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是不是经典,它为什么经典,是读诗人常有的疑问。每当读到精彩的诗句,总会身心舒畅,可是想将感受表达出来却又非易事。
唐代诗人司空图,写下了《二十四诗品》,可以看成是对古诗词品鉴的理论性解读。《二十四诗品》其实就是二十四首诗,概括了不同诗歌风格的特点,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
01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雄浑气势的诗歌是我们喜爱的,边塞诗人、豪放派诗人常有雄浑气势的佳句。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02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冲淡是略施淡墨却淡而不薄,淡而有味。魏晋文人濯足清流,不染尘俗,对平静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形成了冲淡。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03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纤秾是指纤细和丰腴,通俗的形容就是瘦与胖。与冲淡相比,纤秾用的是浓彩,辞藻更加华丽,色彩更加缤纷。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韦应物《答东林道士》: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苏轼评价韦应物诗“发纤秾于简古”。
04沉著
绿衫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05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高古指高远古雅不涉俗韵的风格。白居易《与元九书》:“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
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陶渊明《拟挽歌辞》: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06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典雅即正派庄重,优美不粗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的点睛之笔,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是最佳的诠释之作。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高骈《山亭夏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以上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前六品,闲暇时欣赏古诗词是一件乐事,可以让低潮的心情澎湃起来,也可以使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读诗之乐,从尝试品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