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乡美文化ID:gh_fdf」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二季度征稿时间: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二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7月9日
桂花树(散文)
文/姚鸣
小时候,我家屋后有两棵桂花树,高度穿过了房屋的屋顶,有的树枝还盖在了屋檐和瓦片之上,不得已每年要做些修剪。每当金秋十月,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只要走进村的东头或西头,就能闻到扑鼻而来的桂花芳香。
听爷爷说,这两棵桂花树是从我太爷爷手里,采用扦插种植的方法,借助亲戚家的母树,费了好大功夫栽种而得。
在我的记忆里,全村就这么两棵桂花树,乡邻乡亲很是羡慕,也曾三番五次想采用扦插或嫁接种植的方法种植桂花树,但成活率都不高;就是成功栽种的那几棵,还处在幼儿时期,成年开花还需要些年月。
听父母说,我家的桂花树,按品质来分属“金桂”类型,所以开出的花朵呈金*色的;它的枝干不像如今在公园、道路或小区绿化带中见到桂花树那样,矮矮的、一簇一簇的,随手都可摘到;而是直遥向上生长,欲想采摘,必须爬到树上或借助梯子才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秋收之后的空隙时段,年轻人在攀亲谈恋爱时,女孩会到男孩家上门“看房子”,男孩的家长总希望将家里打扮得漂亮一些。正值金秋桂花盛开季节,乡邻们就会来我家商量,提出摘一束桂花放在屋里添点香气;父亲二话不说,搬个梯子帮他们摘个够。
也有邻村的小孩,乘着大人们都到田里干活了,悄悄地爬上桂花树采枝摘花朵;匆匆忙忙、毫无章法地采摘桂花,损伤了树枝、踩碎了瓦片这都是小事,不小心人从树上摔下来,摔伤了那可是大事。为这,读初中的兄长,找了块硬板纸,用毛笔写了“采摘桂花,注意安全”八个大字,算是劝阻和警示吧。
金桂树一般开两茬花;遇到秋高气爽,连续保持十天、半个月。晴朗天气的年份,也会开三次桂花。桂花开花的旺盛程度跟气温和光照有很大关系,如果其间遇到阴雨或寒冷天气,刚开出的桂花就容易凋谢。
村里人都知道,每年桂花开得最盛的一次,往往就在第二次;如果温度适宜、光照也好,没有雨天和低温的侵扰,这一茬的花期有七至十天的呢。
趁着第二茬花期还处于旺盛至快要凋谢的转折期,母亲总会利用中午休息的空档,在金桂树底下摊一条旧被带,然后用竹竿敲打树上的花朵,让其尽可能多的散落在被带上。
从树上敲打下来的桂花,母亲将其置在“米筛”里面,先去除细小的杂质,然后一朵朵清拣干净后放在陶罐的容器里,加少许盐粒腌制消*后,再用纱布沥干,然后倒在盆子里,与红糖充分拌和后装在大口瓶子里,用纸盖住瓶口,再用绳子扎紧,放在橱柜里,完成了自制桂花佐料的过程。
在做圆子的馅里或蒸米糕的米粉中,母亲总会撒几滴桂花佐料进去,做成“桂花汤圆”或蒸“桂花糕”,那吃起来是糯中有香、香中有甜,口感特别的好。
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屋后的桂花树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搬进别墅小区的农民,在屋前宅后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等品种,桂花树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以前母亲制作的“桂花佐料”,如今超市里都有得买;桂花汤圆、桂花糕等更是品种繁多,各有特色,舌尖美食是琳琅满目。作为一个过来之人,今昔比对,熟睡之中也会笑出声。
审阅:高蕊
简评:作为可观赏、可做美食的桂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作者童年的生活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结尾通过今昔对比,深化了文章的思想。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姚鸣,年12月参加高考,离开农村,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用笔墨留下了耕耘的脚印: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教育现代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数学教学和教育管理文章。中国乡村人才认证作家,退休后躬拾过往的贝壳,将练笔撰写乡情、亲情和农村题材的文章作为一种乐趣。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