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看过这个,你就敢说读懂了南京的树 [复制链接]

1#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南京人爱树,全国出了名。

早在明朝时期,破坏明孝陵区域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换来重罚。盗窃陵园内树木者,轻则处以杖一百、徒三年之刑,重者处斩。

前些年,由于在梧桐大道上穿行不便等原因,双层巴士退隐江湖。去年再回归时,两条线路还特意规避法桐繁茂低矮的片区。

▲“因为一棵树,想起一座城。”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不过,南京人对树的偏爱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春日樱花压满枝,夏日香樟驱蚊虫,秋日桂花入菜肴,冬日雪松抵寒风。

再说这一年四季路两旁的高大梧桐树吧,枝枝桠桠伸向天空,搭出一片遮天拱廊,人走在下面不仅遮阳,而且只要不下大雨,甚至都不用撑伞。

这样可爱的树,这样的南京城,叫人如何不爱?

01

如果让南京人排个序,林林总总的树木当中,最爱的一定是梧桐。

生活玩家李渔对梧桐就有特殊的感情,“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梧桐不然,有节可纪。”

▲纵观前人诗文,梧桐自古非凡树,象征着高洁忠贞的美好品格。

年,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种下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自此,梧桐树算是在南京扎下了根。

年,遵照孙中山生前遗愿,扶其灵柩回东郊钟山之际,南京城内沿途两侧遍植梧桐,仅陵园路就栽植了一千多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中山东路、长江路、颐和路……车子左拐右拐,一排排参天的梧桐树却总无尽头。

▲南京的“法国梧桐”其实是悬铃木,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它的热爱。

在紫金山,翠绿的梧桐围住蓝宝石般的美龄宫,从空中看下去,仿佛一条绝美的项链。于是,很多人认定这是蒋介石给予爱妻的“表白”,其实不然!

一切都只是个美丽的巧合,美龄宫当初是作为“国民*府主席官邸”而建,年才成为蒋介石府邸。

▲不过,这一段爱情传说却为满城梧桐平添一份浪漫。

大概因为满城都是梧桐,所以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南京的市树其实是雪松。

解放后,雪松在南京广泛种植。北京东路、御道街、中央路……处处可见其身影。挺拔雄伟、不屈不挠的雪松,在年正式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冬雪过后,“雪松叠翠”的金陵奇景也是格外壮观。

雪松象征着南京的精神内核,而梧桐则更像是南京人的乡愁。

正因如此,对于很多南京人来说,似乎只有头顶上有梧桐树的地方,才算是南京。

02

不过要说起南京的树,最早受宠的却也不是这满城梧桐。

南京的“绿化”,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其后的六朝虽然国运不济,但古人纵情山水、盘游山居,为南京留下不少珍贵古木和动人故事。

▲六朝时南京盛行植梅,“梅花妆”更是一桩美谈。

位于南京浦口的惠济寺内有三株古银杏,都已经多岁了,传说为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在此修学时亲自种下,成为南京地区最古老的银杏树。

在它们面前,什么雄伟、高大似乎都略显苍白,它们更像是三位千年长者,静静地在那里沉思冥想。于是这时,你会发现——静穆才是大美。

▲林散之先生曾作《古银杏行》,专门来赞美这三棵古银杏树。

在东南大学校园内的西北角,还有一棵多岁的桧柏,唤作“六朝松”。传说当年梁武帝亲手在宫苑内栽下此树,到了后来陈朝为隋*所灭,宫苑被毁,这棵桧柏却幸存至今。

千年已逝,如今古树内部已经死去,只能依靠树皮传输养分,却仍然枝叶葱翠、顽强存活,静默地守护着东南大学校园。

▲春天里走进东南大学校园,两旁绿树散发出浓郁的青春气息。

六朝过后,无论是明代还是天平天国时期又或者民国时期,南京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印迹。沧海桑田,时光流转,我们不知道的,古树都知道。

玄武湖梁洲岁的明代古梅,一中校园里多岁的广玉兰……南京的古树数不清,它们都曾见证过一段历史,更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变迁符号。

前几天在*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