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佳專題台灣百佳唱片中的閩南語專輯及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金。

百佳唱片閩南語專輯如下所示,包含有閩南語歌曲的電影原聲專輯,及多種語言在內的閩南語專輯。

第06號  向前走林強

第10號  抓狂歌黑名單工作室

第16號  大腳姐仔陳小霞

第28號  酒後的心聲江蕙

第29號  情字這條路潘越雲

第36號  下午的一齣戲陳明章

第49號  楊三郎紀念專輯陳芬蘭

第57號  桂花巷潘越雲

第75號略

第79號  原鄉羅大佑

第81號  心事誰人知沈文程

第83號  想要彈同調鳳飛飛

第88號  少年吔,安啦吳俊霖

第99號洪榮宏專輯(三)洪榮宏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林強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12月07日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流行搖滾PopRock

專輯介紹:

年滾石出品的台語大碟,台灣百佳專輯名列第6位,專輯的四位制作人陳升,李宗盛,周耀輝,羅纮武獲得了當年的金曲獎最佳制作人獎。

《向前走》取得了極大的銷量,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影響有很多原因,比如它符合台語對抗壓迫、走向主流的文化形勢,表達了新一代青少年對現代生活的認同與希望。但是林強和他的《向前走》震撼人心的真正理由,是歌聲裏散發的、永不低頭的倔犟和生命力。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黑名單工作室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11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介紹:

年底,由王明輝、陳主惠與司徒松合組的黑名單工作室,首先在主流唱片公司密集的台北,進行了一場持續至今的地下音樂革命。他們找來陳明章和林暐哲等人,共同制作出「抓狂歌」這張堪稱台語歌曲裏程碑的經典專輯。「這是台語人、歌、文化的驚人突破!」李宗盛如是說。樂評人翁嘉銘則認爲:「『抓狂歌』專輯的出版,可視爲台灣『新歌謠』崛起的先端。」「抓狂歌」專輯中,由王明輝詞曲主導的「台北帝國」、「民主阿草」和「出租車」,在曲式方面結合了黑人雷*音樂、饒舌樂和台灣「雜念仔」的風格,藉此鋪陳出現代台灣社會的各種面貌,不但極具原創力,精神上也最貼近黑人Rap的形式--作爲中下階層人民控訴社會不公不義的工具。而由陳明章創作,具傳統民謠色彩的「慶端陽」、「新莊街」等現代台灣歌謠,不但汲取老戲曲的養分,更重現了台語歌親切又富省思能力的人文精神。整張專輯編曲的層次豐富、取材寬廣(像「民主阿草」的編曲結尾部分是取材自華格納歌劇),在流行音樂作品中殊爲少見。

“黑名單”賦予台灣歌的新時代精神,一改過去台語歌曲悲歎情愁和命運得失的“哭調”,也掙脫出台語歌中常見人物自卑自憐的頹廢心態,同時也避免成爲“愛拼才會贏”之類盲目的樂觀派。此外,它更有別于主流媒體上的國語歌。“國語歌曲的創作,基本上是循著西洋音樂的軌迹走,怎麽寫也寫不出生活化的東西。從“民主阿草”的歌詞我們可以看出,黑名單的歌沒那麽矯飾,當然也沒有國語歌曲那麽浪漫。”這是陳明章對國台語創作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不希望它變成民俗的,那個意義不同。”王明輝解釋,“就像三十年前的照片和現在的拿來比,它是很自然在改變,不是強求的。所以我們做台語歌就要不一樣,因爲時代不同了。”主唱之一的林暐哲更強調:“我們不是在做保存,不是要去仿古,我們要做的是90年代的台灣音樂!”幾年下來,隨“抓狂歌”之後的“向前走”、“春風少年兄”、“少年也,安啦!”等新台語歌的風行,不但證實了黑名單的預言,更扶正了屬于平凡大衆的台語歌曲的主流地位,不僅在新生代閱聽人的市場上有所斬獲,更創造出“下午的一出戲”等深具人文關懷和遼闊史觀的經典作品,近年來本地國語歌曲實難拿出等質的作品與之相比。

