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帅寝室燃爆了全体保研,3人硕博连
TUhjnbcbe - 2023/3/28 18:24:00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推开宿舍门的一瞬间,李吴迪的鼻子有点儿酸。

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没有褶皱的床单,一尘不染的书桌……这里是李吴迪和舍友生活了近4年的地方。

回忆与舍友们在一起的4年大学时光:实验室里挑灯夜战攻关,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宿舍里一起打闹说笑……这些累并快乐的日子如电影一般,一幕幕在李吴迪脑海里掠过。

“当兵才知道头顶上的帽徽有多红,当兵才知道肩头上的肩章有多重……”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级“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学员,李吴迪和舍友认为,毕业只是人生的一个逗号——宿舍4人全体保研,3人硕博连读,这份霸气的“硬核”毕业答卷,不仅是对他们4年“钱学森创新拓展班”求学路的最好诠释,也为他们未来的科研路预设下了一个新起点。

相同的选择,开启“开挂”的人生

时针,指向晚上10点半。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李吴迪“啪”地一下合上电脑:“马上要毕业了,难得今晚人凑得这样齐,就像大一大二时一样,咱们再来一次‘卧榻夜谈’吧。”

“好!”李吴迪的提议得到大家响应。大家麻溜地洗漱完毕,关灯上床。借着一抹淡淡的月光,一次久违的宿舍“卧榻夜谈”开始了。

“新训时,大家为了考进‘钱学森创新拓展班’拼命努力,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李吴迪率先打开话匣子。

李吴迪的家乡在四川什邡,汶川地震时是重灾区之一。“我当时上小学四年级,关于地震的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些帮助我们重建家园、把乡亲们从废墟中救出来的迷彩身影,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从那时起,李吴迪的心底深深扎下了一颗种子——考*校。

收到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李吴迪注意到一个“亮眼”的存在——“钱学森创新拓展班”。

一流专家当教员、知名教授开讲座、全程“一对一”导师制辅导、小班式精英化培养、单独设学员队……介绍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敲进了李吴迪的心里——进“钱学森创新拓展班”成了刚刚穿上*装的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看到‘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介绍时,我也觉得内心被什么东西击中了。”王宇盛接过话茬说。

新训训练强度大、日程安排紧凑,很多学员大呼“吃不消”,更没时间复习文化课,王宇盛却有自己的“独家秘籍”。每天中午回到宿舍,他都会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匆匆浏览一遍笔记,记住知识要点。下午站*姿时,他开始“神游”——在脑海里把知识点拆分细化,再回忆高中课堂上老师强调的重点,利用“统筹”的办法真正做到了新训与备考“两不误”。

“有的人表面上在站*姿,其实脑袋里装着一个‘移动课堂’。”张宇辰打趣地说。

对张宇辰来说,他考进“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秘籍”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这个巴掌大的本子是他高中时汇总的各学科重点内容。新训开始后,张宇辰把它放在了上衣口袋中,每次训练间隙都会拿出来翻几页。

直到现在,张宇辰都忘不了接到“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入选通知时的“乌龙事件”。那天,刚拉完单杠的他又习惯性地掏出了小本子。

“张宇辰,出列!”本以为是犯了什么错误要挨批评,他却听到一句:“恭喜你被‘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录取了。”

“收到入选通知时,我正在做俯卧撑,当时也以为是动作不标准才被喊出列。”刘威颇有同感地笑着说。

一次“卧榻夜谈”,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4年前。

从那时起,4个初入*校的“毛头小子”,从余名技术类本科新学员中脱颖而出,进入只有30名学员的“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开启了他们的“开挂”人生。

奋斗的青春,绘就别样的精彩

4人成绩均列本专业第一、全体保研、3人硕博连读、所获奖项加起来40多项……即使在高手如云的“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宿舍的4个人仍凭借这张硬核成绩单“杀”出了一条血路。

熟悉宿舍的人都知道,虽然他们平时话不多,但在学习上从来不打“马虎眼”,那种拼劲、狠劲,也让他们收获了自己专属的“学霸”标签。

“当得了连长、写得了新闻稿、比得了国家竞赛、发得了学术论文的刘威是‘全能型学霸’;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的王宇盛是‘开挂式学霸’;从倒数第一跃升到全班第二、专业第一的张宇辰是妥妥的‘逆袭型学霸’一枚。”李吴迪风趣地介绍道。

“李吴迪性格温和,是咱的‘吉祥物’,我们都称他为‘团宠型学霸’。”刘威忙接过话茬。

莫看现在他们互相打趣时一副阳光灿烂的模样,其实光环加身的他们,也曾经历过“至暗”时刻。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实行双语教学,不仅教员用英语讲课,很多教材也是英文。考进“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后,刘威突然发现,自己不算差的英语,竟然成了“瘸腿科”。

