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SNICC),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年4月25日,“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圆满落幕。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获相应等级指导教师奖,另设单项团队奖和单项个人奖。国际学生团队特设跨文化沟通友谊奖、跨文化沟通先锋奖和未来中国通奖。本次大赛总决赛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北京、甘肃、陕西、河南、内蒙10省(自治区、直辖市)23支参赛队伍参加(包括3支留学生团队)。最终,由许军徽、傅之君、杨纪源代表的复旦大学团队斩获特等奖。
获奖名单详情如下:
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特等奖
复旦大学(选手:许军徽、傅之君、杨纪源,指导教师:时丽娜)
一等奖
湖南工商大学(选手:岳晓惠、潘玟瑾、蔡欣,指导教师:王静、周玲)
中南大学(选手:刘原君、韩振灿、邵楚涵,指导教师:陈晖、许燕、李丽君)
华东师范大学(选手:申了、汪雅琦、杨阳,指导教师:李辉)
二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选手:郭巍楠、李文涵、杜博轩,指导教师:刘丽、张和)
湖南理工学院(选手:漆舒涵、李马钊、王依婷,指导教师:熊奕、李燕子、任灏玮)
安徽师范大学(选手:周宇阳、黄凯茵、孙羽,指导教师:何忠宝、夏道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选手:何昭毅、陈泽旭、王姝予,指导教师:曾范敬、王卫平)
河南大学(选手:李晔、孙晓菲、师忠淦,指导教师:李冬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选手:林紫嫣、高子桐、李玉静,指导教师:陈李萍、盖孟丽)
三等奖
西安外国语大学(选手:程佳逸、唐好雨、杨加,指导教师:徐斌、韩林烨)
河南工业大学(选手:赵鹏、马泽、孙晗,指导教师:侯宏业、邰肇丹)
三江学院(选手:陈奕涵、刘忆思、潘能可,指导教师:庆学先、潘明辉)
温州大学(选手:陶润、张宁、胡子木,指导教师:童芳莉、周亚娟)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选手:刘禧亮、林黄文哲、范安琪,指导教师:徐丽娜、曹环)
西北师范大学(选手:杨洋、宋欣颖、任耀宗,指导教师:孙歆宇、李辉)
兰州工商学院(选手:李睿、宫燚、鲁睿男,指导教师:韩世霞、袁雪)
南京工业大学(选手:阮平阳、吴子境、李亭宣,指导教师:胡元江、陈皓、郭平)
扬州市职业大学(选手:倪晨曦、范茸、石婉婷,指导教师:蔡蓓菱)
内蒙古财经大学(选手:刘华赫、杨恩煜、吴宇良,指导教师:付蕾、董莹)
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最佳合作奖:湖南工商大学(选手:岳晓惠、潘玟瑾、蔡欣)
最佳案例奖:中南大学(选手:刘原君、韩振灿、邵楚涵)
文化思辨奖:
黄凯茵(安徽师范大学)
申了(华东师范大学)
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最佳风采奖:傅之君(复旦大学)
最佳人气奖:南京工业大学(选手:阮平阳、吴子境、李亭宣)
跨文化沟通友谊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选手:韩影舒、路修远、张衣笙)
跨文化沟通先锋奖:江苏大学(选手:MICHAEL,LORDMARKMUBAIWA,RETHABILEMPEQA,YOLANDANI)
未来中国通奖:上海外国语大学(选手:伊曼、付子豪、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