在流行音樂圈內人的眼中,「抓狂歌」是除了「向前走」之外,唯一足以進入流行歌曲前十大好唱片之內的台語作品,但是新一代樂迷往往只知林強,不知有前輩黑名單。年底「抓狂歌」出版,正值大選前夕,國民黨所掌握的媒體全面封殺、抹黑工運、學運及環保運動的消息,這一連串的行動也波及本土音樂,使得「抓狂歌」成爲禁歌,只能以校園演唱等方式傳播,因而成爲熱門的地下音樂。當時,黑名單的一名外籍團員就曾擔心地表示,歌中諷喻執*者的痛處,恐怕會引起審檢單位的苛難,甚至脅迫他出境。然而,這並不抹殺、反而更凸顯本專輯的重要性。

「當初『抓狂歌』的成功,攙雜有許多非音樂的附加條件。」林暐哲說,「例如將*治寫進歌詞去、用台語唱、Rap的演唱方式、以及潛在的樂團組合。尤其是用台語唱這一點,變成凸顯台灣意識最有力的表征。」

『抓狂』這首歌曲原是泰國流行音樂,之後的確再度被蚱蜢隊翻唱。因此,我們又選擇另一首歌『台北帝國』做爲試聽曲目。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陳小霞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百代唱片

發行時間:  年10月01日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閩南語流行TaiwanesePop,華語唱作人ChineseSinger-Songwriter

專輯介紹:

無論聽歌的人有幾個,我攏會唱出你的夢,今夜請您把心情輕輕哪放,讓我的歌載你出帆——《聽歌的人》

仔細聆聽陳小霞的“大腳姐仔”,處處缭繞著一種自然流淌、淡而綿密的溫馨感覺。這一張自傳式的作品,寫的是她的父母、女兒、丈夫、朋友、初戀情人……和她自己。有孤獨的自白,有無奈的詠歡,也有傷感的低語,但在歌曲的背後,卻是一股成熟女性的自信,令人在取出CD時,不是辛酸,不是憐憫,而是從心底翻升,在真實了解之後的徹底敬意。

“我一直盼能爲我所經曆的人與事,找一雙鞋……經過三十七年的追尋,我從我的音樂中找到了。”已在流行音樂界打滾多年的陳小霞,就在作詞者曹麗娟、許常德的協力下,以非常沈靜的筆觸、平實的曲風,將九十年代都會女性的另一面貎描繪出來。這一面貎有別于陳淑桦、江蕙或傳統流行歌曲中塑造的女子形象,卻讓人重新感覺到母親一輩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實是棱角分明、充實而厚重的。

放在九一年的台語歌壇來看,陳小霞並未向當時已被大肆宣揚、擴大炒作的“新台語歌”風潮靠攏;她的謙虛和真誠,充分發揮了流行音樂中“貼近人性”這個最重要的質素,也打開了“新台語歌”一條更寬廣的出路。“就像我本省籍的媽媽和我外省籍的爸爸結合。他們所依持的是情感。我的台語歌也是。”小霞說。

王明輝則說:“等了這麽多年,終于有人寫了一首最真實的生日快樂歌,這個人就是陳小霞。

專輯出版公司是EMI科藝百代,齊秦當時是該公司的總經理,齊秦親任《大腳姐仔》的監制,並與陳小霞合唱了主打歌《傀儡尪仔》。《傀儡尪仔》獨唱版及合唱版做爲試聽曲目,此歌在年被陳慧娴翻唱成粵語版的《歸來吧》。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江蕙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點將唱片

發行時間:  年10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閩南語流行TaiwanesePop

專輯介紹:

一九九二年最風光的專輯唱片-無疑的,非《酒後的心聲》莫屬,而它所代表的意義,當不只是江蕙廣大的聽衆支持而已。自《惜別的海岸》以來,江蕙便被視爲台語歌謠的代表人物,扮演起苦命的台灣女性,等待著出外的夫婿回航,或是爲異鄉客歌唱的酒家女,藉酒消愁。那卡西式演唱的苦女形象,似乎成爲台灣底層婦女的刻板印象,爲她的歌唱生涯造成瓶頸,卻反而成爲台語歌的象征。

