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病虫害防治技术(一)三七主要病虫害1、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病害、虫害较多。三七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疫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圆斑病、根结线虫病等。2、三七的主要虫害有:蛞蝓(鼻涕虫)、红蜘蛛、小地老虎、蚜虫、蚧壳虫、卷叶虫、蟋蟀、蛴螬、老鼠等。(二)三七病害防治1、三七立枯病(1)立枯病又名“烂脚瘟”。主要危害三七的种子、种芽及幼苗茎基部。种子受害腐烂呈乳白色浆汁状,种芽受害呈黑褐色死亡幼苗受害假茎(叶柄)基部呈暗褐色环状凹陷,幼苗折倒死亡。幼茎上病斑*褐色凹陷状,长条形。严重时,病斑深入到幼茎内部组织,病部折断,幼苗倒伏死亡。(2)病原真菌病害(3)侵染循环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和土壤中越冬,菌丝侵入植株后向四周扩散,菌核可借助雨水、人事操作进行远距离传播,多发于4~5月高湿低温季节,危害幼苗基部。(4)发病因素此病在4~5月低温多雨季节为害严重,7月份以后高温干燥发病少。三七种植过密,田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或偏施化肥,病害加重发生。(5)防治:①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整地做床质量,以利幼苗出土和生长健壮。出苗后及时调节天棚高度或宽度,保持田园30%~35%透光度为宜。及时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0%立枯灵1:倍液,50%利克菌1:倍液浇灌病株基部。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紫草液进行土壤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病株周围撒施石灰粉,并喷洒50%甲基托布津倍液或50%甲基立枯磷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喷雾。③生物防治:立枯病主要在苗期发病较重,可在苗床或者幼苗期使用微生物菌剂菌多多和真对真、进行苗床处理,预防病害的发生。每平底肥配套2袋施敢当(40kg)菌多多2袋,真对真1袋红糖半袋或一袋,常温水适量拌匀进行菌群扩繁。预防真菌病害及灭产卵作用,降解药残作用7-10天一次。2、三七炭疽病(1)病原胶孢炭疽菌和黑线炭疽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镰刀形,顶端尖锐,末端钝圆,暗褐色。(2)症状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引起猝倒或顶枯。成株期发病主要为害叶、叶柄、茎及花果。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明显,后期病部易破裂穿孔。叶柄和茎染病生梭形*褐色凹陷斑,造成叶柄盘曲或茎部扭曲。为害茎基造成成株倒伏或根茎腐烂。花梗、花盘染病出现花干籽干现象。果实染病也生近圆形*色凹陷斑,造成果实变褐腐烂。(3)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在种子软果的皮层或附着在红子(种子)表面越冬,羊肠头残桩或枯叶也是该病越冬主要场所。此病主要由红子传播,引致上述症状,红子染病带菌成为翌年初侵染源。(4)发病因素高温多湿发病重,田间病菌主要发生在雨季,一般高温、高湿的6-7月病情扩展迅速,连续连阴雨,雨后天气闷热,种植过密易诱发该病流行。(5)防治①清洁田园,及时烧毁枯枝落叶;调节影棚透光度均匀;②选用无病三七作种,移栽前用1:1:波尔多液浸一下,凉干后移栽:③种子用-倍的40%福尔马林浸10min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④发病期喷65%代森锌倍或50%退菌特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6)生物防治:在三七生长期进行灌根或冲施,使用哈茨木霉菌或者多粘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的预防病害。真菌病害:建议使用生物菌剂,真对真,主打菌种吹茨木霉①吹茨木霉功能:分解土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生成糖,提供职务的营养需求②可利用分解多糖成分自身风营养,快速增殖生成菌类蛋白提供植物生长营养③菌类特点:排他性,可抑制其它有害菌的滋生和泛滥,控制病害用于防治:炭疽病,腐霉病,枯萎病,土传病害等。3、三七根腐病(1)症状根腐病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危害根部,受害根部黑褐色逐渐软腐呈灰白色浆汁状,有腥臭味。细菌性根腐:七农称“绿臭”。主要发生于种苗移栽田,在出苗期间引起芽腐。该病在二、三年三七整个生长期间都有发生,一般在芦头与芽基结合处出现褐色水渍状病变,继而呈角状向上蔓延,造成茎杆基部腐烂中空。病害发生初期在晴天中午很容易发现,植株地上部分表现为急性萎蔫,即叶片呈绿色萎蔫披垂。在发病部位可以看到白色菌脓,闻有臭味。真菌性根腐:三七真菌性根腐由于引起的病原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腐。表现为地上部植株矮小,叶片*化。地下部块根初期根部未端受害,以后逐渐向内扩展,受害病根呈*色干腐,常可见*色纤维状或破麻袋片状的残留物。七农称为“*臭”。二是块根开裂。受害块根表现为块根开裂、*褐色,地上部植株矮小。三是受害块根表现为髓部组织首先腐烂,而根部皮层仍相对完整。