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说禅解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读鸟鸣
TUhjnbcbe - 2021/4/24 15:39:00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王维的代表作,用简易而不失高雅的词语、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元素构建了一副禅意十足的诗画。

人闲桂花落

这一句的诗眼在“闲”字。闲,指安静无扰的环境、也喻示闲逸无忧的心境。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只有人闲才能看得到。正如元代诗人高房山诗云“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桂花,代表淡泊高雅,与不等闲之人相互辉映。寂无人声的山野里,桂花悄然飘落,蜻蜓点水般表达出大自然的妙趣与禅意。

夜静春山空

这一句诗眼在“静”字。夜静,导致心静;心静后,即便春山,也是空寂。

心静了,整个世界都会寂静。

春山,代表蓬勃的生机、浓郁的生命气息。若是晴天白日看春山,那定是春光明媚、五彩斑斓的景象。可在夜静时分,“照见五蕴皆空”,春山自然空寂。

五颜六色的大有呈空相,色不异空;

空非无,空中包罗万象,空不异色。

这一句极简的诗巧妙地阐述了“色”与“空”的关系。

有人基于现代生活常识揪出诗句中明显的逻辑矛盾:春天哪有桂花落?

其实,诗人的意象里,“桂花”、“春山”均非实指,做个喻示而已。

另外,从佛家“不二”智慧而言,春秋无别,“春山”何尝不可?

月出惊山鸟

春山里,万籁都陶醉在这宁静夜色。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的银辉,却又惊起安栖的山鸟。

这一句极其生动与巧妙。用“月出”、“山鸟惊”两个一瞬间的动态反衬出环境的幽静。“鸟鸣山更幽”,相反相成,更添几分幽然与乐趣。

时鸣春涧中

清脆的鸟鸣悠长回荡在空旷的春涧中。

另一个层面,春涧中溪水叮咚叮咚缓缓而长长地流淌,正如时光的流逝。

时间在寂静的空间中运行,构成二维的“世”与“界”。

“月出惊山鸟”,是用动来反衬静;“时鸣春涧中”,是用静来描述大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寂静的春夜山涧,桂花轻轻飘落,使原本寂静的山涧更加空寂。静心来感受这细微之处的桂花飘零,更是韵味悠然。

皎洁的明月悄然穿过云层洒向林间,惊起安然栖息的鸟儿啼鸣。静谧的空山春夜也因这样的啼鸣而显得更加幽寂。

细读诗文,眼前仿佛有个雅致的山水画卷缓缓铺开,观之宁静、赏之心幽。在王维的山水诗里,常常营造这样静谧的意境。但本诗更为巧妙的是使用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元素。这些动景,富有生机而不枯燥,同时又反衬出春夜涧溪的幽静。

“心空则境空”,诗人放下心中各种凡尘杂念,远离喧嚣烦扰,才能感受到这种直达内心的宁静,幻化于无欲无求的空寂之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禅解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读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