盡管如此,我們看到江蕙仍堅毅地唱著悲情的歌,她的歌藝也在不斷進步著。直到進入點將公司,在這張專輯中,江蕙的形象才有了全面性的突破,整個悲情、黯然的氣質,頓時明亮開朗起來,而唱片本身的編曲、音樂的品質也有長足的進步,詞意則由悲哀轉向敘情、輕松的方向,更易朗朗上口,正如文宣中所言:「希望沒多久,聽你在卡拉OK,當做心聲大聲來唱!唱好多年後,依然愛唱。」由此明顯可見本專輯強烈的企圖心,要以更精緻的台語歌曲進軍都會市場!在國語流行音樂工作者操刀下,歌詞的風格更向一般時下年輕人所喜好的國語抒情歌看齊。

自《向前走》以來,國台語歌曲間的種族、階級性格已逐漸消融,市場的融合、閩南人*經地位的提升,對社會意識與市場偏好有著重大的影響,無形中推動了對台語音樂精細化的需求。除音樂本身的進步、減少對日語歌的抄襲之外,借用了逐漸開放和普及化的官方媒介及有線電視系統,放映精緻的MTV和傳統夜市走唱銷售系統配合,開創了驚人的銷售成縯,喚醒了那些隱藏在各階層的台語消費者,更由于擺脫社會批判的包袱,回到市井城鄉廣大民衆的感情生活,引起不分階段、地域及聽衆的熱烈回響。像《面紅紅》、《雙人枕頭》、《雪中紅》等歌曲皆一時傳唱全島。同樣的,從台北到屏東,從坐賓士車的董事長到生産線上的女工,從大都市的百貨公司、KTV到莊仔腳路邊攤、柑仔店,全台灣隨處都可以聽到江蕙的歌聲…

啊~我無醉我無醉無醉

請你不免同情我……

似乎苦命的台灣女性形象,正在逐漸轉變著,而台語歌曲也成爲輕松的休間音樂,沒有過分的悲情,也沒有句句刺耳的反諷或批鬥。我們可以說,《酒後的心聲》已經確立了台語符號的象征陸地位,足以與統治正統流行音樂的北京話鼎足而立了。

《酒後的心聲》榮譽榜:

第五屆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入圍、得獎

第五屆金曲獎「最佳作曲」入圍、得獎(酒後的心聲)

第五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入圍

第五屆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入圍

金曲龍虎榜周銷售冠軍連續半年;銷售突破兩百萬張

金曲龍虎榜年閩南語年度五大專輯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潘越雲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07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閩南語流行TaiwanesePop

專輯介紹:

《情字這條路》是滾石創業以來第一張台語專輯,也是潘越雲第一張台語的作品。而她在文案中所提的“謹以這張作品/獻給我摯愛的父母和西子灣”這十八個字,蘊含了潘越雲十七年成長生涯的回憶。

潘越雲的外表看似柔順,但個性一向冷靜、堅強,而在錄制這張專輯時,她的心情卻一直不穩,因爲有太多童年和父母的記憶浮上心頭。在高雄長大的阿潘,是家中七個孩子中的老麽,幼小的她,唱在西子灣的碼頭,看著來來往往的輪船感傷,獨自品嘗輪船的聚散與人事的無常。如此早熟的心靈與日後的家變,是她在十七歲那年開始獨自生活:反映在歌聲中沈穩而富磁性的生活詠歎,不由得讓人想疼惜她。她的聲音並不清亮,但厚度的凝聚力卻讓人覺得,她並不是靠“想象”在唱歌的,聲音的背後是整個生活的曆練。

