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分节气过去不多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如约而至。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那么传统的中秋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习俗篇
祭月拜月赏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唐代流行中秋赏月,咏月名篇层出不穷;明清的文人墨客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吃月饼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就记载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在广州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人们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等,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广西南宁一带,还有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做法相似,很受欢迎。
△图片来源于网络活动篇
桂花落衣襟,月照秋满香,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杭州和家园邀您和庐赏秋,一起制作美味月饼,共品甜美杭州味儿。10月4日中秋节9:30-16:30,和家园和庐售楼处不见不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