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我昨天回去翻箱倒柜地找,终于找到了学校购买桂花树的收条和花园维修支出的领条。你们看,这就是证据......”在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纪委调查组干部的连番催促之下,夜幕降临时,松烟镇二龙小学原校长吴远志气喘吁吁地拿着两张既褶皱又泛*的票据来到松烟镇纪委办公室。
吴远志之所以拿来票据,力证自己清白,是因为余庆县纪委在开展专项监察过程中,发现二龙小学存在违规出售校内桂花树,且资金未存入财务账的问题。余庆县纪委将该问题线索移交松烟镇纪委后,松烟镇纪委当即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
“前些年,我们学校门口确实有2颗直径十多公分的桂花树,后来只有一颗存活,不美观,我们便卖了,又买了两颗小桂花树来栽上。”前一天,调查组找到吴远志了解近年来二龙小学的绿化情况。
当被问及大桂花树出售价格和小桂花树购买价格时,吴远志却表示想不起具体金额,只是依稀记得挖运费和栽种人工工资花了不少钱,剩的钱当作奖金发给老师了。
“买树的人付钱后,没有给学校写收条吗?你们支付出去的人工工资,也没有领条吗?”调查组干部随即提出了质疑。
“我是一名老*员,对*是绝对忠诚的,那些原则性触碰底线的问题我绝对不会犯,这笔钱我既没贪也没占,真的没有任何问题。”面对调查组干部的追问,吴远志一直以“记不起”为由搪塞,并要求回去找票据。
“请在明天下午两点前,将相关资料交到镇纪委办公室。再重申一下纪律,一定要实事求是,即使没有票据,我们也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查到该笔资金的去向。”调查组干部再三叮嘱,吴远志满口答应。
第二天下午,在约定的时间点,调查组没有等来吴远志。于是,几次打电话联系,吴远志每次都说快到了,但一会儿说出发时学校有事耽搁了,一会儿又说在路上被大车堵住了,一直不见人影。终于,在天快黑时,吴远志带着票据来到了镇纪委办公室。
调查组干部拿过票据后,用手一摸,手指上立即粘上了墨迹,不禁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票据难道是假的?忍下疑问,调查组干部心平气和地开口问道:“这个这票据一看就有点年份了,你在哪找到的呢?是不是放哪旮旯去了,不太好找?”
“是挺难找的,我找了很久,这不一找到就赶紧送过来了。实在抱歉,路上耽搁了点时间。你看,我没说谎话吧,真的是有凭有据的。”吴远志理直气壮地回答。
“那这字的墨怎么会印在我手上,你们这票据该不会是刚刚补来的吧?”调查组人员把手展向吴远志,上面的墨迹暴露在灯光下。
“额……可能是时间太久了有些潮湿,也可能是拿来的时候在路上被水粘上了。”吴远志支支吾吾地解释。
如此漏洞百出的回答让调查组干部更加肯定,这张字迹未干的票据就是假的。最终,在调查组干部的批评教育下,吴远志坦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吴远志心里很清楚根本没有所谓的票据,调查组找他谈话后,他一都在琢磨如何应付这件事,甚至整晚都没睡着。第二天一早,他与二龙小学出纳陈某某商量后,便去找当年购买桂花树和栽种桂花树的人补票据。为了更加逼真,吴远志还特意找来前几年压箱底的旧票据。可惜,假的真不了,伪造的票据才刚送到,就被调查组干部识破。
随后,调查组通过外围排查固定证据,查明二龙小学以元价格出售校内大桂花树,吴远志安排陈某某保管该笔资金,未缴入学校财务账户,后用于支付校园绿化共计元,剩余元以奖金形式发放给了学校教师。
余庆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执纪审查工作中,仔细翻看证书材料,认真阅读笔录初稿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强调,财务管理不得坐收坐支、体外循环,不得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吴远志作为一名*员,作为二龙小学校长,不仅没有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而利用学校买卖桂花树的结余来乱发津补贴。更甚的是,在组织调查过程中,不仅不知错悔错,反而错上加错,伪造“票据”,企图对抗组织,最终害的还是他自己。
“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我们要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那些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知错、认错、悔错、改错的干部,给机会、给出路、给*策。反之,对不忠诚不老实,不珍惜组织给予宝贵机会、对抗组织调查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余庆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终,综合考虑性质情节、觉悟态度等因素,余庆县纪委决定严查重处,吴远志受到*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县通报批评。
来源贵州纪检监察杂志
编辑胡锐编审晏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