這便是滾石第一次作台語唱片的嘗試,除了有作家林邊吳念真等人作詞助陣外,李宗盛亦大膽地聘用了香港著名的編曲家郭小林,他們二人在台北的錄音時完成了專輯的配樂部分。

正如滾石在宣傳文字上所寫“我們的動機,單純的不過只想做一張真正感人的台語唱片罷了。”在這張專輯中,你可以找到溫柔的感動。而與“新台語歌”中較質樸的寫實精神相較,《情字這條路》顯然是另一種樣貌的呈現。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陳明章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12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介紹:


  陳明章最新力作,台視歌仔戲花旦潘麗麗友情助唱。


  和一般流行音樂或是民歌大不相同,陳明章的作品真實,因爲它們都取材自我們生活四周。他用細膩誠實的心,描述這個社會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因爲他愛這個島嶼,他要用音樂記錄她的成長。

年前後,所謂「現代台灣歌謠」,陳明章並不像其他歌手(如林強、BABOO、陳升等)以西洋的搖滾、鄉村歌曲、城市民謠或藍調等創作類型,而是用傳統五聲音階的音樂形式來唱出具有現代味道的台灣歌謠。琵琶、唢呐、南胡等樂器常出現在編曲中,即使用了西方的吉他、提琴、豎琴等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仍然是東方味的音樂。例如在「新莊街」中,就用吉他彈了一段南管。此外,他也汲取印度西塔琴及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的部分特色,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陳明章創作的台灣歌謠,最大的特色就是從民間生活出發。不論戲仔、漁夫、農民、妓女、酒徒、甚至是生意人及公務員,他從他們的生命經驗取鏡,忠實而生動的反映這個社會。在輕輕的吟唱中,展現的是一個卑微的人物在面對生命的起伏時,婉然轉身的無奈。陳明瑜的詞,優美而富文學性,展示了台灣本土語言的文化美學內涵,如「再會吧!北投」∶「春夜的北投,是酒意,是回憶,是一朵花淪落的風塵,是三分酒意中的溫柔」,簡直就是首台灣詩詞。但這也許是陳明章的歌較易在校園、知識份子之間流傳,卻無法如他所期待的,廣爲一般平民階層的人所接受的緣故吧。

陳明章對於「歌」,是非常謹慎的,寫一首歌的思考准備期可能長達五年甚至十年,像「竹枝詞」就寫了八年多。他自己也說∶「我寫的歌原則就是連自己的不掉淚的歌絕不發表。」因此在「下午的一出戲」、「慶端陽」、「紅目達仔」和「竹枝詞」等歌中,不論是對台灣文化的流失感到悲哀與懷念,或是更深層的對現今社會遺忘曆史、忽視文化的控訴,我們都能找到他歌曲中的感情基礎,而不是徒有懷舊、悲歎的形式而已。

《下午的一出戲》一方面承續了台灣民謠的哀愁特性,另一方面則超越純個人式的抒懷訴苦,以更寬廣的視野陳述了社會文化與人的困境。(莊琬華)

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陳芬蘭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吉馬唱片

發行時間:  年06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台灣民歌運動TaiwanFolkScene

專輯介紹:

楊三郎鄉土悲情樂章

陳芬蘭古典浪漫情節

你可能覺得,這張專輯裏的歌

盡是男女愛情的悲調,但是如果再深一層思考

你會發現,這些歌曲,反映的其實是那個年代裏

在這個悲情島嶼上,所發生的種種苦悶與悲憾。

「楊三郎小傳」

本名楊我成,民國八年十月十八日出生於台北縣永和鎮。

自幼學習小喇叭,十八歲前往日本,拜清水茂雄爲師,鑽研作曲、編曲。白天上課,晚上在老師的樂團裏打工賺錢,並取「三郎」爲藝名。

年,楊三郎曾經在內地各大城市夜總會擔任樂手,直至抗日戰爭激烈才返回台灣。後去日本,參加三大歌舞團之一的“東京少女歌舞團”。因不習慣日本浴池男女同浴,他不敢走出浴池,直在熱水中泡得暈過去才被朋友救上來。有一次歌舞團的小姐們聚在一起聊天說心事,才知道大家單戀的都是同一個楊三郎,不免相擁痛哭。歌舞團的老板是位大哥級的人物,此時傳到老板耳朵中,楊三郎立即被開除,從此開始各地遊曆演奏。

