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
尘缘如梦
几番起伏总不平
到如今都成烟云
情也成空
宛如挥手袖底风
幽幽一缕香
飘在深深旧梦中
繁华落尽
一身憔悴在风里
回头时无风也无雨
明月小楼
孤独无人诉情衷
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漫漫长路
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
尝尽人情淡薄
热情热心
换冷淡冷漠
任多少真情独向寂寞
人随风过
自在花开花又落
不管世间沧桑如何
一城风絮
满腹相思都寂寞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八月,又称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竹春。桂月、壮月、仲秋——农历八月,一曰桂,二曰壮。因居称季之中,又叫“仲秋”。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又将八月称为“仲秋”、“虫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故称“桂月”。
桂花
银白的脱俗,*色的淡雅,妃红的沉稳,它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丛丛地浅浅地笑着、颤着,就那样挤在了枝头。直到仲秋时节,皎皎的月光透过影影绰绰的繁枝,不经意间幽幽的香顺着夜色飘来,带来一许离愁,一许相思。沿着石阶拾起落在地上的小小花儿,夹在书页间,希望可以延续嗅觉的记忆。期望每每打开书,清可绝尘的余香能如游丝般在空气中若隐若现,正如我对你的思念——远方的佳人,在这仲秋八月,你可期待着人月共圆?
桂花花语
桂花的花语和寓意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凡仕途得志,飞*腾达者谓之“折桂”。各带文人骚客,对此物皆有吟咏。
柳永
《望海潮》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宋之问《灵隐寺》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李白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李贺
翩联桂花坠秋月......
兰风桂露洒幽翠,
红弦袅云咽深思。
......
翩联桂花坠秋月,
孤鸾惊啼商丝发。
......
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李清照
《拥鸽天?桂花》
暗淡轻*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入药
《说文》记载:“桂,江南木,百药之长”。
《本草纲目》载有木犀花气味辛温无*,“同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含,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梁陶弘景注的《名医别录》“所谓正圆如竹者,谓皮卷如竹筒。陶氏误疑是木形如竹,反谓卷成圆者非真也。”
今人所栽岩桂,亦是桂之类似柿叶,亦有锯齿如枇杷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其皮薄而不辣,不堪入药。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搽、发泽之类耳。
时珍曰∶桂主治,与桂心、牡桂迥然不同。昔人所服食者,盖此类耳。
辛,温。入肺、肝、大肠经。
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本经》)。
木犀花:同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本草纲目》时珍)
化痰止咳
进入秋季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变大,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下降,遇冷更容易感冒。感冒之后咳嗽痰多是症状之一,而桂花入药有化痰止咳的功效,专门针对遇冷引起的风寒感冒。
健胃平肝
现代人由于各方面压力,常常三餐不规律,饮食不当,导致胃病多发。桂花入药,可以暖胃、平肝,适用于虚寒胃痛、十二脂肠溃疡、胃寒胃痛等。
美容养颜
容颜美丽、皮肤光滑有弹性是每个爱美人士的心愿,但是人不可避免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逐渐苍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桂花茶的习俗,而桂花茶可以美容养颜,是养生佳品。
缓解疼痛
疼痛缠身让人难以忍受,桂花入药可以缓解牙痛、胃痛、封神筋骨痛、腰痛等,是缓解疼痛的“神药”。
舒缓情绪
桂花本身的香气还能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具有清香提神的功效。无论是泡茶还是制作成食品香料,桂花对缓解我们的情绪都有很好的帮助。是极好的安神养心的天然保健品。
桂花与美食
早在年前,桂花就用来制酒、制茶。至今,桂花酒、桂花茶在地方特色中仍具一席之地。
除此外,桂花还被用来制作桂花月饼、桂花糕、桂花糖、桂花糖藕、桂花栗子羹等等美食。
若我会见到你
许来日方长
有几人来往
如果你也是只刺猬
请拥抱我
医道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