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大学生职前教育的一些思考2019
TUhjnbcbe - 2023/9/13 19:46:00
后台回复查看我的文章精选(一)职前教育的现状这个月《第一财经》发了一篇职前教育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我上月接受采访时聊到的内容,于是近几天又有不少朋友找我沟通相关看法,我再谈下自己对于职前教育这件事的理解。我对职前教育有许多错误的判断,比如在16年12月31日,我发了条朋友圈,信誓旦旦的写道,“关于大学生的职前教育将迎来爆发”。虽然这两年行业里确实有几家融资,但规模并不大,整体细分市场的融资及收入规模远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因此我当初的判断,无疑是错误的。相比年K12赛道的全面爆发,仅一个暑假各家在朋友圈、头条、抖音等就砸下了几十亿的广告费,职前教育赛道如今还属于早期阶段,远没有到爆发的临界点。这个早期阶段,跟许多年前的K12非常的类似,还仅停留于尖子生,没有到大众化的阶段。K12教育曾经被称为培优,目的是让好学生去参加奥数之类的各种比赛;如今的许多职前教育公司,瞄准的对象则是高校及海归学生,提供高客单价的服务,让他们能够进入一线名企。因此,有媒体跟我沟通的时候,提出当下的职前教育市场,为伪职前教育,并不是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就业,仅是在让好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二)教育的闭环全国如今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余万人,还在不断上涨中,其中重点高校学生加上归国留学生,大概一百万出头,仅服务八分之一的学生群体,其实也是机构方的无奈选择。教育本身,为将人变得更好,但需要具体结果来完成闭环交付。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第一学历仍被作为主流的衡量标准,这意味着一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参加一系列的培训,还是大概率在简历初筛中被pass,导致这个教育闭环无法实现的,于是职前教育公司不得不去放弃这个更大的下沉群体。另外,重点高校及海外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意识及付费能力上,也明显更强,于是更受偏爱。我自己所在平台,每年服务近家大型企业校园招聘,从雇主品牌调研,到确定校招需求,定制线上网申系统,制定落地宣讲计划排期,同步进行线上宣传,再到笔面试,发放offer,入职前维护等等,这一系列其实是个复杂的流程体系。随便举例,如进校宣讲,需要提前拜访老师,跟学校沟通,严格遵守每校不同的规定;而笔面试,如今不少都迁移到线上,还有企业使用机考服务,统一线下上机考试,我们去年就收购了一家机考服务商,那应对增长的市场需求。校园招聘作为短期批量集中招聘行为,企业需要从数万份,乃至数十万份简历中挑出合格的学生,用学校进行区分,为目前最快速,最公平的第一道筛选方式,毕竟高考还是我国当下最公平的制度之一。(三)从服务到产品制约当下职前教育发展的因素,除了无法实现教育闭环外,还有一点则是难以将服务产品化。我举一个例子,衣食住行作为人们的必备消费,房地产企业、车企、服装企业都有大量上市公司,但是餐饮企业上市的却很少,其中关键的一点,则是餐饮更多属于服务,而不像前三者为产品。服务的边际成本下降到一定阶段,就无法下降,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做有效支撑,这与互联网产品截然不同。而一家餐饮企业,在门店增加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口感的一致成为了难题,尤其是中餐相对于西餐是更大的挑战,无法标准化,让餐饮企业的规模受到较大限制。其中火锅这样的品类,由于能够更好的标准产品化,于是海底捞上市了,创始人张勇成了新加坡首富;而武汉的周黑鸭,能够从菜市场的卤菜店,成功上市,也是因为其从非标的服务,变为标准化的产品。我们回到教育这件事上,VIPKID成为这两年的黑马,很重要的一点,为其具备服务进行产品化的能力,通过类似互联网公司中台的教研中心,对外教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课件,从而让老师给学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另外如学而思、达内等不同细分领域的教育公司,这几年力推的双师模式,其实也是希望将服务能够更大程度的产品化。但比较遗憾的是,在职前教育领域里,需要给学生提供的并不是以具体分数为闭环的产品,而更类似一对一的深度咨询服务,服务到产品化的难度大大增加,需用通过定制服务,满足各种非标需求。(四)未来的曙光教育无法闭环、服务无法产品化,似乎让职前教育变成了做不大的生意,但是在我看来不必悲观,我们还需要从源头重新审视。学生就业困难,企业招人困难,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在匹配上,学生想要去更好的企业,企业想要招更好的学生,于是互相之间产生了错位。但市场是理性的,看不见的手会让双方需求最终平衡,我这两年也观察到,一些知名企业开始放宽自己的校招标准,甚至主动去到普通一本,乃至二本高校做招聘宣传,进校宣讲,这个下沉趋势比较明显。企业如果还是高高在上的姿态,遇到当下这批个性的95后,及马上到来的00后求职者,最终获得的简历投递越来越少,而简历量一少,将没办法过于优中选优,自然给予了普通高校学生机会。这两年我们帮助一些航空公司做校园招聘,当看到对飞行员的要求,放宽到近视度以内均可,我就知道企业已经开始主动改变。对于学生端而言,一方面当下的学生已经越来越认清现实,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下,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先进入行业里有潜力的公司,几年之后再跳槽进入知名企业。另外,重点高校学生的学习焦虑,也会如同当年K12般向下蔓延,于是更多学生也将主动参与职前培训。最后,如果必须让我说当下最看好的职前教育公司是哪家,我其实也不知如何预判,但我相信一定是中台(教研)能力最强的一家。学生、老师、教研体系,共同构成了教育,而如今诸多教研体系,值得去重新迭代一次。(10月18日凌晨北京)第篇原创文章当你读完本文的时候,你还可以1.传播出去,分享给身边的人2.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大学生职前教育的一些思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