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读者向我们倾诉,她在给孩子报班时,遇到了一个体验感很差的早教机构,还曾在某在线英语平台连换十个外教......在这位读者的倾诉中,师资力量弱、服务怠慢、课程吸引力弱、课堂互动性差等都成为现如今家长消费者们的痛点。
基于此,我们今天来讲述一个宝妈的教育“投资”故事,从给孩子的报班经历到她的教育理念,不难折射出现代家长们新的教育观与消费观。
坐标北京,这位宝妈名为兜兜,孩子今年3岁半,她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我的宗旨就是能让孩子边玩边学,不仅玩得多,还要学得好。”兜兜说道。
连续换了十个外教,“我就是‘事儿’妈”
“因为我坚持,所以他喜欢;因为他喜欢,所以我坚持;我可以尊重你,但是对你好的我不能放弃,对你不好的我也不会纵容。”这是兜兜对孩子的教育理念。
目前为止,除幼儿园外,兜兜一共给孩子报了6个班课,并即将报名第7个。但兜兜报班并不是盲目的,她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在宝宝3岁以下,兜兜不会给宝宝报线上课程,“太小了,注意力集中不了,不会有太大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她会在家附近的机构中去寻找,然后在网上询问她的“妈妈团”后再决定报班。有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实战过程中兜兜却依旧“踩雷连连”。对此,她也是满腹牢骚,想一吐为快。
“我最后悔报过的一个早教机构是某儿童国际俱乐部!”说起这个集乐高、舞蹈、社交、英语、厨艺等多样课程为一体的早教机构,兜兜一肚子苦水急不可耐地想往外倒。在兜兜印象中,她之前报名的时候,家附近的这家机构名称还是某国际连锁早教机构品牌,但在一年后,兜兜收到了课程顾问给家长发来的通知,机构摇身一变变成了现在的名称,究竟是更名还是由如今机构接手却是不得而知。这点在用户的评价中也有所透露。
(图片来源网络,用户对更名的评价)
在更名后,以为课程内容或形式会变更好的兜兜失望了。她发现,机构3岁以下的课程内容没有变化,增加的仅是3岁以上的课程。而且原先一些较好的老师现在也都不在这边上课了,目前的师资力量也较弱,拿外教来说,如今的外教只有一两个,“说话有点‘大舌头’,听不清楚,之前有的中国老师的英语说得都比他们好”。
有知情人士透露:“对于早幼教机构(外教类),工资是外教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英美/非英美,白人/黑人,母语/非母语,三大因素影响在中国工作的外教收入,各档位工资差距极大;其次,各家机构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工资待遇补贴往往巨大,与老牌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
除了师资外,约课难也是一大问题。现在的课程预约都在相应的APP中,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上课的时间,选择相应的班课,对于一些固定课,比如舞蹈,为保证教学效果,每次的名额在5-8个左右,这使得用户想约课特别难,“除非你是在课程刚上线就预约”。另外,在兜兜心中,虽然这家机构的厨艺课程还可以,但上厨艺课需要交另外的材料费,这在兜兜报名的其他的机构中,是没有的事情,这让她又对此增加了一些不满。
同时,兜兜提到了一个自己的怀疑:“点评网上机构的评价都很好,分数也很高,但体验感真的很弱,你在它的APP中看看大家的评价就知道了,所以对于点评网上绝大部分的好评和高分我都保持怀疑态度。”对于刷单造假现象,鲸媒体在上周的报道中已经揭露过,机构是否刷单,其实家长都心知肚明。不管这家机构在点评网上是否有刷单现象,但其APP上付费用户的评价,确实不高。
(APP中用户的评论)
在3岁以后,兜兜就开始给宝宝报线上课程。在正式报名某在线英语平台A之前,她还带孩子上过市面上比较有名的一些在线英语品牌的试听课,其中一家线上平台早早被兜兜淘汰,“这家的课件是我体验过的课程中最不喜欢的,老师也很一般。”或许是它主打青少年英语品牌的缘故,课程内容设计对宝宝的吸引力较弱,兜兜宝宝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正是因为课件吸引力这个点,加之“妈妈团”的建议,兜兜最终选择了平台A。
成也“吸引力”,败也“吸引力”。现在兜兜因为课件的过度花哨,太吸引宝宝,反而觉得烦闷不已。“课件太有吸引力之后,宝宝几乎不去理会外教说了些什么,也不理外教与他的互动,他的注意力一直锁定在屏幕的画笔上,不停的换颜色画画,点击课件看动画的变化。”兜兜说。课件不能变,那变的就只能是老师了。一开始,班主任根据她的要求推了三十多个外教给兜兜,兜兜会根据外教在课件上的介绍视频,进行挑选。在换了十个外教后,她最终定下来两个年纪相对较大,经验相对丰富的外教。“因为他们能够控制住我家宝宝,就是不让他一直去点那个屏幕,能与他互动起来。”
(兜兜宝宝上课页面)
“我就是那种特‘事儿’的人,”兜兜笑着说:“因为我遇到一点不确定或者课程中的问题,我都会去问。”所以,对于课程顾问或者班主任的态度,兜兜也是十分在意的。目前让她很不满的一点是班主任的态度开始怠慢了。
考虑到用户体验,在平台A的前12节课期间,用户不满意是可以免费退款的。在兜兜的12节课期间,班主任对兜兜是有问必答,而且回复的十分及时,即便兜兜频繁地换了十多个外教,班主任始终十分耐心。但12节“免费退课期”结束之后,兜兜开始了和班主任“有时差”的对话,她早上问的问题,班主任可能晚上才回复,等到兜兜继续追问的时候,班主任又第二天早上才回复她。最让她生气的是,有次班主任的回复完全是答非所问,一听回复的语音就属于群发的推销信息。后来兜兜得知,是因为原来的班主任生病而换了另外一个老师对接,虽然能予以理解,但这种不提前通知家长而影响沟通的行为还是让兜兜十分不满。
(班主任的“答非所问”对话)
在技术上,平台A也有不足的地方。与前面课件太有吸引力相呼应的是屏幕上互动较多,但与兜兜报名的某数学思维在线课程不同的是互动的“click”键需要外教老师才能锁定,否则一直是可点击的状态,这样小孩的注意力会始终沉浸在点击这个互动按钮,而不去理解真正的课程内容。“不思进取,”兜兜气愤地说:“我带孩子上数学思维中遇到的技术或硬件上的bug,只要反映给他们,会立马得到解决和优化。这个我即使反映了很多次,也毫无改变,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反映,但就是得不到解决。”
当然,兜兜也曾自我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孩子还有点小,所以从集中度和学习内容来说,对宝宝都有点难。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