该病害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但以3~5月份和9~10月份发病较为严重。出苗期间又以二年生三七发病严重,表现为芽部腐烂,受害部*褐色,并可蔓延至茎秆基部,造成植株倒伏,地上部叶片仍为绿色。(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通常过度伸长成鞭状,基细胞呈足状,多数3~5个隔膜,大小为27~38umx3.7~4.5um。厚垣孢子大量产生,常形成链状,直径为8~13um。(3)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形式在种苗、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翌年以根部或茎基部侵入引起发病,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4)发病因素整地不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土传病遗留发病重。三七移栽后,施用未腐熟没有添加菌剂发酵的肥料或偏重施化肥,极易诱发病害的产生。病害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病情明显不一样。该病在3~4月出苗时就有发生,6~9月高温高湿,病害进入高峰期,10~12月低温干燥,病害发生明显下降。(5)防治①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雨季及时排水;②选用无病健壮的种子或种苗种植。种植地最好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生荒地:③及时拔除病株和用石灰消*病穴,可用多菌灵、瑞*霉锰锌1∶倍液处理④老病区应采用5年以上的轮作制,可与玉米、旱稻、饲草轮作。一般三七不宜重茬连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是造成烂根烂芽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是用猪粪、油枯等农家肥,一定要堆沤3个月以上,使之充分腐熟,要添加发酵菌剂,少施用氮素化肥。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5%代森锌1: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1倍液浇根,以减轻为害。方法:发病期用多菌灵倍或50%甲基托布津倍液浇灌病区。⑥生物防治:根腐病属于细菌病害的一种,它是腐败菌大量繁殖的结果,发病后解决的方法,先用化学方式消杀,五日左右后补充有益微生物,可使用农耕微动力、菌多多,真对真复配。每亩用农耕微动力1袋,菌多多1袋,真对真半袋。4、疫病属于真菌病害,可使用微生物菌剂,真对真(1)发病因素此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一般早春阴雨或晚秋低淇多雨均易诱发此病。三七床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板结,植株密度过大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2)防治①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温湿度;保持田园清洁,冬、春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施波美0.8~1.2度的石硫合剂。②药剂防治:发病前
云南文山市林下三七用1:1:5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半月1次,连续2-3次;发病后可用70%甲基托布津倍液,40%克霉灵~倍液和25%瑞*霉~倍液进行防治或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退菌特倍液,或敌克松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专用防治疫病药:甲霜灵锰锌、抑快净。5、炭疽病(1)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危害地上部,叶部病斑*褐色,有明显的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易穿孔;叶柄和茎部病斑为中央下陷的*褐色棱形斑;果实上病斑呈圆形微凹的褐色斑,高温多湿发病重。(2)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及时烧毁枯枝落叶。②、选用无病三七作种,移栽前用1:1:波尔多液浸一下,凉干后移栽。选用无病三七作种,移栽前用1:1:波尔多液浸一下,凉干后移栽。③、种子用-倍的40%福尔马林浸l0min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④、发病期喷65%代森锌倍或50%退菌特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发病期喷65%代森锌倍或50%退菌特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种子用-倍的40%福尔马林浸l0min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6、锈病(1)土名“*腻”、“*疱症”,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处初呈针尖突起的小*点,扩大呈圆形或放射状,边缘不整齐,病菌孢子堆破裂后散失*粉。