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毅元帅昏倒山林,一位妇人机智解救,后人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48.html

今天计划从信丰县骑行到大余县,走油山镇方向。油山镇是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这里不但见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的危机四伏与艰苦卓绝,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今天,我将要前往的地方,那里就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事迹。在离油山镇不远的老屋下村,这里有一处陈毅陈老总疗伤处旧址,也称“扶志堂”。

年冬,国民*残酷“清剿”留守南方的红*,陈毅老总和油山游击队早就断粮好几天,又恰遭国民**伏击,随后陈老总也与游击队失去联系,并在锡坑小组屋后的树林里迷失了方向,饥饿加上旧伤复发,使陈老总昏倒在地。后来,红色交通员李桂花上山打柴时,发现了昏迷的陈老总,马上救回家中疗养,并托人向游击队报信。

当陈老总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平放在铺垫好的木板上,才知道是被上山砍柴的李桂花救回家中养伤。不久,一队国民*士兵便搜查到村子里并挨家挨户搜查,敌队长在一个保长的陪同下,来到李桂花家,进屋四处打量查看后,眼光停留在破旧的小阁楼上,并问道:楼梯哪里去了?李桂花不慌不忙地回答:生霉了,怕小孩往上爬会摔跤,拿走了。

敌队长像发现了什么似的说道:我要到上面去看看,坏梯子在哪里?李桂花假装生气地应道:在院子里,要搬你们自己去!保长瞪一眼李桂花后,就去把梯子搬了进来,敌队长就爬上摇摇欲坠的木梯。这间阁楼只有一人高,里面堆放着闲置的农具、几个破斗笠,和一堆干稻草,我们的陈老总就藏在那堆干稻草堆里。

敌队长刚准备迈步登上阁楼,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桂花猛地把一个砂钵往地下一砸,“哐当”一声,吓得敌队长赶紧掏出手枪,指着下面问道:怎么回事?边说边慌里慌张地下楼梯。李桂花往身边小孩屁股上使劲抽几把,大声训斥道:谁叫你捣蛋的,把我的砂钵打破了,该打!“哇”的一声,小孩子委屈地大哭起来。去他娘的!敌队长生气地骂了一声,又准备上楼去搜查。

突然,院子外响起了枪声,一个士兵匆匆走了进来报告说:发现“共匪”往山上跑了!敌队长挥了挥手枪,急促地命令道:给我追,千万别让“共匪”跑了!望着敌人跑远的身影,李桂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刚要上楼梯,几位游击队员便跨进院子里。看见几位游击队员,李桂花惊喜地说: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并用手指指着阁楼道:他在上面,刚才好险呀!

游击队员说:我们得到报告后,赶到这里时发现这里到处是敌人,刚叫几位游击队员把敌人引开,估计敌人很快又会返回来,我们要赶快上山!游击队接陈老总下来后,陈老总真诚地对李桂花说道:谢谢你,桂花嫂!我们要赶回山上了,有机会再当面道谢。说完,便和游击队一起往山上走。

几十年后,陈老总的儿女也都相继来到信丰,来到他们父辈战斗和生活过的革命老区,看望慰问李桂花和当年帮助过游击队的乡亲们的子孙后代。

李桂花,年生于油山镇坑口村,5岁时被锡坑朱姓人家收养为童养媳。年参加革命,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赣粤边特委把李桂花家设为游击队的一个联络站,李桂花成为一名“红色女交通员”。年春,项英将*、陈毅老总等从于都上坪突围来到油山坚持和领导三年游击战争时,都先后到过李桂花家,他们亲切地称呼李桂花为“桂花嫂”。年6月27日,李桂花病故。李桂花是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同志,经过很多风险考验,对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老总疗伤的这里,依然是当年的房屋建筑,如今外墙粉刷上*色颜色,看着挺新的,但里面依然还是陈旧的布局,狭小的房间,仿佛还可以想象当年住人时的杂乱。在房屋的尽头,有几阶台阶,指向陈老总当年受伤昏迷的地方。沿着指路牌,走在一条小道上,现在这里是一片竹林,旁边还放有几个养蜜蜂的箱子。不多时,便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营救陈毅同志处”,这里就是当年我们陈老总受伤昏倒的地方,也是李桂花营救陈老总的地点。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必经过无数的艰难历险,甚至危及生命。陈老总虽说没有随大部队进行万里长征,但留守南方三年时间的艰难困苦同样伟大,同样值得我们敬仰。参观完这里,就接着骑行,晚上赶到大余县。骑行重走红*长征路第22天,从信丰县到大余县,骑行85公里,总里程公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