年,演藝股股長呂泉生鼓勵加入“台灣廣播電台”的楊三郎嘗試作曲,鼓手那卡諾自告奮勇寫出《望你早歸》的歌詞交給楊三郎,開始兩人第一次合作。年代,《望你早歸》還曾被反對運動者用來盼望流亡海外所謂黑名單上的反對運動人士返鄉的歌曲,此曲不再只是普通的流行歌曲,而被視爲民謠,在台灣的各個發展階段均滿足很大一批人的需求。永和市仁愛公園內的楊三郎銅像底座上,就刻有《望你早歸》的歌詞與曲譜。

......

由于特殊的曆史原因,台灣流行音樂其實是一個不同文化交彙的産物。這其中既有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元素,同時也不同程度受到了舊上海、日本、美國等諸多文化的影響。如果單純地從語言上,可以將台灣的流行音樂劃分爲國語和台語(閩南語)兩大版塊。傳統意義上的台灣台語民謠源自于我國東南沿海赴台的先民。他們當年在開疆拓土之余,更多的借助音樂來傳達對故鄉的思念。這些歌謠經過輾轉流傳,逐漸深入了大衆,從而孕育出了真正的民間歌謠。像曾廣爲流傳的《思想起》、《草螟弄雞公》、《青蚵仔嫂》、《高山青》等等……抗戰期間,台灣湧現出了周添旺、楊三郎、鄧雨賢、陳達儒等一批台灣歌謠的前輩創作者。他們的出現,結束了台灣民歌在民間自生自滅的發展曆史。這些人的作品通過描述男女離別之情,來控訴日本對中國台灣省殖民統治和對祖國大陸的期盼。當時像《望春風》、《心酸酸》等作品,都隱隱地唱出了抗戰時期台灣民衆的心聲,在社會大衆中深植民心,引起了廣泛的影響。在抗戰時期諸多的台灣歌謠創作者中,楊三郎與鄧雨賢是其中最爲突出的,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兩位。

這张專輯由台灣國寶陳芬蘭重釋楊三郎大師的作品,加上遠赴內地結合百人管弦樂團的氣勢和編曲更突顯歌手甘醇有味歌聲,92年日本重制版,由日本jvc所研發之k2超分辨率技術處理讓您更有珍藏價值。

專輯曾獲民國八十一年(公元年)金鼎獎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陳揚

語種:  電影原聲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09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介紹:

年,潘越雲與著名作曲家陳揚合作推出了《桂花巷電影原聲帶》。這張專輯揭開了台灣電影原聲專輯的發展序幕。

《桂花巷》,蕭麗紅原著、陳坤厚導演、陳揚配樂。說的是一個女人,在一個人情敦厚、保守古老的社會裏,和她的命運抗爭的曆程,事實上也就是人與天的抗爭——在困厄的環境中,追求生存的尊嚴。這個故事幾乎完整地呈現出台灣近百年來文化的風貌,而且是道道地地台灣本土的氣息。而對一部這樣民俗的作品,陳揚回憶說:“爲了《桂花巷》,我到澎湖去住了三天,帶著相機東照西照,騎著機車到處跑。那三天裏,我感受到海風的味道,太陽、海、中午沙灘的炎熱。回到錄音室裏,我突然發現那種炎熱本身的可愛,那種它和身體結合的快感。寫《桂花巷》時,我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要告訴別人,一個人在大自然中的那種無奈和渺小,剩下的……其實就是一首歌嘛!”

