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学教授遇查酒驾自称加拿大人,反思如何杜
TUhjnbcbe - 2023/9/30 16:03:00
近日,一名自称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特聘教授赵强在山东青岛遇到交警查酒驾,在接受警方检测时,其态度十分恶劣,大肆叫嚣“我是加拿大人”,并要求交警将其击毙。随后,这名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特聘教授赵强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致歉信,承认自己的不当言行,并向交警郑重道歉。对于此事,不少网友发表了评论,有的网友说“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大学教授,这样的人也不配当大学教授”,有的网友则说“这样的大学教授简直是有辱大学教授的称呼”。在我看来,我们的大学确实不需要这样的教授,更不需要自带“优越感”的教授,这样的行为实在是有损教授的头衔,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案例,在此之前,在多个地方发生了类似事件,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想借着是外国人或者留学生的身份来逃避处罚,或者获得不应得的优越感。想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或者避免出现被外国人、留学生之类的人优越感的出现,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一视同仁对待国外教授和留学生,这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前提。曾几何时,不少高校为了体现自己的国际化水准,总是喜欢吹嘘自己的留学生有多少,国际化办学程度有多高。有的高校还不惜一切代价,腾出宿舍,来招收所谓的国外留学生。另外有的高校则为了提高办学水平,聘请了不少外籍教师来上课。虽然这些情况并不鲜见,也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不可太过,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为留学生并不能给学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不能靠着几个所谓留学生就能提高国际化办学程度,即便是退一万步讲,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需要拥有的。就拿一些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来说,例如宁波工程学业,招收一些留学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招聘一些外教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实际上积极作用发挥十分有限,就算是山东大学这样的名校,招收来的留学生,也不可能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好处。从办学水平来看,我们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尺,并不是国际化办学水平,更不是留学生和外教多少,而是这个学校有没有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有没有出高水平成果的大师,如果两者皆无,那就没有必要了。因此,作为大学来说,在对于留学生和外教老师来说,一定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区别对待,更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有可能适得其反。第二,要大力加强对留学生和外教老师的教育引导,让他们遵守法纪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是最佳的途径之一,通过清晰而规范的制度来进行引导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当前,不少高校都出台了类似的相关规定,但是主要是针对于国内教师和学生,对于国外的老师和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参考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偏废其一,更不用单纯地用规范国内老师和学生地制度来规范境外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一般来说,由于制度和文化的不同,对于国外的老师和留学生一定要更加严格才行,而且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规范,并且进行相应的公布公示,让大家都知道。一旦出现有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必须要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到位,不能畏手畏脚,遮遮掩掩,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公开,以儆效尤,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第三,对学校师生进行必要的自信教育,是从根本上铲除这些不良外国人优越感的关键环节。很多时候,我们不少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总是想着到国外去留学深造,尤其是以清华大学为胜。清华大学每年最引以傲的不是有多少毕业生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而是展示他们有多少学生出国留学了。这些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最终有没有回国效力,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数量肯定是少于出国深造的人数的。连清华大学也如此,那可想而知其他高校也是比较奉承对于出国留学深造的事情的。因此,对师生进行必要的自信教育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从当前来看,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很多方面其实并不比国外差,完全可以凭实力完成相应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国内深造学习。所以,不能一味地想着到国外去学习,能够先把国内的学好了,也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时从根本上铲除这些不良外国人优越感的关键环节。对于山东青岛这名“加拿大人”教授的行为,我们不仅要予以反对,而且要深知其发生背后的原因,并且要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上三个方面就是我的个人看法,对于解决这些事件的再次发生,你还有哪些建议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教授遇查酒驾自称加拿大人,反思如何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