“老师每周布置一篇英语作文,我每次都要写八九个小时,还要反复修改。”为了补齐“短板”,刘威每周两天利用晚自习时间,去图书馆“英语角”的外教老师那里“取经”。

没想,首次“试水”便“翻了车”。

“当我推开门,看到七八个学生围着外教老师正在热烈地讨论时,想说的话突然就憋在嗓子眼儿,怎么都开不了口。”这次失利给了刘威“当头一棒”。

“这一棒打痛了我、更打醒了我。”此后,刘威每周定时到“英语角”报到,即使作业再多、训练再忙也从未缺席过。从一开始磕磕巴巴的一两句对话,到后来跟外教对答如流,甚至还登上了学校英语写作竞赛的领奖台,这一切的转变得益于他勤奋自律和“绝不放过自己”。

别看张宇辰现在的平均分是宿舍4个人中最高的,他当初其实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进的“钱学森创新拓展班”。

“得知成绩后,我没有失落,反而激起了战胜欲。”从此,张宇辰每天5点第一个起床预习当天课程,午饭后回宿舍消化上午所学的新知识,晚上到自习室加班。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提升自己,最终以平均分90.1的高分,推荐免试光学工程专业硕博连读。

“谁还没见过张宇辰凌晨5点躲在被窝看书的画面啊。”舍友们笑着说。

对李吴迪来说,宿舍是他的另一个家,在这里他熬过了“低谷”期。由于高中没有重视体能训练,所以刚考入“钱学森创新拓展班”时,学习和体能的双高要求让他有些吃不消。为此,舍友们专门为他制订了一张训练计划表。从此,李吴迪开启了体能“补差”模式。

“白天正餐、晚上加餐、周末大餐”成了李吴迪的训练常态。每天天还没亮,操场上便会出现李吴迪跑步的身影;中午别人午休时,他就在操场吊单杠;晚上熄灯前的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雷打不动……

“我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要加快脚步奋力追赶。”渐渐地,李吴迪在舍友的帮助下摸清了门道,很快便适应了“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学习训练节奏。

优秀的同伴,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学霸”的江湖中,他们每个人都是自成一派的“高手”,聚在一起更是强强联合,相互促进、彼此成就。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非常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安排很多实验课,而且实验设备都要自己动手做。

一次,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员布置了模仿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的实验,并给每个人发了实验所需材料——一根长15cm、直径1mm的钨棒。没承想,在制作产生隙缝电火花装置时,王宇盛“栽了跟头”。

为了达成实验目的,学员需自行将15cm的钨棒剪成1cm左右,而钨棒本身硬而脆,非常容易开裂成两半。

“啪”“啪”“啪”……王宇盛剪出来的钨棒全都从中间裂开了,根本不能用来做实验。眼看实验材料越来越少,王宇盛急得直挠头。

“剪钨棒不能用蛮力,应先在两侧各锯一个小凹槽,然后再用钳子剪。”这时,张宇辰拿着刚刚剪好的钨棒走过来,耐心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

在张宇辰的帮助下,王宇盛纠正了自己的“用力过猛”,终于成功剪出了高标准的钨棒,顺利完成了实验装置。

“实验成功的那个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直接在实验室通宵制作了一些其他实验装置。”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宇盛依然难掩兴奋。

“我的毕业论文需要实验数据支撑,但是在家做实验,缺少仪器设备,怎么办?”今年延迟开学的某一天,李吴迪在宿舍群里发问。

“用仿真实验代替实际器件可行吗?”“可以试试用软件建模来计算性能。”舍友们纷纷在群里支招。

论文的主体数据,李吴迪在放寒假前已经完成。他本想返校后再做收尾工作,没想到疫情突如其来。为了“不掉链子”,李吴迪决定在家里建“云端实验室”。

张宇辰帮他找来仿真计算的教学视频,王宇盛帮他找到了数学建模的相关模型,刘威在一番搜索比较后,帮他找到了合适的软件。在大家齐心合力建成的“云端实验室”里,李吴迪一点点调整参数、优化结构,毕业论文得以顺利推进。

虽然即将毕业,但宿舍的4个人还像往常一样泡图书馆、跑实验室、一起讨论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一切平常又自然。唯一不同的是,最近他们经常讨论毕业后如何再相聚的问题。

“我们约定,研究生入学前,一起去张宇辰的老家看看,给我们的毕业季增添一点仪式感。”王宇盛憧憬地说。

从彼此陌生到亲如兄弟,从“单打独斗”到“强强联手”,在宿舍他们不仅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更好的自己。面对即将开启的科研新生活,4个“学霸”的共同心愿是“永葆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

来源

综合国防科大、青春湖南

编辑

白国宁

校审

白国宁

编审

李远

感谢作者的贡献,仅作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考之后千万不要“撒欢”玩,8个安全提醒要牢记!

高考结束后,大多数考生都声称要“大解放”“大放松”,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尝以前没有尝过的美食……

放松游玩、认识社会、增长见闻是很多考生的选择,大多数也都会得到父母的支持。但其实,每年这个时候,也是一些意外的高发时刻。

在让孩子“撒欢”之前,提醒大家,有些安全事项,一定要注意!