在編曲上,陳揚企圖以“現代的手法處理古老的情感”,于是它放進了傳統的樂器如古筝、琵琶、笛子,也加上了現代的樂效和技巧,但基本上從單純的動機發展,盡量讓它單純,去掉多余的樂器聲音,在音色及視野上較爲寬廣,表現出特有的時間性、地方性和情緒。

向我一生的命運就像風筝打斷線

隨風浮沈沒依靠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朵再壤也開一次偏偏春風等不來

只要根莖還原在不怕枝葉愛台風

誰知花等人摘已經霜降日落西

啊——已經霜降日落西

風吹身軀桂花命如果想起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散禍福當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回頭看把他當作夢一般

啊——把他當作夢一般

《桂花巷》是專輯中唯一的一首歌唱曲,由吳念真說寫的如詩一般的詞,加上陳揚所譜寫的曲,簡單的樂器運用,卻營造出悠悠深遠的空間感;由潘越雲婉婉吟唱,慢慢道來,深刻描繪出“剔紅”長長一生的奮鬥及對生命的體諒,呈現出飽滿的人文精神。如同陳揚所說的:“從古典出發,永遠帶著現代色彩,卻仍是古典情懷。”這或許就是這張專輯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吧!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羅大佑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年09月26日

專輯類別:  合集、雜錦

專輯風格:  閩南語流行TaiwanesePop

專輯介紹:

在這張母語(台語)音樂的摸索制作過程中,羅大佑驚訝的發現到語言竟是如此活生生的生存著--像人的生老病死。他要用歌聲來彌補,用音樂來歌頌這片我們一同耕耘的土地。

一九八八年羅大佑在出版了《愛人同志》之後,到香港成立了“音樂工廠”,以利他“東張西望”。做爲一家公司的老板,過多的行*事務是他分身乏術而無法專注創作,而作家林夕即意大利編曲家花比傲的加入,使的“純羅大佑”風格的音樂不再,而是“音樂工廠”集體創作的呈現。一九九一年九月,羅大佑出版了他的第五張專輯,也是他的第一張台語專輯——《原鄉》。

初聽《原鄉》,仍可依稀感覺羅大佑的音樂風格,在一個幾乎固定的基調上展現歌詞的魅力。順著音樂的“火車”,走入“原鄉1”,在淒蒼的吟哦聲中,腦中隱隱浮現的是當年冒險外移的先民;之後又回到現代的“大家免著驚”,批判意味仍濃,但與林強有力、清楚、節奏感強烈的vocal相較,羅大佑似乎唱得有些力不從心。整張專輯大致藉由或悲憫或批判的筆調,烘托出古今交錯的曆史情境,再加入豐富的樂器、華麗的編曲,呈現羅大佑對原鄉的思考。

“從香港回到台北,我發現語文實在是中國很大的問題。我想能不能用音樂簡單的melody,找到中國人數百數千年前的共通點,因爲歌是從語文衍發出來得,但是音樂一定是從民族的情感、個性、共同文化引發出來的,如果能從音樂中找到文化和民族的共通點,語言的問題就解決了……音樂應該被賦予一種使命感,去扮演某種溝通的角色,……因此原鄉是我後來很重要的創作方向……”

專輯文案:

歌,是語言的花朵。

在這母語音樂的摸索制作過程中,我驚訝的發現到語言竟是如此活生生的生存—一如我們脆弱生命的喜怒哀樂與生老病死。

根本,沒有人的台語是真正標准的從我們父母直到我們祖宗所用的生活語言內,沒有人有資格聲稱他是一個標准。除非他無知到根本漠視了時間與空間才是唯一的主宰與支使者。

于是,我多少是帶點罪惡感的,因爲我們妥協,我們被支使。無力之余,只有用歌聲來彌補,只有用音樂來歌頌。至少,前人血淚斑斑所肥沃成的土地上,我們須祭拜。

花朵,有朝將落土,繼續肥沃這片土地。

千年之後,百花或將怒放。大地之下,我們也許微笑:“這片土地,畢竟我曾經耕耘過”。

羅大佑火車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沈文程

語種:  五種語言

唱片公司:  愛莉亞

發行時間:  年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介紹:

年,作爲新人的沈文程以首張閩南語專輯《心事誰人知》,在樂壇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作品中融入了國語、閩南語等多語素,在樂壇上首開了閩南語歌多元化嘗試的先河,並成功地探索到了閩南語歌在流行市場上的潛在市場,從而轉化、開啓了閩南語音樂商業化的先聲。這種多語多音樂的嘗試,從某種意義上講更符合台灣民衆日常用語的經驗,因而輕易地打入了流行音樂市場,成爲當時頗受歡迎的一張閩南語作品。而專輯制作人同時也是“心事誰人知”的創作者蔡振南,亦是台語文化中極爲重要重要的角色,在他的精心制作下,作品呈現出了一派全新的面貌,而這一切也爲他贏得了樂壇的廣泛關注。自沈文程、蔡振南之後陸續有洪榮宏、陳明章、江蕙投身于台語音樂的發展中,從而確立了台語音樂在台灣音樂市場上應有的地位。

只要看一眼沈文程在唱片中的封面上頂著爆炸頭、穿著喇叭褲、襯衫開衣領的舞台形象,任何一位當代代台客都要甘拜下風。別忘了那可是年,追本溯源,在台語歌的曆史上,不是伍佰而是沈文程,堪稱台客系譜上的第一人。

《心事誰人知》也是當時年僅二十八歲的蔡振南寫出的第一首閩南語歌曲創作,樂曲淒美婉約,歌詞又切中一般基層民衆的生活與心情,使得這首歌曲曆久不衰,也堪稱是蔡振南本人江湖傳奇的起點。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鳳飛飛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百代唱片

發行時間:  年08月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介紹:

選自年8月25日由EMI發行。何慶清制作《想要彈同調》專輯,這是一張全新演繹台灣早期民謠的作品集。

年,對台灣歌謠懷抱著特殊情感的鳳飛飛開始著手台灣歌謠的搜集與研究,意圖將一些從未發表的、已經失傳的,或少人傳唱的台灣歌謠重新整理出來,爲日據時代至台灣光複到近代的台語流行音樂作一個忠實的曆史見證,用聲音唱出屬于這塊土地的心曲與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鳳飛飛在“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所遺留的舊資料中,無意間尋獲了這首整整被埋沒了五十八年,從來沒有發表過的鄧氏手稿《想要彈同調》。《想要彈同調》意外“出土”,帶給鳳飛飛無限的歡欣與鼓舞,也成爲這個台灣歌謠複古計劃的正式名稱。曆經一年多的搜集與整理,年8月,鳳飛飛推出《想要彈同調》計劃的第一張作品,也以《想要彈同調》作爲該張專輯名稱。

《想要彈同調》是一首單相思的情歌,雖然使用的字眼不是現在年輕人所熟悉的綿綿情話,但它的心情故事卻是相同的。反覆吟唱著這首《想要彈同調》時,可以發現歌詞中捕捉到了一種台灣人很低沈的心情,這種心情根植在台灣人心靈裏很深的地方:那就是一代又一代,他們想和統治他們的人唱著同一個調子,想和那些可以左右他們命運的人跳著同樣的舞步;雖然他們辛勤地唱著、賣力地跳著,然而,悲哀卻是別人都看得到的。幾百年來,台灣人的內心底一直想著要和人彈同調,但卻怎麽彈也是“單思調”,只能“唱歌念曲解心悶”,用歌聲纾解內心的悲愁。

