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GREEK小花生网
橘子:看了无数英语启蒙经验帖,大家的焦点常常落在:
听:读:写:难得遇到口语提升经验…已经走过“哑巴英语”老路的国内父母们,其实很想
帮娃从小练好口语,让孩子能在真实语境中自由表达、交流~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个时间跨度超过十年的英语口语培养故事,花友
GREEK在儿子0~2岁期间,就开始帮娃培养口语能力,也许一些家庭条件、特殊经验无法复制,但其中一些做法可以带娃试试~本文由花友
GREEK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我家儿子11岁了,民办学校五年级在读。我和先生都是建筑专业出身,之前分享过。
受导师影响外加有让儿子留学的打算
我早早开始帮娃培养口语
和当下很多启蒙家庭一样,在儿子0~3岁阶段,我就开始为他播放英文儿歌等,进行早期输入了…之所以重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能是受我的导师影响,他本人非常看重英语表达。
我的导师30岁时公派出国留学,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可是他30岁前连ABC都不认识,完全自学英语。
图片来自网络
他是个语言天才。一切从零起步,仅用3个月就能听能说了。4年拿到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全英文写作的。
他后来经常用英语主持各种国际会议。他一再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英语是另一种思维方式。
他认为中文和英文可以互补,当中文思维遇到障碍时,可以切换到英文思维,常常难题迎刃而解。当然,英语思维遇到难题时,中文思维又恰恰可以四两拨千斤[调皮]我的导师常常说希望我们成为“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
我和先生后来都努力提升英语水平,然后一起去美国访学了一年。儿子也在当地插班上了四年级。
Shine幼儿园读的是公办,小学读了民办。我觉得英语口语培养越早越好。因为这时他完全有能力同时学2种不同语言。中文和英语对他难度是一样的。
从过来人的角度看,我非常希望孩子少刷题,留出时间,多读书,多旅游,多接触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特别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教育太急功近利了,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看得更长远,过得更快乐!如果可能,应该会让孩子高中去美国留学。
最近,“双减”*策落地,整个教育界发生了颠覆性的大变革。
小花生上开了个“别了,外教!外教课没有之后,孩子的口语怎么办”的圆桌话题,大家讨论十分热烈。趁着放暑假,我把这些年帮娃培养英语口语能力的真实经历,以时间线为顺序,梳理出来了,希望其中类似情景式小游戏、辩论、演讲等一些具体办法,可以为大家带娃自鸡口语形成一点思路…
我们跨越十年的口语培养路
第从零星蹦单词到插班美国小学后,能无障碍学习交流,以及回国后我们继续口语保温,回顾一路走来娃口语水平一点点提升的过程。
0-2岁:
泡在儿歌,动画,图画书里
娃自然而然开始蹦单词!
Shine刚出生那段时间,每天睡18~20个小时,醒的时间不多。醒来时,Shine躺在婴儿床上,还不会动,视力也没发育好,挺无聊的,我就循环不断地给他听英语儿歌,《动物大游行》、《和妈妈一起唱》、《温馨童谣》、《开车去兜风》、《周游世界》……反反复复地听,我希望英语对他而言,不是陌生的语言。
儿子18个月左右,我开始给他囤英语图画书。我还记得,我带Shine读的第一套英语图画书是《泡泡剑桥儿童英语故事阅读1》。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常喜欢英语。这一套18本小书真的是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呢。
另外,我们还一起看动画片。我想,平时我们家里都是讲中文,没有英语环境,那么,看动画片就不要看中文的了吧。所以,Shine从小到大看的都是讲英文的动画片,每天看半个小时——《天线宝宝》、《花园宝宝》、《巴布工程师》、《托马斯和朋友》、《朵拉爱探险》……
其实在这个阶段,中文与英文对他来说难度是同样的,不必担心他听不懂,他自己会努力去听懂。只要让他去听、去看、去接触就好了,听到比听懂重要,看到比看懂重要。
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Shine21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带Shine去公园里玩,有小朋友手里拿着泡泡枪,射出很多彩色肥皂泡泡,Shine指着泡泡说:“Bubble!”声音那么稚嫩好听……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Shine开口说英语单词,当时真的好激动呢!
