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红星村盆景园负责人周汇程“报案”,称自己种植的数百株名贵盆景一夜之间惨遭“枯叶病”袭击。无独有偶,在修文县小山村的一个猕猴桃基地里,也有大批果苗“诡异”枯死。
“罪魁祸首”是谁?
案件一:名贵盆景嫩叶突然枯萎
红星村海拔米左右,有个名贵盆景园。
“种植了8年的数百株名贵盆景,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得了‘枯叶病’,这事太蹊跷!”盆景园负责人周汇程无奈摇头。
金弹子盆景枯萎
园内密密麻麻种植着多种盆景园艺植物,品种繁多,其中最名贵的要属“金弹子”,约有株。
园中的樱花树,树下间作的蔬菜以及野生的各种杂草,其花叶都未出现异常。而园内的桂花树、金弹子两种树刚萌发的嫩梢、嫩叶却大量枯萎。
桂花嫩枝“莫名其妙”枯死
据了解,这一现象最初在4月5日早上被发现,此前园内各种植物长势良好。周汇程最初以为是嫩梢遭遇了夜间降霜影响,但查阅4月3日和4日夜间天气情况后,发现夜间气温并未降到0℃或以下。
于是,他再次对桂花树和金弹子的生长习性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均是耐寒植物,且四季常青,即使在当地高海拔的大雪天气里,仍能傲立霜雪安全越冬,并未出现叶片遭受霜雪损伤的情况。
案件二:猕猴桃嫩枝叶“诡异”枯死
“嫩枝、新叶、花蕾都枯死了!这片地几乎绝收。”在小山村龙井关猕猴桃基地里,果农也正感纳闷,因为发现猕猴桃枝叶枯死现象,同样是在4月5日上午。
这片面积达数百亩的猕猴桃果园处于一个缓坡上,坡脚海拔高度米。园中数百株猕猴桃树上的枝叶花蕾连片蔫头,枯死发黑。
修文县小山村成片猕猴桃树枯死几乎绝收
而在半山腰上的猕猴桃园海拔高度为米,只有一半猕猴桃树受灾,部分存活。
在猕猴桃基地的坡顶处,海拔高度米,这里的猕猴桃树反而安然无恙,丝毫未受损,且长势旺盛良好。
山顶的猕猴桃树长势良好
这又是为啥?
非虫害农药所致
是不是病虫害原因导致?盆景园、猕猴桃园的负责人纷纷表示,问题出现前,苗木营养充足,树势非常健康,长势良好,并无任何病害隐患和征兆。凭多年的种植经验,他们首先排除的就是病虫害。
难道是有人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故意搞破坏?
据了解,如今利用无人机对稻田、果园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技术已普遍成熟。针对此案来说,如果有人利用无人机对盆景园喷洒农药故意致使植物死亡,从技术上是能实现的。
那为何只有桂花树、金弹子、猕猴桃藤枝叶受损,其他植物却完好无损?
记者请教了一位售卖农药的店主,他表示,针对某些特别属种植物,专门有“精准致死”的农药。因此,若有人利用无人机故意向盆景园喷洒农药,就会出现园中部分植物生长完好、部分植物枝叶枯死的状况。
盆景园、猕猴桃园事件发生后,有园主向警方报案。经警方现场提取枯死枝叶样品送专业农残机构检测,结果为“无农药残留”。因此“有人故意破坏”这一猜测,也被排除了。
气象专家权威解释
无霜雪凝冻、没有病虫害、也非人为,那又会是什么原因呢?
贵阳市气象台预报员彭科曼调出气象数据,经应用气象工程师周博杨侦查,“罪魁祸首”最终浮出水面——
据贵阳市气象台监测,4月2日20时至3日20时的气象资料表明,修文县3日凌晨1时气温为4.5℃,到6时45分气温陡降至1.4℃,约1小时后回升到3℃,2小时后上升到5.3℃。
10时后,气温陡升至14.2℃。此后,当日白天为晴好天气,最高气温达19℃。
1.4℃对农作物是否有危害?
据周博扬介绍,3月31日—4月2日在开阳县,3月31日—4月3日在修文县出现过“倒春寒”天气过程,程度虽轻,但突然到来还是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同一片猕猴桃基地,海拔不同,受灾情况为何不同?
当地一位种植猕猴桃多年的果树专家王先生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4月3日清晨,龙井关猕猴桃基地山脚下一带,曾一度出现浓密的平流雾,山腰处是薄雾,而山顶上则没有雾。
经气象专家分析,浓雾中含有大量水汽,水汽遇冷凝结并附着在猕猴桃等植物的枝叶上。当天10时后,浓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当日最高气温达19℃。由于气温陡降、陡升,一些植物的嫩枝、新芽、花蕾在这一冷一热中活活被“折磨”致死。
气象专家介绍,当被水浸透的植物嫩枝叶突遇陡降到1.4℃的气温时,一些耐寒能力较弱的枝叶会遭受“倒春寒”冻害。山腰处的薄雾水汽轻,遭受“倒春寒”冻害不严重,而高海拔处因为没有浓雾,尽管气温陡降到1.4℃,但植物枝叶上干燥无水,加之气温陡降持续时间短,随后气温很快回升,因而高处的猕猴桃未遭冻害。
通过现场取证、“案情”分析、多方求证,谜底揭开,原来“罪魁祸首”竟然是——“倒春寒”。
广告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石奎贾华
图片提供:石奎
编辑:张琳皓
审核:段昊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