我们还選擇了另外一首《牽成阮的愛》做爲試聽曲目,此歌是唯一一首兩次被選進台灣百佳唱片專輯裏的歌曲,作詞:李坤城,作曲:羅大佑。兩次被選入百佳唱片實屬不易,詞曲及編曲沒有任何改編。此歌同時被選入另一張百佳專輯:第79號羅大佑的“音樂工廠”年出品的專輯《原鄉》。還有,另外兩首歌曲也兩次進入台灣百佳唱片,一首是《童年》,先收錄于百佳唱片第20號專輯《張艾嘉的童年》專輯。羅大佑後來也唱了《童年》,歌詞中僅把隔壁班的“男孩”改成“女孩”,其他情節沒有變(一樣著迷諸葛四郎、老是忘記回家功課、常常一個人面對天空發呆......)。張艾嘉道:羅大佑常半開玩笑地說,《童年》是被我搶去唱的,我卻深深體會出,沒有人能將羅大佑的歌表達得比他自己好。然而,感謝羅大佑與張艾嘉青春無悔的組合,才有男孩與女孩共享的童年之歌。《之乎者也》專輯實至名歸入選百佳唱片第1號。另一首是陳明章兩次編曲的《新莊街》,此歌第一次出現在年的百佳專輯《抓狂歌》,第二次出現在年的百佳專輯《下午的一出戲》裏,前者娓娓道來的緩慢情緒,讓聽者漸入情景,後者加入童聲同樣動聽,兩者風格略有不同。

鳳飛飛-牽成阮的愛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原聲帶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波麗佳音

發行時間:  年06月02日

專輯類別:  原聲帶、影視音樂

專輯介紹:


  以黑社會少年爲主題,企圖表現出台灣底層那種又土又氣力的味道,內容是台灣流行樂壇前所未見的範疇,技巧方面更是有創意地結合了各路人馬,卻不失其意念的完整性。林強的〈你真正上厲害〉用搖滾方式去诠釋少年人苦無出路的狂飙激情;BaBoo用迷幻的唱腔,貼切地表現出吸安的心理狀態,〈少年安〉和〈電火柱仔〉可說是繼《新台幣》專輯後的佳作;吳俊霖獨特的藍調搖滾用來诠釋〈少年吔,安啦!〉的浪子悲唱、〈點煙〉中的孤單無奈,更是不作第二人想。這些精采創作,正如唱片監制倪重華所言:“這次我們走得最遠,遠離所有流行歌曲的套式。”

台灣百佳第號

藝人:  洪榮宏

語種:  閩南語

唱片公司:  光美唱片

發行時間:  年09月13日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風格:  閩南語流行TaiwanesePop

專輯介紹:

咱兩人,

做陣遮著一支小雨傘。。。。。。

繼《心事誰人知》之後,許多描寫底層民衆處境與心情的台語創作歌曲被傳唱,但是內容不外乎浪子悲歌、哀怨的棄婦、怨女、郁悶的飲酒歌等等,許多作品品質粗糙,宿命的悲情大于對社會的反省與批評,也造就了台灣歌曲的刻板印象。這種歌曲反應了部分民衆的心境,卻缺乏對于不公平體制的檢討,加上只能依靠傳統夜市上走唱的行銷系統去販賣,少有機會上官方媒體去打歌,流通的階層有限。

《一支小雨傘》這張專輯顯然打破了前一段時間台語歌曲的框架,歌曲在內容上以情歌爲主,不乏輕快活潑的佳作,一首《一支小雨傘》悅耳動聽,加上洪容宏的好嗓音,不久就紅遍全省,大街小巷,男女老幼都愛哼唱,成爲台語情歌的代表作。雖然這張專輯並沒有從此一掃台語歌曲自怨自艾的習氣,至少他成爲台語歌曲中的一脈清流,清晰活躍的氣息,不分階層的流行,爲閩南語市場開拓了新視野:也喚起我們對樂觀而充滿生命力的台語老歌的記憶。

《行船人的愛》描寫的主題是做爲海島的台灣,魚民成千上萬,出海捕魚經常一去數月,對正在戀愛的討海人,離別就成了家常便飯的事,由南語歌王——男版鄧麗君之稱的洪榮宏所演繹的此歌,感情真摯,表達非常到位,讓人感動不已。

雖然專輯介紹大肆渲染當年大紅大熱的歌曲《一支小雨傘》,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此歌不是原創作品,因此我們又選擇了一首由黃敏作詞,洪榮宏作曲的台灣原創歌曲《行船人的愛》做爲試聽曲目。

(注:推送港台大陆欧美经典音乐,音乐数据由QQ音乐版权提供,部分歌曲欠奉。)

?个人

收藏黑胶唱片、卡带及C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