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花巷里的媒电工镜头语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74796.html
想必电影《寄生虫》在前些日子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该片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这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奖。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寄生虫》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并且创造历史成为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导演通过无数镜头语言的运用,通过镜头的移动和角度,把影片更深处的东西向我们娓娓道来。

(《寄生虫》颁奖典礼)

当然,优秀的镜头不少,镜头也会说话,镜头是用视觉手段传达信息的一种语言,和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编程里的C语言java都是一样一样的。既然镜头是语言,那么它就能翻译。镜头究竟是怎么来说话的?它们在影片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跟我来一起康康!

情绪代入

(选自《我和我的祖国·北京你好》)

这个镜头出自《我和我的祖国·北京你好》,医院里的一场戏。

导演让葛优围着小孩转了一圈,同时摄影机也在缓慢移动,逐渐靠近小孩。两个人的台词听起来是在互相呛,而一会儿镜头已经悄悄把张北京推出画外了。当小孩说出“汶川”这两个字的时候,镜头给了一个横摇,看向了张北京。

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摄影机的移动来做台词传声筒的功能。当小孩说出“汶川”这两个字,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东西。特别是在影片发生的那个年代——年。相信每一个看电影的观众,在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都会受到那么一下撞击。而这一下横摇,就把这两个字,伴随着它产生的心理冲击,迅速而完整的送到了张北京面前。这个横摇,让我们感觉仿佛一颗看不见的炮弹,在空中飞过,一下击中了玩世不恭的张北京。

之所以这个镜头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实际上是得益于前面人物和镜头调度的设计。是前面导演不易察觉的把张北京转到了画面之外,才让这一下横摇成立。从而迅速地让观众产生情绪代入和共鸣,为影片增加了不少可观性。

时间流逝

(选自《暮光之城2:新月》)

这个镜头出自《暮光之城2:新月》,是贝拉在被分手时的一场戏。

环摇镜头将贝拉的绝望和时间的更替都展现出来,如果是用语言表达或者其他方式,都不能更好地表现空间,表现人和物在空间的关系。可见导演在这个镜头的巧思。

(选自《小时代3:刺金时代》)

这种时间流逝的表达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中也有体现。(也可能是抄袭致敬)

(仅代表个人观点,非杠非黑,并无敌意,仅表达字面含义无讽刺、暗示意味,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无意引发论战及侵占公共资源,语言不当之处请见谅,若本观点冒犯到您我诚挚表示歉意,若您不赞同我观点不必特地回复我。)

交代场景

(选自:《闪灵》)

这个镜头出自《闪灵》,是个跟随镜头。所谓跟随镜头,就是被摄人物走到哪,摄影机就跟到哪。一般都是长镜头,拍一个这样的跟随镜头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看人物的后脑勺,跟随镜头的主体虽然是人物,但要表达的主要信息是场景环境,所以跟随镜头一定是人和背景都清晰。

另外跟随镜头在视听语言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观众快速的进入电影空间。电影创作特别重要的一个事就是用摄影机带领观众进入到电影空间。而跟随镜头就是带观众进入电影空间最好的镜头。因为跟随镜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视点,通过跟随镜头看到的信息,基本就是场景中人物看到的信息,是带有主观性的,但又不是人物的主观视点。我们和人物一起运动的同时,和人物之间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微妙联系。我们和人物在同一个场景,看到的场景是一样的,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在环境和背景上,潜意识里会不自觉的去关心这个人物,这种微妙的感觉不知不觉就让观众完全的进入了电影空间。所以,电影里用好一个跟随镜头,性价比是极高的。

不信?你看看下面这组镜头,有没有跟着人物进入电影空间?有没有会不自觉地关心人物?

(选自:《阳光普照》)

有没有被吓到?(嘻嘻)

表明立场

(以下片段均选自:《七宗罪》)

我们看看导演是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的。

这个镜头是对两个主人公侧面跟拍,转到正面。而侧面跟拍我们是不与人物产生共情的。而这个人物导演却选择了背面跟拍。我在上面写道——背面跟拍会让我们与人物产生共情,但是这个人没有露脸,导演选择了跟着没有露脸的这个人走。两个主人公——皮特和弗里曼导演却选择了侧面、大景别的跟拍,显然在这场戏中,导演就表明了,在这场戏,他在两位主人公和这个神秘人之间更倾向于站在神秘人的立场上,而这个神秘人却没有露脸,所以这几个镜头跟下来,悬疑感陡升。

我们看后面导演是怎么表现这个神秘人的。他用了缓推和仰视。

而主人公和其他人则都是常规的中景拍摄,显然导演又一次选择了突出强化这个神秘人。

直到这个神秘人趴在地上了,导演都没有选择俯视的角度,而是一直保持平视。这说明导演根本没打算把这个人物当成反派人物来表现。整个这一场戏,他没有使用过一次主人公的视点镜头,他的立场是完全站在神秘人这边的。

正是因为导演的镜头一直在对这个人保持仰视和尊重,所以《七宗罪》这个电影如此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反派角色。

结语

镜头语言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多看,多拍,多思考,镜头语言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新换代,能不能读懂,还是要看个人的努力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