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初夏,温暖、湿润的环境为福寿螺的大量繁殖和迅速蔓延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昌江区部分农村地区农田中发现水稻“杀手”福寿螺的踪迹,正全力防控。
5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国道沿线农田。在区农技专家的指引下,记者走进田中,发现大量呈褐色的福寿螺,大的直径约六七厘米。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控制福寿螺蔓延发展态势,近期,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制定下发农业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采用药剂防治、人工摘除卵拾螺等办法,在福寿螺入侵危害较为严重的乡镇,加强综合防治防控工作,并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宣传引导工作,发动当地群众参与到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中来。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已预订了瓶杀螺胺用于防控工作,预计将解决亩水田防治问题。下一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将多措并举,持续做好福寿螺防控工作,全力遏制福寿螺蔓延趋势,维护好当地生态系统稳定,为全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年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生物名录(第一批)》。因其食量大,大量啃食水稻、白莲、芡实等水生农作物幼苗,可造成严重减产。另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引发嗜红细胞脑膜炎。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影响农事操作。
小编也从有关渠道了解到福寿螺防治诀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3~11月份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5~8月是繁殖盛期。当前已进入福寿螺的繁殖盛期,要重点抓好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可选用四聚乙醛或杀螺胺等农药。
2.物理防治
避免田水串灌,在灌溉水渠入口、排出口和水田进水口处安置金属丝拦截网或安装尼龙纱网,网孔大小4目(孔径4.75mm),用木框或铁丝框固定使其超过水面20cm,阻止福寿螺幼螺和成螺随水传播,同时方便收集捕杀福寿螺;也可在水田中插放cm~cm高竹片、木条、秸秆等,引诱福寿螺在上面集中产卵,每隔2~3天摘除卵块集中销毁。以每亩30根左右为宜,靠近田边、水沟边适当多插。在福寿螺产卵盛期前,对沟渠、池塘和农田进行人工捕螺摘卵或结合农事操作捡拾成螺、卵块,集中销毁。
3.生物防治
水田可放养鸭取食幼螺,控制危害。在水系中,可以放养鸭群,养殖中华鳖、青鱼、乌鰡、桂花鱼、淡水白鲳等鱼类捕食福寿螺。
4.农艺防治
在螺卵盛孵期,初孵幼螺的抗性弱,可以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的存活率;在福寿螺的新发生农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实施水旱轮作,将水田改作旱田,结合深翻、晒田,使福寿螺因缺水死亡。
责任编辑:曹璇月
校对:江超陈萌
审核:余珺
监制:*胜
文章来源:魅力昌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