No.1疫情防控

高考结束了,但是疫情防控这根弦可是不能松。今年与往年不同,以往高考结束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会聚会庆祝或者旅游等,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高考结束后,可以适当放松心情,但是进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的时候要保持空气质量优良,勤通风,定期消*;无论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提倡“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等。

总之一句话,小编提醒,不能因为高考结束就“撒欢儿”,日常防控牢记心间。

No.2预防溺水

高考过后,气温比较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每年都会发生学生溺水悲剧。

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游泳,要到正规的游泳馆,不要到荒郊野外野泳,也不要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

在游泳池或在海边游泳时,要弄清深水区的位置,若不是游泳高手,要佩戴救生圈加以保护。

发现有人落水施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盲目下水救援,要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No.3交通安全

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会选择外出聚会、游玩。家长应提醒孩子,出行要当心,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切莫酒后驾车。

坐出租车时,要乘坐正规出租车,在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

要切记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不仅是不安全,更是违法行为。

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搭伴出游,外出游玩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

No.4身心安全

考试结束后,很多孩子喜欢和同学互对答案,考试内容可以交流,但是心态要摆正,不要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

考试全部结束后,建议家长要适当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由于过长时间的紧张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压力,考生会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家长可带孩子去旅游、散心,放松心情,调整不良情绪。

家长要合理询问考生的考试情况,适时鼓励和开导孩子。没了高考的束缚,许多考生通宵上网,不分昼夜地疯玩,家长和老师要提醒考生考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过多沉迷网络,不要过度放纵自己。

No.5打工安全

高考结束,有考生选择找寻兼职、实习等工作充实自我、积累经验。不过,初接触社会的孩子,社会阅历浅,容易被“高薪”虚假招工信息诓骗。

在寻找暑期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警惕用工陷阱。防止“黑中介”的诈骗,到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中介找工作,不随意相信网络上的兼职广告,对要求先交定金和保证金的工作,一定要警惕。

不抵押任何证件,用工单位要学生用本人的有关证件作抵押时,一定要拒绝,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要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并签订劳动合同。

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到暑期工,要告诉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现阶段的工作能力,打工还是应该以接触社会、积攒经验、提升社交能力、锻炼工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No.6个人信息安全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将会经历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不少人喜欢拍照晒到朋友圈,与大家分享喜悦。

小编提醒,有6样东西不要晒,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1、准考证不能晒。高考结束了,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

2、身份证不能晒。即使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作了模糊处理,但在稍懂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手里,分分钟可以恢复或加以改造利用。

3、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最多的号码,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

4、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考得不错的考生晒一下成绩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这类照片同样会暴露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信息。

5、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不能晒。志愿填报除了要在网上操作,还需要考生填写纸质表格并签字确认。有的考生为了留念会对纸质表拍照,但是千万别晒出去,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6、录取通知书不能晒。录取通知书晒晒信封或封面还可以,内文就不要晒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录取专业甚至大学学号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这些信息,考生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No.7运动安全

做运动千万别逞强,累了就停下来歇歇。

很多准大学生在高考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现在终于有了闲暇,一些家长开始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如果平时没有运动习惯,在接触剧烈运动时,一定要考虑身体承受能力,如有不舒服,就立即停止,千万别硬撑着。

No.8

高考招生安全

谨防各种虚假招生骗局,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以制作仿真度较高的证件,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诈骗考生钱财;还有不法分子采取伪造*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或家长,同时声称*校为特殊院校,不经过统一的招录途径录取考生。

请谨记,高考招录程序都是合法、公开、透明的,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遇到录取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一旦谈到花钱解决一定不要相信。

除此之外,一些犯罪分子会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将学杂费打到指定账户,因此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时,一定要确认邮件发送地是否真实可靠,可以向录取高校或当地教育部门咨询核实。

年全国高考今日收官20余省份查分时间已明确

9日,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已正式结束,北京、天津、浙江、海南、山东5省份也将在10日结束全部考试,这意味着年全国高考将落下帷幕。

截至9日傍晚,全国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山东、湖北、吉林、青海、湖南、甘肃、重庆、江西、四川等在内的至少20余省份公布了查分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23日至26日之间。

例如,江西、广西、湖北、甘肃、四川、内蒙古、上海等省份的查分时间都在7月23日;青海、北京、河南为7月25日;吉林、山东、天津为7月26日。

另外,还有一些省份给出的是大致时间范围,例如,湖南成绩公布时间为7月25日前;河北、云南两省份的公布时间都是7月23日左右;福建为7月24日左右。

成绩公布之后,紧接着就是填报志愿,各地在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北京规定,7月27日至7月31日,统考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8月上旬开始录取。

湖南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本科提前批志愿(含该批的国家专项计划)7月26日至27日填报,其他批次志愿7月26日至8月1日填报。

甘肃高考志愿填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20:00至27日20:00;第二次志愿填报时间为:9月4日20:00至6日14:00。

各地紧盯招录纪律,严防冒名顶替行为

除了考试成绩,今年,招录纪律的部署强调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帅寝室燃爆了全体保研,3人硕博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