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川·诵
文字,藏着几多情怀、几多秘密……
声音,演绎着生活的画面
诵读的魅力,带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透过屏幕,让我们感受文字与声音的力量
亲情犹如桂花香
作者:崔红玲诵读者:李乐观
喜花,对桂花更是掏心掏肺地喜欢。
母亲说,在这点上,我与她倒是蛮相似的。
每次逛花市,只要遇到桂树,母亲便迈不动腿脚了,前前后后地转着看,真真儿是恨不得都给搬回家去,浇水、施肥、松土、修剪,在漫漫时光里一边养着,一边交心。
于是,母亲住不惯城里,总觉得城里的房子钢筋水泥味儿太浓,太挤兑桂花的香气。再则,城里的泥土地太难得,住在小区房,就只能将桂树养在花盆里,太限制桂树生长。
哪如乡下,只要自己乐意,房前屋后,随便栽种。
反正,在母亲眼里,桂树是一定要接地气才好,种在盆里,着实俗气。
我不像母亲,家里有院落,可以随心所欲地折腾,但偏又对桂花喜到了骨子里,于是,也就顾不得讲究了,在搬家的前一天,到花市转了又转,最后挑了棵胳膊粗、半人高的丹桂,栽到陶瓷盆中,安置在阳台上。
俗就俗吧!生在人间江湖,本就不可能不染些许俗气。用祖母的话讲,红配绿,在不少人看来,俗气得紧,但在她眼里,自家孙女穿上去,却别有一番韵味,怎么看都好看!
于是,又满心欢喜地在桂花树边上安置了矮桌矮凳,读书写文,听曲泼墨,看窗外的繁花年年生灭、岁岁枯荣……
桂花满树时,母亲取出竹扁,就着晨光掠起的乡野气儿,采了桂花,蒸了糕,又酿了酒,糕切了块,裹着纱布,放入镂空的青竹盒,酒用青瓷瓶封好,连催带推的,让父亲给我们姊妹四个挨个儿送去,似乎晚一刻便会错过。
晚暮,煮了红枣莲子粥,炒了莲藕、香菇、秋葵、花生米,配以桂花糕、桂花酒……
忽然想起住在乡下的母亲,想起院子里与母亲交心多年的桂花树。
忽然觉得,桂花是润着爱深情长的,花香、糕香、酒香,皆是人间烟火。
那烟火,就在漫漫光阴里,恰到好处地温暖着经遇的寒凉,熨烫着生命的褶皱。
让人念念不忘。
念念难忘。
诵读者:李乐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诗词学会秘书长,焦作大学客座教授,焦作电视台“乐读论语”专栏主讲。
征 集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jzrbxmtzx
.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郭子轩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