2-4岁:
丰富游戏+互动激发语言兴趣
娃能说整句了!
2岁多,Shine开始上早教了。上的第一个早教是某加拿大国际教育背景的早教机构。
我们每周上1~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所有课程都是双语,老师会教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Shine最喜欢的是“育乐与学(PlayandLearn)”课了。
育乐课每次都有一个主题——交通工具、曲奇饼干、池塘伙伴、小火车、花园乐、我的家、邮递员、消防站、海洋探索、农场乐、建筑日、动物园、早餐时间、恐龙、丛林探险、棒球、超市游戏、城镇旅游、去Jolly家、……
教室很大,老师们会依据每次课的主题来选择、排列、布置教室里的教具和玩具,精心设计各种生活场景。
比如,消防站主题的课是这样的:小朋友们通过角色扮演成为小小消防员,用“喷水枪”灭火,爬上梯子去救小动物,医院里。
剧情挺有意思的。一开始,10个小消防员躺在大型玩具里面“睡觉”,忽然,警报响了,小消防员们一个一个依序从老师搭的滑梯上滑下地来去救火。
然后,大家坐上“消防车”,老师坐在车头,小朋友们每人手里拿一个小圈圈假装是方向盘,老师开着“消防车”,一会左转一会右转,好惊险哦!
消防车开到了着火的“高层建筑”前面停下了。在一个大圆筒上面,插了很多小动物玩偶。小消防员们爬上高高的“云梯”,救下小动物,然后跳到软垫上,把小动物放在彩虹大伞里,再一起合作把小动物送进“医院”。
整节课45分钟,安排得非常紧凑,小朋友们又唱又跳,爬上爬下,蹦来蹦去,非常开心。在锻炼身体灵活性的同时,还提升了想象力、社交能力和创造力,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和简单的英语单词,比如:fireman,firetruck,等等。
我觉得让小朋友在特定的“场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英语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思路——在有趣的剧情和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再也不觉得枯燥,而是生动活泼、印象深刻。
”每节“育乐课”的教案我都保留着。以下是“去Jolly家”的教案,与大家分享哦
那些在上课的日子,是Shine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课全部上完,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Shine无比惆怅地说:“我不想毕业呀……”后来,听说早教机构倒闭了。可我们每次路过那一带,Shine还会念念不忘地指着那熟悉的方向,说:“我还想去那里上课呀。”
Shine上的第一个外教课,是本地一家“国际语言班”,有Tom老师、Ricky老师和Eva老师。每个老师上课风格不同。Eva老师教小朋友单词和词组、带大家看动画片,Ricky老师带小朋友们踢足球、做游戏,Tom老师教小朋友整句输出。
Tom老师和我家儿子
我还记得儿子学会的第一个英语完整句子是Tom老师教的“I’mhungry.”他很喜欢说这句话。学会以后几乎天天说,发音很标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每逢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外教们还会组织主题派对活动……
万圣节派对和圣诞节派对
英语小班课学习的内容不多,以玩为主,但很好地激发了儿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一直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热情。
儿子2岁半时,适逢当地一家外教机构来我们小区宣传,我当时也觉得很有必要开始给娃找一个固定的外教老师,一对一上课,让他从小就能用英语跟人交流。
非常幸运的是,Shine遇到了他最最喜欢的外教老师Durrell老师。Durrell老师是来自美国的小学老师,黑皮肤,黑胡子,矮矮胖胖的,虽然外表不帅,但个性非常活泼,语音、语调、动作、表情都极尽夸张,一双手还特别巧,会做各种手工。
Dutrell老师我家儿子
上课时Durrell老师跟小朋友互动得非常棒。我在门外就听见儿子在教室里笑得很响,跟老师玩捉迷藏,又蹦又跳,快玩疯了……下课了还舍不得回家,说:“No下课!”