(2)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株的茎叶,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②、发病期喷-倍二硝散或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敌锈钠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发病期喷-倍二硝散或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敌锈钠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7、白粉病(1)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主要危害叶片,病叶上布满灰白色粉末。(2)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并剪除病株叶,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②、发病初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发病初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8、叶*,脱落。(1)花盘和红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和干瘪。短须螨又名火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2)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烧毁,清园后喷波美1度石硫合剂。②、4月开始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1-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数次。4月开始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1-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数次。(5、6、7、8生物防治同上)(二)三七虫害防治1、蚜虫病:盯住成虫的产卵期,以生防方式剿灭成虫和幼虫。2、三七红蜘蛛的防治(1)危害症状:吸食植株液汁,使叶片变*,果实萎缩。(2)防治方法:可采用0.1-0.3波美度硫合剂或1:灭扫利喷杀。3、地老虎(1)虫害特点:地老虎主要啃食三七根部、复叶柄、近地面三七嫩茎等部位,严重者导致三七大面积死亡,影响三七产量。虫害一般多在4-5月份发生。(2)无公害防治:防治要点是“除卵、诱杀”。建三七地时,精耕细作,增加耙地次数和晒土次数,每年早春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卵滋生。及时用黑光灯或者糖醋水诱杀,最好的办法是用诱饵拌阿维菌素*杀。4、蛞蝓:(1)以成虫为害,造成缺苗、断茎和叶片断裂。(2)防治方法:用7%的食盐水和高锰酸钾倍液浇三七园,或用40%多菌灵倍液喷洒畦面;结合苗期早浇水,喷浇茶枯(粉)浸渍液,每平方米2.5~5千克,夏秋用3%的生石灰或倍波尔多液喷洒畦面和畦边。5、蚯蚓:(1)蚯蚓在天雨时,繁殖较多,活动较强,因在地下活动触伤根部,叶片开始变*萎缩,较后死亡。(2)防治方法:在未种三七时,每平方米撒茶枯10~20千克可全部杀死,如在三七生长期仍发现有蚯蚓,可用茶枯水在畦面淋下,蚯蚓即钻出水面死亡。二、总结:农作物生病分三大类一是真菌病害;二是细菌病害三是虫害。三七种植过程中微生物生防全年使用量:菌多多~倍液灌根,1袋/亩/次,2次真对真~倍液叶喷,7~10天/间隔,6~8次/年,1袋/年(微生物菌剂,菌多多作用机理:由营养促生菌种和生防抗病菌种及其代谢产物等组成,富含海藻精华提取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多粘类牙孢杆菌通过位点竞争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侵染,分泌多种胞外溶解霉,细菌素等抗菌物质,杀灭病原菌,并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哈茨木霉功能:分解土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生成多糖,提供植物的营养需求,可利用分解多糖成分自身的营养,快速增殖生成菌类蛋白提供植物生长营养。菌类特点有排它性,可抑制其它有害菌的滋生和泛滥,控制病害。我公司采用深层液体发酵工艺,发酵周期15天左右,生产出的菌液不仅活性强,而且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代谢物质,特别是抗菌物质,生长素,纤维素霉,半纤维素霉,木质素霉,淀粉酶,糖化酶等。哈茨木霉菌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广泛用于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用于防治: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腐霉病,猝倒病,枯萎病,土传病害等)。这些病害经常会同步发生,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改良土壤。补足有益菌恢复土壤原生态,土壤出现问题的今天我们做好养根、护株、配肥、控药,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致力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土壤健康才能生长出高品质的中药材。(碧蓝生物公司:宋桂花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