办《萤火虫》等文学刊物。

于年创刊的《桂花》杂志,则是当时在学校学生群体中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综合类学生刊物。《桂花》的诞生,开创了学校恢复高考后,由学生自主创办、自主编辑、自主发行校级学生刊物的历史。

《桂花》杂志第4期、第5期

学生自主办刊

《桂花》杂志的创办人贺祖斌,是生物系级学生,时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部长。据贺祖斌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受“文学热”的影响和感召,大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自己写作、创作成为一时之风;海子、顾城、舒婷等文学名家和诗人的作品是当时学生中风靡的谈资。校园内的文学热潮,成为《桂花》杂志诞生的丰厚土壤。

《桂花》杂志创刊的时期,正是国内大学生自主办刊、办报的高峰。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创办的《百草园》,复旦大学学生会创办的《大学生》等综合类刊物,由于创办时间稍早,当时已在全国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桂花》与这些全国知名的大学生刊物具有相似的办刊定位、办刊思路和办刊方式,同时也呈现出广西师大的校园文化特色。

《桂花》杂志由校学生会主办,办刊经费来源是校学生会的活动经费。除贺祖斌等几位学生会干部作为杂志编辑部的固定成员外,杂志还会根据每期的内容需要,邀请具有设计、美工、编辑等特长的同学志愿参与杂志的编辑、排版、设计等工作。

由于人力、物力均有限,贺祖斌等《桂花》编辑部的成员除编辑杂志内容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将编辑好的内容用蜡纸刻版,再用油印机印刷。一期杂志的印数上百份,面向全校所有班级发放。《桂花》杂志创办初期,除面向全校学生广泛征稿之外,编辑部还尽可能地拓展杂志内容,以文摘、资料、小品文等方式,转载社会上报刊登载的优质内容,同时,编辑部成员自己也为杂志撰稿,丰富刊物内容,这使《桂花》杂志在学生读者中迅速扩大了影响力。

开放民主办刊

《桂花》杂志首期以纯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在校内发行之后,获得了热烈反响,读者投稿、来信的热情高涨。编辑部在综合读者意见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增加杂志栏目,除小说、诗歌栏目外,增设了“处世箴言”“青年文摘”“本刊短评”“讽刺小品文”等多样化的栏目类别。丰富的栏目设置让杂志从最初的纯文学刊物逐渐转型为向学生介绍新思想、新观念,供学生探讨问题、表达观点的重要文化平台。学生投稿的内容,也从最初的文学作品创作拓展为实习心得、校园生活、个人体会等更多个性化的内容。《桂花》逐渐成为反映校情、展示学生活动的重要渠道和综合性刊物。

年国庆联欢会

在开放民主办刊的思路下,《桂花》杂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编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获得了充足的内容来源;同时,杂志通过内容的精选和思想的引导,充分调动起广大学生关心学校、爱护学校,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和事务的热情,形成了学生与学校“对话”的良好氛围。杂志上部分思考和探讨学校改革和发展内容的稿件还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获得了时任校领导的批示。

在刊发于杂志第四期的《形势对我校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改革我校结构体系、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一文中,作者贺祖斌在文章开头特意说明:“笔者利用假期和节假日自费到广西桂林地区各地对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作了详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实际问题。在这里,笔者以学生的身份联系调查中所遇到的部分问题,就我校的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的某些方面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供校领导参考。”由《桂花》带动的学生爱校热情、营造的师生平等“对话”氛围可见一斑。

在这种开放、民主氛围的推动下,当时校学生会还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多次组织各系、各年级的学生代表,与校领导、职能部门老师开展交流沟通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对话”机制。

促进信息交流

《桂花》杂志作为校级学生刊物,承担着一定的信息发布、交流功能。为此,编辑部在杂志内容组织上选择了多样化的方式,突出杂志在校园信息传播上的作用。如设置“校园飞鸿”栏目,发布校学生会和学生活动的动态消息,为读者开设了了解校情的窗口。

针对部分学科专业的特点,《桂花》杂志还不定期编印专刊、增刊,集中刊发某科系学生来稿,为尽可能多的学生读者创造发表文章的机会。这些专刊、增刊得益于有针对性地组织稿件,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较强,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整体品质。

《桂花》杂志的创办和发展历程,不仅让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在我校落地生根,有了具象化的载体;其独特的办刊思想、办刊方式,也成为了记录我校学生实践文化自觉、担当文化责任的重要历史坐标。

本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校史叙事研究丛书·师大故事》,王枬、*伟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9月出版

桂花倚金秋

正如学子恋师大

愿每一位师大学子

都能如桂花盛放

热烈而自由

愿师大书香随花香一同

飘进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精彩图文推荐:

?喜报

我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2银4铜

?主题教育大家谈(二)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人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八十七年,我们没有忘记走过的路,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10.7-10.13)

绘图:苗馨壬石芝璐马肖僡

摄影:甘玉媚马肖僡

编辑:马肖僡林汉芸刘迎彬谭晴

校对:马肖僡林汉芸

审核:谭彦

1
查看完整版本: 终于等到你师大桂花,有芬芳,有回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