有时,我会在教室里放一个录音笔把上课全程录下来,回家放给儿子听,她抱着录音笔,听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听不够。
刚开始,儿子总喜欢说中文,Durrell老师也懂中文,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他。Shine说:“老师你怎么那么好玩?”老师说:“So,yousay,teacher,whyareyousofunny?”
除了在教室上课,这家机构还有“行动英语”。外教们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去西溪湿地玩游戏,儿子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学生,还得了很多奖呢。
西溪湿地的“行动英语”活动
Durrell老师是那么富有感染力,又幽默风趣,带给儿子无尽的快乐。他非常喜欢跟Durell老师一起,边玩边学,非常嗨,非常爱老师爱英语。可惜,年9月份时Durrell老师去了广东。从此,Shine就开始不停地思念Durrell,希望老师还能回来给他上课。
有天早上醒来,Shine对我说:“妈妈,我昨天晚上梦到Durrell老师了!宝宝想Durrell老师了!”我只有紧紧地、紧紧地搂住他……
几个月后,我打开电脑,竟然收到了Durrell老师发来的E-mail,还附有一张照片。照片上Durrell穿着厚厚的、火红的棉大衣站在雪地里笑。我告诉Shine,Durrell老师来信了,还给他寄了照片。他喃喃地说:“光有照片有什么用?”我让他快快吃饭,吃完饭才可以看Durrell老师的照片。
好不容易吃完饭,儿子扑到电脑前来看照片,看到了,兴奋得大叫,让我赶快把照片洗出来。我告诉娃,Durrell老师现在在美国。Shine说:“怎么Durrell从广东到美国去啦?他是不是坐飞机去的?”然后,儿子对着电脑显示器大声地喊:“Durell——!”还拿来他的铲雪玩具车有模有样地帮Durrell老师铲雪……儿子是那么纯真地喜欢着、思念着Durrell老师呀!
我开玩笑说:“那你要学好英语哦,不然,以后怎么到美国去找Durrell老师呢?”儿子说:”我要把英语放在传送带上,笃笃笃笃……笃笃笃笃……”他停顿了一下说,“送到Durrell老师的——心里!”
Durrell老师走后,我们换了Tony老师。Tony老师是个大帅哥,陪小朋友玩也很有耐心,可惜,Shine更喜欢Durrell老师。
后来,Shine上幼儿园了,这家机构也搬走了。所有课上完之后,我们就没有继续外教课了。
4-7岁:
幼儿园语言环境不足,坚持在家磨耳朵
国外旅行也让娃表达兴趣高涨
儿子上的是小区里的公办幼儿园。
刚上幼儿园那段时间,Shine受外教老师熏陶,还是很喜欢开口讲英语。
但老师不喜欢小朋友讲英语,Shine被批评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英语口语习惯被扼杀了。
不过,我们还是每天坚持磨耳朵。
那时,移民挪威的Shine的干妈琳姑娘邀请我们暑假里去玩。这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激励Shine学英语的因素。我每天吃饭时就放《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英语句》什么的,Shine听多了,偶尔在家里也会说两句英语。
暑假里,我们去了北欧几个国家游玩——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爱沙尼亚……
英语的作用有多重要,Shine在旅游时有了亲身体验啦,自然而然,学习英语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7-8岁:
上小学后,坚持了两年英文配音!
儿子上小学了。当地的一所民办小学。小学每周有五节英语课,其中一节是外教课。
因为没上过幼小衔接,不识字,也不会拼音,完全零基础入学。
儿子虽然有些英语听、说的基础,但他还不会读和写,是时候开始系统、正式地学习英语了。
经过比较,我们选了一家学科英语。这家机构的理念是“同质同步美国小学”,“浸入式”的全英文环境,以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纯正的英语思维,并养成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一个班有16个孩子,2个中教老师。孩子们4人一桌,形成一个团队。课堂采用互动多媒体教育软件,以探索式的趣味场景与做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孩子们以团队为单位来完成。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Leader”,锻炼项目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未来领导力;项目完成后,小“Leader”要上台用英文进行演讲,锻炼其演讲、演示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整整一年时间,我们每周周六上午8:30-12:30都在这家学科英语上课。回家还要做作业,拍视频上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