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底线。国际教育是突破这条底线的一片黑洞。粉饰太平只会让黑的更黑,暴露问题国际教育才会有光明。国际学校是国际教育的主体,决定了本科留学生的下限,这篇文章会根据在读学生的真实评价来剖析国际学校的三大弊病。以往我会零零碎碎地在某个大型问答网站看一些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但是碎片化的阅读不利于结构性思考,所以选了三个回答量比较多的学校德威、领科和常熟UWC,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整理,做成了下面这个pdf。这三个学校在苏州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所有学生的回答中摘录出一些较为客观全面的评论,先逐个分析,再总体比照,我发现了国际学校有三点共同弊病。1高昂收费对应的价值比你想象中的低有两种学生显然是适合国际学校的,一种家庭条件足够支撑留学花费的学霸,另一种是富人阶层子女。学霸不后悔,富人阶层子女无没顾虑。但是国际学校生源地主力*是中产家庭的子女,他们的父母用了一半的家庭收入来支撑学费,值吗?值或者不值我不做价值判断,我只说说我看到的事实—很多孩子都后悔了。实际的花费远远超出了自我预期,有些孩子后悔没有选择普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又感受不到国际教育给自己的成长,有些孩子后悔没有选择另外的国际学校。很现实,对这些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走留学路线的目的就是要比留在国内更成功。这些孩子很明白,自己不是富二代,相对于那些高大上的先进理念一份自己满意度大学offer才是给自己的答案。国际教育告诉我们“Dontjudge”,却没有考虑到现实,现实情况就是大部分国际学校的孩子都觉得国际学校高昂的费用不值。2教学比你想象中的差国际学校的教学问题主要是外教的问题。我摘录的几十个学生的评价里几乎一致地抨击了外教的教学。外教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上课照着读PPT,有的完全不会讲课,有的直接让学生自学,有的自身学术水平就不行,要遇到好的外教只能碰运气。外教的流动性非常大,很多是来中国旅游加体验生活的。频繁地跟换老师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辩证地看待国际学校外教的问题。在课后回答问题这方面外教做得还可以,非常耐心,但是课堂上如果不能高效得传授知识会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国际学校完全靠自学。这种状况虽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提高,可以帮助适应以后的大学学习,但是对于大部分自学能力一般的学生自学的结果肯定是无法让自己满意的。国际学校提供先进理念的前提是你的教学得有保障。国内整体好外教少,外教流动性大这个事实我们得承认,但是学校至少可以在现有外教的管理上下功夫。外教是大爷,不敢管,校领导甚至不会说英语,不知道怎么管,所以干脆就不管。学校牌子做大了,生源足了,有点是钱来招聘老外,只要保证录取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牌子就不会倒。国际学校自然要盈利,可是赚钱的同时能不能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