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学第一周,你晕上课了吗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原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新报NewTimes

学生立场时代潮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不知道哪个平台,不知道哪里有作业。”结束第一天正式“云上课”之后,19级音乐师范专业的阿荼仍然“晕上课”。

3月9日,在全校师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试课准备之后,深圳大学正式开启了线上课堂的教学阶段。受疫情的影响,师生们在云端相会,共同构筑了一段全新的课堂经历。

网课平台仍待适应

“晕上课”的不止阿荼,“超多平台,我觉得有八百个这么多。”第一天正式上网课后,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王灵犀抱怨说,“其实难点在于每科平台搭配组合还不一样。”

王灵犀有10门课开启了线上教学,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PBL(问题驱动教学),要用到各种网课平台:人卫慕课、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实验平台……

她给记者发来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本,上面标明了每门课需要用到的平台,便于在下课的间隙准确切换到下节课要用的平台。

王灵犀的计划本/受访者供图

“线上教学的困难之一就是师生适应线上教学环境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任课教师熟悉教学工具的问题。”教务部袁磊老师说。

为了让老师熟悉网课平台的使用,教务部在2月10日就开始组织线上教学培训。

人文学院的臧勇老师先后几次在腾讯会议和腾讯课堂上听线上教学培训讲座,他说,身边的老师们自己在线下也积极自学,各系分别建了小分群,讨论工具的优劣利弊和使用方式。

教大学英语课程的胡春雨老师此前没有接触过线上教学,从零开始掌握线上教学平台,除了学校的培训,他还自行找了外教社的专家培训,通过听老师在网上的实施远程讲座学习,他觉得这样“更有针对性”。

根据教务部给出的数据,这次线上教学中,选择用UOOC、Blackboard、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这四个平台的教师最多。网课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环境,对于老师来说,平台的选择要结合自身课程的性质和平台功能进行考量。

袁磊老师表示,在正式开课前安排一周的试课,就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3月9日正式开课顺利进行。

经过试验,臧勇老师发现腾讯课堂更适合自己的课程,使用效果和教学手段最佳,而学习通功能少且不够稳定。

图源深圳大学公文通

培训可以解决不熟悉软硬件的问题,但课堂设计、组织课堂互动还需结合学生反馈去调整。

臧勇老师说,原本自己打算以录制PPT播放作为上课方式,试课征询学生意见之后,改录播为直播,“学生喜欢直播见人,他们觉得录播的方式互动性不强,比较无趣。”

自主学习各显神通

正式上网课之后,在家要从放假状态调整到上课状态,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还有些不适应。

开课前5分钟,18级法学院的茜茜才勉强起床,“每天早上都差点睡过头。”她说。相比线下授课,网络授课在时间上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但也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考验。

谈及时间安排,茜茜说自己会尽量按照课表上的排课时间学习,在餐桌上用手机听网课,然后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身边,有需要随时上网查阅或者做笔记。

她一般会提前一天用电子教材预习,“老师要求我们多结合教材自学,不过我更喜欢看实体书预习。”对于没有明确的时间约束的录播课程,如果在上课时间内没听完,她在课后会腾出三小时来集中学习这些未学完的内容。

对于作为医学生的王灵犀来说,上网课需要花费她更多自学的时间。晚上九点,在接受采访前,她正在提前翻译一份关于组胚的英文PPT,为明天老师的直播授课做准备。不同于以往“课上听生词,课下再翻译”的学习方式,灵犀说:“英文PPT要提前看看,不然直播可能会有点跟不上”。

王灵犀在预习课件/受访者供图

除了按照课表时间看直播或者答疑,一些异步学习的课程还需要她提前并错峰学习视频和课件内容。“我会提前至少一天把后面课的异步学习任务完成。”她说。

王灵犀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课表,每天有6-8节课,课后还要花时间阅读课本和整理归纳,“感觉网课就是平时上课需要的时间的3倍,要提前准备,而且视频、老师给的课件、课本有时候是三种顺序,还相互补充,就得学三遍。”王灵犀说道,“时间很紧也很累,我想回学校。”

在有需要的时候,王灵犀还会去B站上找相关的视频补充学习。在空余时间,茜茜也会在B站上观看名校法学的讲座和公开课以补充专业知识,“B站、网易公开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网课,课程质量也很好。”

学习效果见仁见智

课堂无聊、知识掌握不扎实是茜茜对目前线上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

虽然云课堂的形式节约了茜茜收拾书包、前往教室等不必要的时间,但即使克服了长久对着电子屏幕的疲劳感,老师们上网课带给她的感受也与线下课堂截然不同。

没有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翻阅不方便,只有音频和视频、没有板书和PPT展示的课程,让茜茜感觉:“好无聊,知识也不入脑。”她希望老师能够多考虑B站和网易公开课平台上一些课程,既顾及课程质量,又“省时省力”。

对于音乐师范专业的阿荼来说,专业原本对实操的要求较高,现在实操部分只能在线下录屏拍照,或者线上唱歌,“在家里怎么唱。”阿荼无奈地说道。

平时都在学校练琴,自己的琴则放在老家,这次网课老师要求在家练琴并录屏上传,阿荼无奈只能用压岁钱再买一台电钢琴,“还有放在学校的美术材料现在也要重买。”

解决了硬件问题,学习效果也让阿荼堪忧。没有基础的美术和舞蹈,只能自己照着老师提供的视频学,“没有老师面对面指导纠正,我甚至不知道我能画出个啥、扭出个啥来。而且没人盯着自己会松懈。”阿荼回复了一张“秃头”的表情包。

钢琴课录屏作业/受访者供图

然而,王灵犀认为,线上学习效果是否更差不好定义,对于她而言线上课堂有利有弊。

一方面,网课花费了她更多的准备和整理时间,但与此同时也加深了记忆,“理解上可能更深刻吧,记得更牢,毕竟相当于整个过程看了三遍。”王灵犀说。

并且,相对以往课后只能回看PPT和课本,现在就算老师讲课过快,她也可以利用视频的回放功能弄清楚知识点,还能补充自己的课堂笔记,“感觉会更认真仔细一些”。

另外,平时因为实验室受限,不能在课后看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切片,而在虚拟的实验平台上,可以随时想看就看。

在第一周试课之后,臧勇老师觉得,直播平台的功能设置较大地满足了师生互动的需求,他提及其他同事的反馈:“在云端学生们更敢于随时提问,互动反而比线下课堂更热烈”。

但线上教学绝不是将实体课堂搬至线上那么简单,像臧勇老师的《逻辑与论辩》课程以往设有辩论赛,线上课程中老师无法控制正反双方的平衡,不便开展,臧勇老师说:“此类较为依赖课堂讨论与争论的课程会有比较大的限制。”

对于疫情时期的云课堂,在看到网络传言与反馈之后,臧勇老师对网课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很高的期待值,他坦言:“我的要求不高,希望他们能坚持听完课,能在线上积极互动。”

在胡春雨老师看来,网络教学是特殊时期的最佳选择,尽管教学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但学生在后期的线下课堂教学可以得到一些弥补。

(文中阿荼、茜茜均为化名)

文字

陈婉雯张晓璇杨妍

编辑

赖文昕

若您有新闻线索或有意转载,请联系编辑部:szunewtimes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