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传统教育机构纷纷开发在线教育课程,教授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英文、奥数、中文等文化课,逐渐覆盖到绘画、乐器、编程等各类学科。但是,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中,关于网络学习议题中的一组数据却让人有些吃惊——仅有33%的受访中小学生表示愿意上网课,77%的孩子认为课程效果对他们“没有影响”。
近日,记者在九龙坡、沙坪坝一些中小学随机采访了近30名学生,其中10名学生表示上过网课,3年级以上学生占多数,但是长期坚持下来的却很少。
反思
试听一次就报名,她现在后悔了
半年前,杨女士被某英语网课的广告吸引。
第一次试听课,老师是一个来自纽约的帅小伙。女儿上课毫无压力,一下子就爱上了网课,吵着让杨女士报名。“试听课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听不懂,老师会用画画、手势、其他近义词等进一步解释,直到彻底理解。”
相比线下课程,杨女士看中的小班价格并不贵,两年三万多,节课,每节45分钟。杨女士看孩子喜欢,没多想就交了费。可没过多久,她就开始后悔当时报名太“冲动”。
杨女士说,女儿性格比较内向,试听时是“一对一”,那名老师又很会激发孩子兴趣。但正式上课是“小班互动课”,最多6人。一节课下来,平均到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并没多少。而且授课老师有时是系统随机分配,有的善于引导孩子发言,有的则古板生硬,如果遇到后一类老师,孩子难以产生兴趣。
系统会根据学生兴趣、上课时间,自动将同样需求的学生匹配到一个班级,有很大的随机性。每次上课的内容不一样,同学不一样,外教更不一样。
后来,杨女士改选了“一对一”课程,课时费也水涨船高,多元一节课。之后,杨女士又尝试过“一对二”或“一对三”上课。
“我觉得授课效果跟孩子个性、老师水平关系比较大,性格相对外向的孩子,会争取到更多发言机会;如果老师教得好,孩子口语水平确实可以提高。”杨女士说,如果是喜欢做听众的孩子,比如自己的女儿,有时候情愿把发言机会让给别人,如果碰到的老师比较一般,上这个课就感觉有点浪费。
“总体感觉,这样的学习缺乏系统性,不能作为主导,只能作为系统学习的补充。”杨女士说,现在想来,当初报名比较冲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还是倾向于找个好的线下外教,因为女儿的个性更适合和固定外教面对面学习。
纠结
孩子自律性差,大多家长不愿选
近日,重庆晨报记者趁放学时间,在沙坪坝小学、石新路小学等学校外,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小学生及家长,大多数孩子对于网课的感受不深,而家长们对于网课也颇为纠结。
四年级的小玉体验过一节网课,感受并不太好。她觉得线上老师讲课的语速比较快,而且一起学习的同学很多,根本不能完全认识。小玉更喜欢和老师面对面的互动,去辅导班还能见到同学更开心。
二年级的小慧不喜欢上网课,主要是因为对眼睛不好。小慧从幼儿园就戴眼镜,平时爸妈很少让她接触电子产品。“如果在网上上课,一节课大约要一个小时,长时间对着电脑,爸妈说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初二年级的小伟觉得上网课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看着屏幕前的老师讲课,自然而然地就有困意。没有和老师直接互动有激情,而且一个人学习一点动力也没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的自律能力是家长们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