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说的应该是四川地区叫做甜酒(醪糟),有些地方也叫米酒,或者酒酿,做法大体相似,大同小异:
材料准备:
1,一个陶瓷酒坛或者其他容器,如果一次做得比较多,那你还是选用一个大口的陶瓷酒坛为妙。
2,一定量的大米或者糯米,这个大米和糯米都行,不一定非得糯米,不过糯米效果更好。
3,在市场上购买一粒传统甜酒曲或者网购一袋安琪甜酒曲。
制作:
1,煮米
将米洗净,用电饭锅,或者蒸饭木桶将米蒸熟,需要注意,不要加太多水,一定要比我们平时吃的干饭水少一些,熟了之后偏硬为佳,这样做的好处是米酒熟了之后,不会粘成一团,米粒是分散的一粒一粒的。
2,摊凉
将米饭出锅,用一个簸箕或者大盆子,将米盛起来,用筷子打散成一粒一粒的,也可以放在有缝子的容器,直接从上往下淋冷水,边淋边用筷子搅动,使它分散成一粒一粒的,并且能够快速降温。
3,拌曲
如果是买的传统酒曲,首先要用一个工具把它碾成粉末,如果是买的甜酒曲,他本身就是散的,则忽略粉碎过程,直接进入下一步搅拌程序。
将酒坛事先清洗干净,然后再装入一定量的开水(冬天可以用开水或热米汤)装在坛子里,这个主要是把坛子闷热,夏天不用这个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大米的温度一定要降到35度以下,否则会将酒曲里的酵母和米曲霉烫死,将酒曲留百分之二十,其他的快速的撒在米里,并且搅拌均匀。
将酒坛里面的水倒出来,控干水,将拌好曲的米装进坛子,压紧压平,中间掏一个小洞(也可不掏),将剩余的酒曲,撒在小洞和米坯面上。
4,封口
用一干净,干爽的毛巾盖住坛子口,用绳子将毛巾固定好,夏天如果有30多度温度,直接放在那里就行,冬天得事先用棉被之类的做一个窝,将坛子放入,再把多余的棉被盖住上面。
5,出窝
夏天一般二十四小时到三十六小时基本就发酵好了,一般不超过48小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发酵过度,米酒会不甜,偏酸,酒精度含量会比较高,糖度减少。冬天一般最多三天就好了,不要超过这个时间。
如果安琪甜酒曲,我个人觉得夏天三十六小时就好,冬天也最多两三天,发酵太久,米都会发酵烂,影响美观,甜度也太低。
注意事项:
1,煮米用水量一般一定要比平时做饭少一部分水,这样做出来的米酒,煮鸡蛋,煮汤圆,在锅里是一粒一粒的,会比较好看。
2,酒曲推荐购买传统米酒酒曲,很多是白色的,这种做出来的要好吃一点,不推荐用安琪酒曲,千万不要买白酒曲,如果想要味道香,也可以在拌曲时加入桂花。
3,冬天给坛子升温的过程中,一般提前把窝做好,加了开水的坛子,先放在容里盖起来,这样坛子和窝都热好了。
4,夏天拌酒曲的时候,由于温度高降温慢,拌酒曲不一定非得要多快,但是一定要注意,米坯温度不能超过35度,最好在30到32度之间,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发酵失败。
冬天和夏天的温度要求一样,但是拌曲的时候速度要快,因为室内温度的,温度下降很快,所以动作要快。办好之后马上把酒坛里面的水控出来,酒坛放在窝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