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第期。精心编选,用心编辑。一切,都是为了观看管乐飞扬的您---我的朋友!
《八月桂花遍地开》红歌连奏
八月桂花遍地开
桂花开放幸福来
红梅赞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在中国全国多个省份传唱的民歌,采用《八段锦》曲调,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苏维埃的歌,原名叫《庆祝成立工农民主*府》。
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历史创作背景
年6月,中共鄂东北特委召开各县和红*第二次联席会,通过了《苏维埃问题决议案》,决定建立苏维埃*权。年7月,*安县(今红安县)县紫云区苏维埃*府首先成立。接着七里、仙居、城区、桃花、高桥等区乡也先后成立了苏维埃*府。这是自“*麻起义”后,第一次普遍建立基层*权。为了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创作了《庆祝苏维埃》这首歌。
年4月,曾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兼鄂豫皖特区文化委员会主席的成仿吾视察红安县时讲:“《庆祝苏维埃》这首歌是红安县七里坪附近的一位小学教员创作的,开始在红安檀树岗一带传唱,以后又流传整个鄂豫皖苏区。在流传中,有的地方把这首歌改为《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热情宣传了夺取*权、保卫*权、建设好*权的重要性。歌词通俗易懂,所配曲谱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朗朗上口,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这首红安民歌选自红安县博物馆收藏歌本,年2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红安革命歌曲选》(统一书号:.18)收录了这首歌(P44页)。
在《红安民间歌曲集》一书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注释:“《八月桂花遍地开》为郑波清、方思勉演唱,张忽填记录,该曲被国家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民歌》第一卷收录。”而翻开上世纪80年代编辑的《中国民歌》第一卷,词曲栏里明确地注明了此歌“出自湖北红安,最早在大别山根据地的红、麻两县开始传唱。”
桂花开放幸福》是改编自布依族民歌的歌曲,由崔永昌编词,罗宗贤编曲,马玉涛演唱。收录于年12月16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年,王昆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年夏末,贵州*区文工团响应*区收集万首民歌的号召,文工团4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到郊区“采风”,4队的队长钟华率领团员罗马、王存真、王鸣、王骅等,到花溪凤凰哨,一边做宣传工作,一边收集民歌。
半个月后,4队整理采集来的歌瑶时,发现了一首迎接客人的布依族民歌《桂花开放贵客来》,也就是《桂花开放幸福来》的原型。
当时,4队指导员崔永昌很钟爱这首歌,他丰富了歌词,展示了共产*、毛主席、解放*和兄弟少数民族的情谊。
罗宗贤则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整理和加工。歌曲初次发表时,署名为“崔永昌编词、罗宗贤编曲”,不称为创作,一是为了表明改编加工者对民族民间的作品高度尊重和敬爱,二是体现解放*文艺工作者的艺术道德与艺术良心。
每一段熟悉的旋律都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每一首动人的歌曲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岁月。《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
《红梅赞》的词作者阎肃是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解读的*人的“风花雪月”别有一番情怀,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虽然大家都知道阎老的风花雪月,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为了创作《江姐》,阎老特地去渣滓洞监狱体验生活。
他让工作人员给自己戴上脚镣,双手被反铐着,三餐吃的是监狱里用木桶装的菜糊糊,夜里睡的是地上发了霉的草垫子。就这样,他熬了7天7夜就是为了感受共产*人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的坚贞与崇高。尽管如此,歌剧《江姐》还是八易其稿,前后修改了二十多次。
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红梅赞》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歌剧《江姐》是空**治工作部文工团的保留曲目,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塑造了五代江姐。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优美,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它为七声徵调式。
词曲作者通过意象重构,以及乐感歌词、民歌曲调的采用,使《红梅赞》具备了朴实婉转而又高亢坚定的曲调,以及规整洗练的歌词,成就了歌曲的艺术魅力,而这正是《红梅赞》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词唤曲生,曲伴词行,词曲相谐才能顺利推动一首歌曲的传播。《红梅赞》的词曲作者们精诚合作几易其稿,才创作出这样一首具有深刻的表现力的内核,灵*充实饱满的歌曲。老一辈革命者们能从中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找寻已经远去的属于自己的时代。
新生代们则能依据歌曲遥想曾经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从中汲取力量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种优质歌曲是一种“灵*的语言,它把内心深处的哀乐情绪流露于声音,在这种流露里它对情感的自然性加以缓和,以此使自己超出了情感的自然烈性。
因为它使灵*认识到当前自己受感情激动的情况。”可以说,黑格尔所说的“使灵*认识到当前自己受感情激动的情况”既是《红梅赞》成为红色经典的深层原因,也是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年,在全国第三届《战地新歌》征集活动中,江西有近十首歌曲入选,被称为是江西民歌的一次集体亮相和重磅出击。其中,男声小合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也在那时脱颖而出。歌曲来自于一首苏区红色歌谣,由颂刚、春森、向义编曲,山樵、永立编词。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曲调欢快、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同时又洋溢着红*革命斗争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当时革命歌曲中流行的"高、硬、快、响"风格截然不同,新鲜独特的曲风,令其在百多首《战地新歌》中格外受到全国听众的喜爱。
《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曲谱
音频曲谱资料来源少数民族乐器网,图片文字整合于网络,本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