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方早熟梨避免翻秋花,拒绝长势弱,采收后
TUhjnbcbe - 2022/12/27 18:49:00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南方早熟梨在采收后重点要恢复树势、防止早期落叶和避免翻秋花来加强管理工作,要做好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整枝工作。

南方早熟梨成熟期介绍

梨的主要产区在我国温带地区的河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份,华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积温时间长,出产优质的晚熟梨。在我国南方地区,即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主要是栽培早熟梨品种。

特早熟、早熟和中熟梨在我国南方地区各省都有栽培,属于梨的砂梨和白梨等品系,果皮的颜色有褐*色圆*和绿色的,南方常见栽培的优质品种有圆*、翠玉、翠冠、若光、丰水、初夏绿、苏翠1号、中梨1号、雪青、大果水晶、西子绿、桂花、早蜜和新九等。其中,圆*和丰水是中熟品种,早熟梨品种有翠玉、翠冠、若光和初夏绿,苏翠1号和中梨1号是特早熟品种。

特早熟梨品种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早熟品种在7月中下旬成熟,中熟品种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

采收后的管理要点

1.恢复树势

早熟梨孕育果实需要非常多的养分,树体和土壤中的养分都被大量消耗了,在采果后进行追肥,能够恢复梨树的树势,通常南方地区在7月份采收早熟梨,距离自然落叶还有3至4个月,这也是果树积累养分的时间。

结果量大的梨树消耗的营养更大,如果土壤中的营养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梨树的长势会减弱,甚至树势变差,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弱。

因而,为了补充梨树的营养,增强树势,提高病虫害抗性,并且提升分化的花芽的品质,在早熟梨采收后的7月份和8月份,一定要合理施肥。

2.防止早期落叶

梨是适宜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果树,通常在11月下旬正常落叶,在采收前主要防治炭疽病、轮纹病、吸果夜蛾和中国梨木虱,采果后的梨树叶片容易萎蔫,在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病虫害,采收前没有及时防治的话,病虫危害严重会导致叶片掉落。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栽培的梨树,在7月气候炎热时期,会碰到干旱或者降雨多的时期,而且南方产区的果园土壤常见的是红壤土,红壤土保水性差,果园更容易缺水,土壤干旱或者积水都会造成梨树不正常落叶。

由于高温干旱时没有及时灌水或者没有做好病虫害防治,会引起梨树提前落叶,那么在采果后的7月至11月末,都要经常喷药预防病虫害,并在降雨时期和伏旱期进行水分管理,目的是保证到了10月中旬梨树上还有半数以上的叶片。

3.避免二次开花

南方早熟梨树采收果实后,果树会继续生长,并开始分化花芽,如果采收后的7至8月梨树提早落叶,到了9至10月会有短时期的回暖和降雨,在气温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特别是对于光照条件好的南坡果园,还有某些容易萌发结果秋梢的早熟梨品种,如西子绿、大果水晶、*金梨和翠冠等,这些梨树上的已分化的花芽会在秋季提前开花,但是秋季开花并不是好事,秋天二次开的花会由于积温不足,导致果实发育不好,没有市场价值,秋季翻花尤其消耗树体的营养,削减了花芽数量,导致来年开花少甚至无花,梨树产量受到极大的削减。

这时在早熟梨树的采果后,进行肥料、水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能够提高来年果实的质量。

采收后的施肥

根部追肥:

早熟梨采收后要追施采果肥,要在采果后的7天内进行根部施肥,补充土壤的肥力,可以用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还可以适量用尿素和磷肥,采用环沟施肥或穴施法,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施肥要根据树龄、果量、树势和土壤肥力来定。红壤土果园要增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料,改善土壤结构,结果量大的成年树要多施肥,对长势较弱的果树要追施氮磷元素丰富的肥料,初结果树的施肥量要减半。遇到干旱气候,必须要保证肥力充足,遇到降雨天气,雨后要增加追肥。

根外追肥:

结合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叶面追肥,从而保护叶片和增强果树营养,应该选择速效肥,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的混合溶液,在喷洒药剂后的第三天喷施叶面肥,叶面肥的浓度要因环境高温而适当降低。

覆盖绿肥:

对于初结果的幼龄期梨树,通常实行套种绿肥,在采收后的7至8月进行采割,并将绿肥覆盖到树盘上,从而能够保水和改良土质。等到秋季再进行深翻压青,并施基肥。

采收后的水分管理

防涝:

南方夏季6至7月是梅雨季节,长时间降雨要注意排除积水。南方沿海地区,在早熟梨采果后的7月份容易遭受台风灾害,要及时防涝,并做好雨后的排水工作,并在清除积水后进行中耕松土。

抗旱:

南方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如四川、重庆、江西、安徽和闽北地区,在采果后的7至8月常会出现伏旱,要在伏旱到来前及时灌透一次水来抗旱,如果遇到长时间旱灾,要间隔10天在早晨或者傍晚灌一次水。可以利用地形挖沟来对于坡面上种植的果树进行灌水,也可以人工喷灌。

采果后要是天气降雨少,可以割掉梨园内的杂草,采割绿肥,把杂草、绿肥、残叶枯枝和稻草等覆盖到树盘上,覆盖厚度最好要大于10厘米,可以起到保湿抗旱的作用。

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

早熟梨采收后要重点防治黑斑病、黑星病和褐斑病等病害,虫害有梨花网蝽、红蜘蛛、刺蛾、梨小食心虫和梨木虱等。采果后要定期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真菌性或细菌性病害可以用40%杜邦福星、7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和扑海因等,防治虫害可以用1.8%阿维菌素、20%螨死净、水胺硫磷、20%速灭杀丁、4.5%氯氰菊酯或90%敌百虫,每15天至20天喷一次,重复2或3次。

早熟梨采果时,每棵梨树最好不要一次收获,一次收获容易引起叶片萎蔫,第一次喷药应该是在果实全部采收完成后喷一次药,间隔15至20天连续用药2或3次,特别要注意杀灭叶面上的害虫,等到新梢展叶后又要集中喷药,持续2或3次。

在采果后至冬季落叶前都要用药防治病虫害,来保护梨树的叶片。采果后遇到强降雨天气,停雨后也要及时喷洒杀菌剂溶液,从而预防枝叶腐烂。

采收后的整枝

早熟种梨树采果后通常要整枝,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雨水多,要对果树进行适当修剪,不能对梢枝进行短截,从而避免大量长出新梢,但是可以用疏剪和拉枝的方式来增加树冠中部的通透性,要剪除病虫枝、弱枝和枯枝,以及树体中部的徒长枝和过度密生枝,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带出果园集中焚毁。

结果树的拉枝,是在树冠中部空间大的地方,把直立枝梢适当向下斜拉,从而抑制梢枝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花芽分化所需的营养,形成优质的结果母枝。等到树冠中部萌发新梢之后,要反复进行摘心或抹芽。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早熟梨避免翻秋花,拒绝长势弱,采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